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南京市秦淮区为实现“全力打造国际商务商贸中心、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文化休闲旅游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高地”目标,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研.本调研报告在分析南京新街口金融商务区的比较优势、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国内外部分城市金融业发展经验的启示基础上,提出加快新街口金融商务区建设的路径思考.  相似文献   

2.
区划调整合并后的南京市新秦淮区涵盖了南京的原白下区和秦淮区两个老城区,区域内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发展中小企业对秦淮区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和改善经济增长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已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为充分发挥区人大代表作用,增强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时效,认真贯彻落实区人大《关于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新秦淮建功立业的意见》,结合代表的履职实际工作,洪武路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了部分代表,在认真学习国家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走访区政府、区发改局、区科技局等部门,与很多中小企业相关单位进行了交谈,对全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3.
正南京新街口作为省会城市的CBD,是商务商贸活动的集聚区,也是全市最具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都市核心区。目前,新街口分属于秦淮、鼓楼和玄武三个区管辖,而主要的商业设施都集中在秦淮区区域内(本文中新街口的概念,主要是指秦淮区管辖的新街口片区范围)。经过历届区委、区政府的精心打造,新街口已逐渐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集金融、商务、商贸、休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白下区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实施省市提出的“两个率先”战略意图,认识上高度统一,工作上积极推进,机制上逐步配套。最近,罗志军市长又对白下区提出要成为南京发展的“第一方阵”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新的更高的目标,白下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展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确定”上。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的指引与支持下.由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市白下区政府共同创办的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经过"十五"以来的建设与发展,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革与开放》2014,(9):18-20
2013年3月,由南京市原自下区与原秦淮区合并而来的新秦淮区正式成立,区域特色和地位将得到强化和提升,"新秦淮区"由此得名。为了在"新秦淮模式"下,更好地利用"双核优势"实现"新秦淮区"的"新发展"与"新跨越",秦淮区第一界人大常委会自2013年4月底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形成了25篇调研成果。这批调研成果涵盖了新街口国际商务商贸街区建设、老城南改造保护、环境综合整治、城市管理、民办教育、社区自治和依法履行人大职能等方面,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选题广泛,既有经验提炼,又有问题探索,具有较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刊将选择部分优秀成果,从本期起陆续刊出,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是新一轮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市秦淮区推动科技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措施,为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秦淮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南京正在成为孵化器密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转化科技成果、培育高科技人才的基地,发展高科技的摇篮。1992年,南京浦口高新区创办了省内第一个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器);2000年,南京市有孵化器6个,孵化面积8万平方米;2003年,南京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个,孵化面积50万平方米,孵化器个数和面积均居全省首位。近5年,孵化器个数增长200%,孵化器面积增长了500%,南京市孵化器建设出现了“井喷”现象。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南京实现全市总体全面达小康、启动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承前启后之年.南京将全面转入比化发展阶段。将促进南京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的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省、市对南京的新要求.创新路径,优化发展.努力建设国际化“人文绿都”以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11.
全面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和改革高地,是新时期赋予国家高新区的新使命新要求。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国家高新区发展模式,构建“一区引领、数核驱动、多园协同”的“一区数核多园”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国家高新区的园区圈层、创新圈层和区域圈层,探索新时代国家高新区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以国家高新区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以人的素质发展为中心,构建德育目标体系,沿着"抓基础、创特色、重实效"的  相似文献   

13.
工业经济作为城市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对建立合理的地域产业分工体系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南京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南京工业的主导产业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运用静态、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南京工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选择,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南京的新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南京市工业结构调整给出对策建议,为南京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最近,大连市西岗区由区领导带队,组织了6个经济主管部门和13个街道主要领导一行34人,历时一周,先后考察了江苏省张家港市、江阴市华西村及南京市白下区和雨花台区。通过考察,我们的共同感受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秦淮区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截止2013年12月,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6.48万,占户籍人口22.01%.群众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对解决老人看病就医问题非常关注.新秦淮区成立后,率先在全市开展“医养融合”探索,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老年人享受更多便捷优质基本医疗服务,取得初步成效.对此,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为进一步促进医养深度融合,推进“医养融合”工作开展,更好地为全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医养融合”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区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卫生和养老机构座谈会,形成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6.
3000万元资金积压,155多人400多析迁户漂泊在外,企业每天经济损失仅利息一项就高达1万多元。江苏高能集团下属高能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南京白下区房产局\城建局下属的两家公司联合开发东王府国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因白下方违约3年无法施工而造成一系列问题──谁来为非公有制企业主持公道?──“高能”呼吁新闻媒体申张正义《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编辑部:江苏高能集团作为江苏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14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步步稳健发展,并保持了效益连续8年翻番的纪录。但是,自94年集团下属五星高能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南京白下区…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南京市秦淮区民办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民办教育的发展不仅扩大了教育资源供给总量和教育规模,适应了辖区居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还推动了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增强了秦淮教育创新活力。在民办教育促进法贯彻实施1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秦淮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利用1个多月时间,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已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态势,电化教育如何面对挑战,利用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创新手段,注入基础教育的真正内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势教育的需求,这是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欣闻南京市电化教育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正如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所说的那样,南京市电教化教育馆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一面旗帜.为此,记者一行从北京到南京,采访了南京市电化教育馆王德华馆长.  相似文献   

19.
沈默  赵邦良 《特区经济》2007,(12):54-55
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一座跨江城市,海陆空交通运输网发达。南京市"十一五"规划指出,大力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加快"5个中心"的建设,把南京打造成为具有扩张力和充满经济活力的长江流域物流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0.
《改革与开放》2003,(2):37-38
<正> 2001年.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2002年9月,南京市委市政府第40号文又具体提出了天于全面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工程的意见,充分体现"古都南京、绿色南京,文化南京"特色。极大地推动南京人居环境建设的全面展开。南京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成效显著经过多年努力,南京的城市环境建没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一是确立了科学、先进的指导人居环境建设的现代理念。市委书记李源潮同志强调要树立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现代城市经营理念、现代城市文化理念和现代城市环境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