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国际贸易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是国际贸易区别于国内贸易的最具“国际”特色的贸易条件。在《INCOTERMS2000》(《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13种贸易术语中,FOB术语是我国外贸出口业务经常选用的贸易术语之一,因为按这一术语出口,我方不用负责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和保险费用,责任和费用相对较轻,履约较为方便,而且报价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探讨出口贸易中贸易术语的选用问题,阐述E、F、C、D四组术语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在选用贸易术语时应该考虑的运输因素、货物因素、风险因素和出口方能力因素。提出了选用术语时还要注意和合同中结算条款、检验条款、运输条款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常用国际贸易术语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需要更合适的贸易规则来规范经济贸易,而且需要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贸易规则也需要不断更新。国际贸易术语也称价格术语或价格条件,它是用一个简单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价格的构成及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手续、费用和风险的责任划分。合适的贸易术语的选用对于买卖双方都是互惠互利的,那么需要我们比较了解贸易术语之间的异同,来更好地选择适合买卖双方的贸易术语。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多采用FOB贸易术语的表现及原因,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选用FOB贸易术语成交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化解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术语的选择关系到贸易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将会对贸易当事人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出口业务中习惯采用CIF贸易术语,这一模式对内陆出口企业较为不利。CIF与CIP在适用的运输方式、签发的运输单据、出口方承担的责任以及运费方面存在差异,CIP术语更适用于内陆出口企业,有利于内陆出口企业降低风险、及早结汇并节省运费。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内陆出口企业选择CIP术语不但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加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6.
《大经贸》2000,(2):49-49
今年1月1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生效。新文本在排列方法和对一些术语的解释上进行了更新。《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对多种贸易术语解释的正式规则。《通则》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惯例,为人们所普遍认识和接受。《2000年通则》相比《1990年通则》变化不大,仍分为四个基本不同的类型,即"E 组"(启运)、"F组"(主要运费未付)、"C 组"(主要运费已付)和"D 组"(到达),共13条贸易术语。与《1990年通则》相同,在《2000年通则》中,所有13个术语项下当事人各自的义务均用10个项目列出,卖方在每一项目中的义务对应了买方在同一项目中的义务。原来买方和卖方的义务是分开列出的,  相似文献   

7.
出口业务中,贸易术语的选用事关出口风险规避。由于FOB与FCA术语在风险转移界限、费用负担、制单结汇时间、“仓至仓“待遇等方面存在差别,从而带给内陆出口方的风险大小不同。因此内陆地区的出口方应根据自身的运输条件,尽量选用风险较小的FCA贸易术语成交,以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出口面临较大的困难。但是当前贸易便利化的进程客观上给中小企业出口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在业务操作过程中,适当选择贸易术语也是可行的措施之一。采用EXW术语出口具有卖方经营成本低、风险小、产品更具吸引力等优点,因此中小企业出口可酌情采取EXW术语,但同时应该注意谨慎选择交易伙伴,协调好出口通关工作,注意风险分割及货物的包装、检验等。  相似文献   

9.
孙晓琴 《商业研究》2003,(20):139-140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 ,贸易术语是用以明确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划分的 ,所以它是合同的基础。在合同中 ,除商品的标的即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与之无直接关系外 ,其他所有条款无一不与贸易术语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以出口合同中采用FOB、CFR、CIF贸易术语为例 ,了解其与出口合同交易条件的关系 ,以使在交易磋商过程中加以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00通则》贸易术语比较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通则》涉及到的贸易术语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然而由于国际贸易术语本身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再加上有时它们之间的区别又非常细微,造成有些初学者容易混淆无法准确掌握,甚至有些外贸人员也因不能准确辨析这些贸易术语,在实践中也无法准确适用,从而给国际贸易带来意外风险。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外贸实践工作经验,从介绍国际贸易术语的作用入手,重点对常用贸易术语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其正确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由于运费不断上涨,我国超过70%的出口都是采用FOB贸易术语.但用FOB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发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同时该术语规定卖方还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故卖方在选用该术语时一定要争取自己来指定货代、投保陆运险和力争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国际贸易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是国际贸易区别于国内贸易的最具"国际"特色的贸易条件.在(<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13种贸易术语中,FOB术语是我国外贸出口业务经常选用的贸易术语之一,因为按这一术语出口,我方不用负责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和保险费用,责任和费用相对较轻,履约较为方便,而且报价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3.
贸易术语所适用的运输方式与贸易术语的风险转移界限有密切的关系,E组术语、F组术语和C组术语所适用的运输方式指风险转移之后的运输方戈而D组术语所适用的运输方式指风险转移之前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订立出口合同时,首先面临贸易术语的选择问题。目前我国的许多出口企业一般都习惯于采用FOB术语出口,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运价的无度上涨,很多出口企业为了规避运价上涨的风险,往往乐于报FOB价。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近几年的国际贸易合同中,服装业采用FOB出口的份额超过90%,其他产品的比例也在70-80%。其中的原因,一是有些人认为FOB术语赋予卖方的义务比较少,简便易用;二是前些年我国的海洋运输和保险事业不太发达,人们习惯于由国外的进口方办理运输和保险;三是大多数外贸人士对海商法和海运规则惯例不熟悉,从而使得出口企业不愿意承担…  相似文献   

15.
选择贸易术语来明确国际货物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国际贸易的普遍做法。由于贸易术语涉及到买卖双方关于诸如供货与付款、办理出口报关、签订运输合同和保险合同、交货发货、转移风险、承担费用、通知对方、交单交证、检验查对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审慎地选择不同的贸易术语并注意相关的法律问题就至关重要。一、各类惯例的差别与术语本身的发展问题(一)惯例的差别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InternationalCommercialTerms)已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和采用。此外,影响较大的惯例还有…  相似文献   

16.
《INCOTERMS 2010》中的11个贸易术语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确立的交易条件和价格也不尽相同。本文根据对11个贸易术语的特点及性质的分析,找出了每个贸易术语具体应用在哪些情况中。外贸业务员应该根据每个贸易术语的含义、性质和特点,根据交易情况选择合适的贸易术语。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托收方式的出口商可能遇到买方的信用、政治与法律、贸易术语选用不当以及承兑交单(D/A)等八种风险,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可采取选择可靠的交易伙伴、了解进口国家的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以及采用CIF或CIP贸易术语等八项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日益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贸易术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极大重视.不同贸易术语所代表的需要双方当事人所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同,责任与风险也各有差异.根据《INCOTERMS 2010》(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并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及当前集装葙运输和多式联运的迅猛发展,比较了CIF和CIP两种贸易术语,表明选择CIP贸易术语更具有优势,最后论述了采用CIP贸易术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商务财会》2013,(8):34-35
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险种 短期出国信用保险 保障信用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出口收汇风险。承保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适用于出口企业从事以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销(OA)结算方式自中国出口或转口的贸易,以及银行在出口贸易项下受让的应收账款或未到期债权。  相似文献   

20.
一、 FOB术语的缺陷给卖方带来的风险 2002年 5月,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与日本某商社磋商一笔出口 100吨矿产品金属硅的出口业务.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日方公司提出采用 FCA贸易术语,货物交给日方公司驻广州办事处的代表(收货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