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消费不足,如何鼓励人们多消费的讨论,在后SARS期间更是各界都渴望的事。然而中国现在的问题,消费不足仅是现象,80%人群的收入不高以及他们对未来的预期不确定的“恐慌”才是宏观政策需要解决的事。储蓄的“预防动机”使储蓄大量增加,而消费指数基本不增。 相似文献
2.
3.
本刊讯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日前在“北京CBD国际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应继续坚持市场经济,中国金融业应继续坚持创新,促成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化。为使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继续健康、稳健的发展,必须很好地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关系。其次,要处理好储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高投资支持了,中国经济发展,但现在高出口遇到挑战,高储蓄应向投资和消费转变。此外, 相似文献
4.
5.
6.
7.
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的高速发展,必须平衡好投资、储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Solow黄金储蓄率的测算,发现1995年后中国的储蓄率居高不下。通过Chow Test对消费和GDP之间关系的检验,可以把1981~2008年中国经济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比发现1995年后,不论是消费倾向,或者是消费的GDP弹性都有较大降幅,而且消费开始不能拉动GDP增长。此外,本文分析了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化,发现住房储蓄促进经济的作用有限,而通过减税提高企业储蓄能够提升经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如何调整消费与投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关系已经失衡,必须调整。根本的措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解决"七重"与"七轻"问题,即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生活、重城市轻农村、重外需轻内需、重收入轻消费、重预期轻现实、重共性轻差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需要牢牢把握发展循环经济这个切入点。文中就武汉市推进绿色消费方式,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慈善捐助行为指个体通过捐赠金钱、时间或物资等方式帮助有需要的群体或慈善组织。个人的慈善捐助行为能够促进社会资源再分配,提高社会整体福祉。因此,如何科学地对慈善活动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个体参与捐助,对于营销学者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一次捐助包括捐助者、捐助资源、受助者以及社会和文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既可以单独影响消费者的慈善捐助行为,又可以相互影响对慈善捐助行为产生交互作用。由此可见,个体的慈善捐助行为是十分复杂的,将通过对这四方面因素的梳理以提高我国公益组织对个体捐助行为的理解,进而采取有效的宣传以募集更多的捐助。 相似文献
19.
从温州市政府投资现状和问题出发,提出通过制度创新手段,完善政府投资主体,强化政府投资管理,建立"投资、建设、运营、监管"四分开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