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政府引导角度分析湖南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1.萌芽期(1978—1987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立民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大约经过了10年时间。这一时期官方还没有出现"民营经济"的提法,在政策上出现了"自营专业户、个体经营者、私人企业、个体经济"等提法。时代意义的突破,确立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指导思想,并能够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本课题组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定义如下:"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国营以外的所有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的总称.若作一个更简单的定义,则"民营经济"就是非国营经济.而"民营企业"则是指除国家直接经营管理以外的所有企业的总称.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较大局限性,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变得逐渐不合理,加大了交易成本.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成为当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步到位地直接从家族治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第二形态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既符合中国民营经济现状又能够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专业优势的治理模式.嫁接家族制与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共同治理型"模式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的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主力军,民营经济决定了中国经济是否能够转型成功.然而黑龙江民营企业发展还存在发展环境欠佳、企业融资困难和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平台,民营企业自身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企业管理模式,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全球经济疲软中,迈克·哈默和钱皮首先提出了“再造企业”这个概念,其基本思想就是彻底抛弃大工业时代的企业模式,而是“获取一个合适的组织”,重新塑造当今时代信息化,全球化的企业模式。在民营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已达1/3以上的今天,比照其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民营经济在中国可以称为一个奇迹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都属约束型模式,未离开人们传统的跟踪型的被动思维模式,适应市场变化的程度较低,难以使物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尽管某些民营企业,特别是较大型民营企业对自…  相似文献   

6.
黄文忠 《特区经济》2008,228(1):18-22
"民营"概念是否回避生产资料所有制?"民营经济"、"民营企业"概念是否科学合理?一些腐败分子打着"民营企业"幌子盗窃国有资产是不是"民营"之罪?面对外国辞典上尚无"民营"概念,中国人可不可以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用语?使用"民营经济"是不是"自欺而不欺人"、"是玩弄文字游戏"?是"蓄意模模糊产权"?是"混水摸鱼"?是"官商勾结、贪污之风盛行"的罪孽?等等。黄范章先生捡起十年前他人之牙秽,竟然违反学术原则,不惜动用"帽子"和"棍子",对民营经济概念罗织罪状,一味进行贬低和攻击,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其实,只要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的经济实践就会发现,"民营",既包含所有制关系,也包含经营层次的经济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有着其他经济概念所不可取代的客观合理性。据此,笔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正名》文的观点作出剖析,并指出黄先生的片面性源于其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和对"民营"概念历史知识的缺乏。  相似文献   

7.
<正>从天津市工商联获悉,天津市民营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民营企业由5年前的9.2万户增长到目前的17.5万户,注册资金由2300亿元增加到11700亿元,近20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100亿元,12家企业入选"201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民营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年前的上升到  相似文献   

8.
民营经济将是我国的主流经济 一、我国民营经济的现状 民营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初始实现零的突破,社会对民营企业也从原来的歧视,藐视、不可小视发展到现在的高度重视.今天,民营企业上缴税收已经占到国家税收总额的40%,出口创汇达50%左右.每天有1万人加入到民营企业中.到2001底,全国个体工商户已达到了24330万户,创产值730多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9000亿元.私营企业达到202万家,投资人数460万人,从业人员270多万,两项相加从业人员达8000多万,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1000亿元,数字已经很直观地表现出民营经济所创造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新形势对民营企业家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壮大,2000年中国的民营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已经达到 121亿,如果加上三资企业和外资部分,民营企业的非公经济的企业注册资本金达到3万亿,人口达到1亿,民营企业中注册资本金在500万以上的有20家.如果从产值说,到1999年工业总产值民营企业占32.8%,超过了国有企业。在零售商业中占到52%,超过了一半,所以说民营经济在过去的20年发展的非常快.当前,民营经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第一,就是党和政府在民营经济的理论和政策上有重大的突破。我们…  相似文献   

10.
中央在各个方面,尤其在政治上确确实实是在肯定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我对民营经济很有信心,我相信十八大以后民营企业会加大步伐进入中国经济的主导领域。《中国经济周刊》:十八大报告提到"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您怎么理解这句话?王栋:我觉得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会优化中国经济结构,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民营企业遭遇严重挑战的背景下,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这主要得益于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民营经济,以科学的思路谋划民营经济,用有力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提升。多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浙江省在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大扶持力度,破除体制障碍,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1年底,全省个体工商户达到230万户,民营企业达到72万户,平均每18位浙江人中就有1位个私经营者。目前,民  相似文献   

12.
加快江西民营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2002年,江西省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由去年11.2%上升到15.6%,占全省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17.3%;民营经济的从业人员达到220万,一年就增加了20万。可以说,2002年是民营经济在江西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年。但同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1.从民营经济的规模上看民营经济的规模主要表现在民营企业的数量和民营企业自身的规模上。到2001年底,我省个体私营企业2.9万多户,而江苏是22.55万户,浙江是20.88万户;我省民营企业的规模还不及浙江等沿海地区,就是与同处内陆的安徽和湖南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2.从民营…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民营报告: 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七大障碍近日出版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指出,我国目前平均每天增加1500多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注册资本每天增加30亿元。2003年,我国新增民营企业57万家,新增加注册资本1万亿元。成千上万的民营经济大军每天都在投资和消费,每个民间投资者的能量虽然有限,但他们的总和就是汪洋大海。目前,我国个体户已经达到3200万,平均每4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个体户,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也已经达到770多万。专家估计到2010年,全国民营企业的投资人数将达到3000万到4000万人。虽然目前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总体上是…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的中国民营经济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民营企业的规模、数量、上缴利税及从业人员已不可同日而语。民营经济发展变化的重要意义已从国家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个世纪的中国民营经济将如何发展,它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纵观中国经济改革的趋势和民营企业发展过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导下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 21世纪的中国民营经济将以非同寻常的速度继续高速发展,其巨大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将…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在中国属再生的"新生事物",在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相当多业主已经走过了"灰色"的原始积累阶段,开始探索规范化经营之路。但是,圈内人士感慨最深的恐怕还是"人"的问题。在政府、国企、外企、大型民营企业等多层过滤之后,如何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中准确选到可资利用的人才,是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师国君  宣锋 《发展》2003,(2):57-58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2年北京四通公司与温州企业为代表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这在理论界与民营业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二次创业作为一种及其流行的专业术语和新词汇被广使用。近期,中国民营的第三次创业已经提上日程,从90年代末期到未来相当一时期内,民营经济面临新的挑战,民营企业需要再一次创业。三次创业的核心问将是为企业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引入智力资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造,建立现公司制。通过运用资本等工具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企业于符合潮流…  相似文献   

17.
袁凤芝 《北方经济》2007,(15):52-53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由蹒跚起步到飞速发展,已经由一种所谓的"边缘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市场化进程及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但是,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为了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马倩 《发展》2008,(1):70-72
一、民营企业的发展 说起民营经济,很容易让人产生概念上的模糊,甚至与小企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名词纠缠不清。实际上这与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是分不开的。民营经济概念从什么时候正式开始使用也许很难确定,但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补充,极大地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及主要经验 (一)温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温州市民营经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到80年代初期):个体、私营经济恢复发展阶段,也称劳动输出阶段.温州人早在改革开放前就开始搞"五把刀"的小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一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非常不好,这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想从经济刑法的角度,对企业家、民营企业的生存风险做一个扼要的分析: 第一种是政治意识形态导致的风险.我们的刑法思想是受宪法的统率,"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是限制和剥夺的.而宪法思想来源于建国理论《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里开宗明义的一句话,终极目的是消灭私有制.因此,中国法律存在着天然的消灭民营经济的基因.我们需要对一些不适应今日中国国情现状的思想进行反思清理,在基础理论上给民营经济合法地位,而不是消灭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