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一种以"薪金制"形式招收家庭内部成员帮工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四川巴中市巴州区农村悄然兴起,出现了父亲聘儿子,媳妇雇婆婆的"薪金制"家庭.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随着经济政策放宽,各种经济责任制的广泛推行,在山东烟台地区农村出现了工雇经营。我们在7个县市、近30个公社、30多个大队调查中,先后碰到的就有20多起。少的雇一、二人,多的雇几十人,最多的达六、七百人。一、雇工经营的几种形式烟台农村中的雇工经营,大体上采取个人雇工、合伙或联户雇工、集团性雇工三种类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当一些“三靠”社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启发下,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将包产到组、联产计酬责任制改为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的时候,曾有人提出:“这种做法会导致帮的帮,雇的雇,穷的穷,富的富,走向两极分化……。”三年后的今天,农村中果然出现了“帮的帮,雇的雇”了。这个新问题是怎样出现的呢?它有哪些表现形  相似文献   

4.
一、新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仍束缚“收益分配”为核算体系,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来看,改为“利润分配”体系核算较好。(一)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组及村委会干部的误工补贴和定额补贴,不是采用记工分的形式参加分配,付给报酬,而是普遍实行以货币形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雇工经济在我国农村的出现,引起各个方面的关切。这里,围绕我国农村雇工经济的性质问题,谈一些看法。合作经济和雇工经济,都是社会经济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形式。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一定发展,没有大规模经营的客观要求,不论是现代的合作经济,还是雇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我们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等省区就农村“雇工经营”问题作了若干调查。所到之处,雇工现象在各县、各公社都有发生,但总的看来,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在地区及行业的分布上也很不平衡,并且,情况错综复杂,形式千差万别。一、观察雇工现象的方法论1.观察雇工现象不能从现成的概念出发。就地区分布来看,如社队企业发展较快的,上海郊区各县,“雇工”企业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就很小,而广东东莞县黄江公社农村雇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论的农村家庭经济主要是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出现的新型家庭经济。家庭经济是以家庭经营存在和发展为基础的,二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过一个是从经济层次、经济活动单位来讲的,一个是从经营层次、经营形式来讲的。但是,农户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够占有和使用某些生产资料以后,又利用富裕资金和劳力,或在原来家庭副业的基础上,新开拓生产门路,或开发“三荒”、“四边”和利用庭院,从事承包经济以外的生产项目。这种经济活  相似文献   

8.
姚兆余  张莉 《中国农史》2006,25(4):105-111
家庭养老是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主要的养老保障形式。对安徽省绩溪县宅坦村家庭养老现状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在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对家庭和子士的依赖性较强,尽管家庭养老的保障水平较低,但老年人对家庭养老的满意度较高,对社会养老的认知度较低。农村家庭养老是农村家庭的生存策略,是农村社区群体规范的体现,也是农村居民承继和维护传统的“家”观念和“孝”文化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9.
一、黄家埠“三田制”及其产生背景 (一)黄家埠“三田制”的形式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村社工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向本村和外地村办工业或其他行业转移,原来各家庭承包的土地出现小片、大片的抛荒,农户赖交公粮和抗交农业税现象屡屡发生。黄家埠镇政府在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为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1993年在两个村试点“三田制”,1994年继续推行试验“三田制”。  相似文献   

10.
招远县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以盛产黄金和龙口粉丝而闻名于世,素有“金城天府”、“银丝之乡”的美称。1983年,我们县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开始起步,到1985年,以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步改革任务基本完成。1986年,我们开始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分散生产和市场需求的矛盾,探索运用合作制的形式,根据农村不同的经济形态、不同的行业特点,建立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改革已经二十余个年头 ,农村的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已打破了人民公社时期单一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所有制格局 ,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的多元所有制格局 ,这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必然产物。然而 ,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在改革中始终是一个未解之谜。以土地 (资本 )为中心的农村集体产权形式 ,至今为止 ,实际上还是以行政区域和行政层次来实现的 ,尽管公社的体制被否定了 ,代之而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和农村合作经济承担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双层经营体制 ,但集体所有制的产权形式仍然具有政、社合一的公社特征 ,村改后的村民小组实际是原来的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我国农村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现象。象当初对待包产到户一样,有些同志习惯对这些现象冠之以“资本主义”范畴,其中攻击最烈者便是农村的“雇工”。我们认为:资本主义这个词用得很不恰当。以往的实践告诫我们,当我们对商品经济发展的某些现象随便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加以割掉时,往往铸成很大失误。目前,农村沿用“雇工”这一概念,是一种入乡随俗的习惯称谓,至于它是否等同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和雇工剥削,切不可望文生意,而需要实践的回答。带着这一敏感问题,我们到“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经济正在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化。鄂州市农村开始出现了农民家庭小工业的萌芽。成了农村工业战线上一支崛起的新军。截至1984年6月底止,农民家庭小工厂已发展到2,500多个,从业人员上万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00多万元。鄂州市农民家庭小工业虽然才刚刚发展,但已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同农村其他形式的工业比起来,它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与家庭承包经营是同时产生的,它们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在家庭承包经营初期,尽管一些地方有承包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但农村中还是出现了自发的、少量的、小范围的、季节性的转包。而“转包”这个词,也是农民群众的创造,用来代替“出租”二字,  相似文献   

15.
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混乱,以及由此诱发的种种的不廉洁行为,已经成为当前严重削弱农村集体经济、妨碍农村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最近,我们对辽宁省十四个市、十几个县的村级财务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一、全省农村财务管理现状发韧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打破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僵化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经营形式由单一的高度集中的集体经营,变为集体经营和家庭经营两个层次。这种统分结合的经营形式,符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现状和农业生产特点,农村经济得到前所末有的发展。但在改革与发展中,由于指导思想上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倾向,致使全省一些地方的财务管理混乱,集体经济萎缩,现状令人忧虑:  相似文献   

16.
农民家庭工业是近几年农村出现的新事物,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所谓农民家庭工业,是指农民兴办的户办工业。有简单的机械设备,有为数不多的生产工人,有数额不大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也具有初级管理,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小的工业生产单位。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民家庭工业成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 农村家庭工业近几年来之所以得到了如此迅猛的发展,是因为“外有引力”,“内有动力”。一、“外有引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通过推行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  相似文献   

17.
李茜 《致富之友》2004,(6):44-44
眼下的农村,分家的多了,儿子结婚不到十个八个月就要分家另过了,就是一个儿子的家庭也是如此,原因是什么?症结何在?最近笔者走访了一些分家的主儿,了解到一些其中的缘由。某村一漂亮姑娘结婚不到三个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资源承包责任制,最近我们深入到黑龙江省泰来、龙江、杜蒙等县的17个乡29个村,走访了78个资源承包户,就当前农村资源承包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 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行及不断发展完善,我市农村对草原、水面、苇塘、“三荒”等资源也都相应地建立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有力地调动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0年中央七十五号文件下达以来,以分户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济,在全国农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1982年12月统计,实行“双包”(即包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全国农村生产队总数的78%以上,有的省甚至达到了97%。从形式上看,家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商户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这些家庭在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上与一般农村家庭较为不同。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闲暇内容、闲暇心态入手,对Y镇商户家庭的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法并结合统计分析,探讨消费主义是否影响了Y镇商户家庭的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以及具体的影响形式。研究发现,消费主义对Y镇商户家庭消费方式和闲暇方式的影响是一种渗透式影响,这种渗透式的影响表现在Y镇商户家庭显现出了“欲购情结”,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符号消费及超前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