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合作社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此重要性可从七个层面加以体认:生态环境是农业现代化的自然根基,而合作社是优化生态环境的重要依托;科技进步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而合作社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杠杆;农民素质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合作社是提升农民素质的重要平台;双层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支撑,而合作社是完善双层经营的重要途径;基础设施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而合作社是强化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扶持保护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举措,而合作社是落实扶持保护的重要媒介;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而合作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产品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作用,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供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为顺利走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4.
宋宏 《经济师》2009,(5):6-8
世界金融危机突如其来,引致百年罕见约全球经济危机,使公众的关注焦点再次投向资本市场。中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仍在继续,其中发展资本市场是重大任务之一。在当下,人们不能不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是:以金融危机为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究竟应该向何处去?借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石磊来皖参加一个研讨会之机,笔者就此问题访问了他。  相似文献   

5.
贾伟 《经济师》2013,(8):6-8
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中央和地方、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努力;需要人才、科技、政策、制度、文化、环境、资金等各方面要素的支撑和保障,而在这一系列要素中,人才是基础、是关键。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战略性人才,就难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如何做好新时期农业人才培养工作,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郑文堂教授。郑教授结合北京农学院发展实际,从管理工程学的角度就新时期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几点建议,缜密严谨。本期加以整理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中国现有土地制度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视角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四大目标要求当前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继续健全和完善。政府应该以税收、补贴等经济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不合乎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合作行为进行限制;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农业内部产业链的延伸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真正能够应对竞争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7.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业中的家庭经营与公司化经营;土地流转不能损害和侵犯农民的经济利益;要确保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8.
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但其具体的实现路径还有待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 基于土地流转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它仅仅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而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才是农业生产效提升的充要条件。 为此, 新时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重心应从推进土地流转向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 这对丰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 把握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形势和完善农业实现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体系等具有重大意义。 而系统梳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特征及相关政策演化可以发现, 已有研究尚不能满足有效指导农业改革发展实践的需要, 但为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创造了新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陈龙 《经济问题》2024,(4):92-98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但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中国只能走以小农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有其深刻的现实、历史、制度、文化、时代逻辑。从战略方向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统筹小农有序退出、有效成长、有机衔接的多元化道路。从制度属性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推进方式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功能拓展、三产融合、数字赋能的时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雪 《经济师》2011,(2):6-7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努力成为创新人才,逐渐形成了一支具备知识性要素、实践性要素、创新能力要素、品德要素的创新人才队伍。他们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都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更为我国能成为创新型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上,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建国做了题为"关于21世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的发言。本刊将他的发言以访谈的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里白 《经济师》2009,(3):6-7
增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在由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来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期间,本刊记者有幸听取了田建国教授关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若干问题的发言,现摘要整理,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2.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现实所需,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农情的必然选择。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有机构成,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一环,是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内蕴着人口规模巨大的特点,遵循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导向,彰显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精神,践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体现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要求。新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根本,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支撑,以科学技术现代化为牵引,以城乡融合一体化为重点,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  相似文献   

13.
吴文举 《经济前沿》2008,(10):I0013-I001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是深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确立的发展目标。为完成这一光荣历史使命,作为深圳市规模最大的基层法院,作为曾经是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国模范法院”的宝安区人民法院,以“三个至上”为指导,解放思想,奋勇争先,突出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主线,着眼大局,司法为民,充分发挥了审判职能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努力推进深圳的民主法治建设走向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