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4年开始,对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实行比例管理,并颁布《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此次制定的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监控指标共九个。 一、资本充足率指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  相似文献   

2.
一、<新巴塞尔协议>背景下资本充足率的相关规定 (一)<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 1988年7月15日西方十国集团国家(G10)中央银行签订了巴塞尔协议,即<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将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作为衡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的指标,具体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是承担风险损失和维持偿债能力的基础或重要保证,因此资本金和资本充足率往往被视为衡量信用社实力的标准,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3年底的资本充足率仅为3.87%,大大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标准。就以松江区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银行业几个问题的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充足率是反映商业银行资本金状况的重要指标。《巴塞尔协议》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定义为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规定该比率不应低于8%。  相似文献   

5.
所谓监管资本套利(Regulatory Capital Arbitrage,ReA),就是银行通过证券化和其他金融创新,在几乎没有相应降低银行的总经济风险的情况下人为提高资本充足率。银行可以通过证券化和其他技术对资产重新组合,从而在银行风险并没有降低的情况下降低监管资本要求,使其水平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名义风险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回顾巴塞尔协议的历程,巴塞尔协议I的特点在于引入了监管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理念;在监管资本方面区分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并对资本扣除项进行了规定;用风险权重来衡量资产的风险状况,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广为人知。该协议后又逐步修正,以适应银行资产表外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本充足率的银行风险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银行风险监管的一系列原则中,以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影响最为广泛。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普遍应用以及目前新巴塞尔协议的最终定稿,都为银行进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提供了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资本管理的发展过程,追溯巴塞尔资本协议演变的基本轨迹,进而分析巴塞尔资本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中体现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通过比较各国对于银行资本管理的经验,揭示了银行资本管理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CFO行踪     
《新理财》2010,(10):15-15
巴塞尔协议Ⅲ规定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升至6% 9月12日.27国央行在瑞士一致通过最新银行监管协议——《巴塞尔协议Ⅲ》.根据《巴塞尔协议Ⅲ》规定,截至2015年1月,全球各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由普通股构成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银行风险资产的下限,将从现行的2%提高至4.5%。另外,  相似文献   

9.
唐雅婕 《中国外资》2011,(14):52-52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0.
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金与风险资产的比率,是衡量商业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及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最重要的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1.
李国华 《海南金融》2014,(12):56-58
在《巴塞尔协议III》出台的大背景下,中国版"巴III"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本文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比较新、旧资本管理办法下欠发达地区法人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情况行,分析新《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法人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资本的充足程度对于树立良好信誉,提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维护金融安全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至关重要。《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而我国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已成为威胁中国银行体系健康运行的瓶颈问题。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之现状分析,从增加资本金总量及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这两种途径来探寻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方法,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高涨,国际银行业面临的风险种类和风险水平迅速增加。为了增强银行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平竞争,1988年的资本协议提出了针对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强调用资本来缓冲风险损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资本要求进一步扩大至市场风险和操作性风险。去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达标时间表。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协议Ⅲ的基本取向全面提升监管资本的质和量。巴塞尔协议Ⅲ一方面严格了资本的含义,限定普通股为主要组成部分,缩小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分子,另一方面扩大了风险覆盖面,修正三大支柱内容,增大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同时,在要求资本数量的前提下,更注重资本的内涵,且进一步加强市场透明度要求。虽然新资本协议  相似文献   

15.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4):147-149,154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巴塞尔委员会最新出台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将提高资本的质量、扩大风险覆盖面,并建立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克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是2013年中国银行业将实施新监管标准,同时实施《巴塞尔协议II》和《巴塞尔协议III》。这将使中国银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要求,银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可能会下降,对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着重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金融监管和商业银行市场约束三个方面分析《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中国银行业形成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回顾巴塞尔协议的历程,巴塞尔协议Ⅰ的特点在于引入了监管资本、风险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的理念;在监管资本方面区分了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并对资本扣除项进行了规定;用风险权重来衡量资产的风险状况,8%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广为人知。该协议后又逐步修正,以适应银行资产表外化等挑战。  相似文献   

17.
谈金融企业的资产重估林林,姚琳近年来,随着在我国金融企业中逐步施行以《马巴塞尔协议》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大部分金融企业普遍暴露出由于风险资产过大等原因造成自有资本总量相对不足,资本充足率过低这个严峻问题,成为做好金融业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协议III》实施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状况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分别入手,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14年12年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资本充足率作为商业银行资本的衡量指标,以Z-score值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的衡量指标,同时对两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风险的现状,并提出了改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G20峰会上确立的巴塞尔Ⅲ框架重新诠释了资本的定义,建立以"资本约束"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将更被我国广大商业银行所重视。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逆周期"式的资本监管要求和流动性管理标准将催生新的资本管理方法,这不但是我国银行在巴塞尔协议监管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商业银行管理转型、平衡资本配置与风险补偿、真正提高整体盈利能力的前提和策略手段。本文将探讨在巴塞尔Ⅲ框架下如何采用资产负债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对风险资本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20.
根据《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的规定,从今年起对我国银行业的资金使用实行比例管理。这些政策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将产生以下影响: 一、对资产规模的影响。规定的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存贷比(不论是余额考核还是增量考核)不得超过75%,这就要求各家银行在不断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大力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