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伴随着抵押贷款融资体系的崩溃,美国陷入了大萧条时期以来最严重的住房市场危机。而作为昔日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呼风唤雨的美国两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和房利美(以下简称“两房”)也跌入到了债务的黑洞之中。尽管美国政府对这两家房贷巨头进行了慷慨的“输血”,但至今仍然未能将其拖出深渊,而且政府对于“两房”的资助行为已经招徕了美国纳税人的激烈诟病,因此,对“两房”进行大修已经提到奥巴马政府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两房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蒙受巨大损失,一年内亏损149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10月26日,美国资产最多的银行摩根大通同意赔偿40亿美元给美国两大房地产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作为对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误导“两房”购买高风险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惩罚。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及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及担保债务权证(CDO)。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三类:优级贷款市场、次优级贷款市场及次级贷款市场。同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市场,二级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住房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为了回收流动性,将住房抵押贷款出售给房利美和房地美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将住房抵押贷款打包发行MBS。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的MBS又连同其他资产被重新打包,发行CDO。本文还就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1.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一直遵循着防范风险这样的一条规律,包括风险的降低与分散.在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金融机构主要面临着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与提前还款风险,从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其对以上几种风险的化解意图,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产生及证券品种的创新都起到了降低与分散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所以急需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文章结合次贷危机分析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模式,指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模式.但是需要从次贷危机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使得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是指抵押贷款的流通转让市场,它与抵押贷款一级市场即住房抵押贷款原始创造市场相对应。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包括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流通市场、住房抵押贷款直接买卖市场、住房抵押贷款回购市场和住房抵押贷款互换市场等。 2004年底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GDP的比例为11.7%, 2005年2月末,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已达到16508亿元,与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总余额之比为5.95%。而1997年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务为50740亿美元,约占信用市场债务余额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有力地支持了这个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包括:政府机构担保与私营保险相结合的机制;完善的自我融资机制和风险防范经营机制。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也应建立政府住房抵贷款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商业性住房抵贷款保险机构,构建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9.
自从住房抵押贷证券化在美国问世以来,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其发展非常迅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撑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过程与技术。1968年,美国的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首次在市场上推出一种叫做“抵押贷款证券”(M BS)的金融工具,抵押贷款证券  相似文献   

10.
外刊扫描     
《证券导刊》2011,(2):9-10
美国银行向房利美和房地美回购不良贷款美国银行朝解决与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争端迈出了一大步,同意向这两家举步维艰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支付26亿美元。两房声称,美银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产品设计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各国住房消费信贷中,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据着重要位置。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为例,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基本上代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其成功的产品设计、政府调节方式、市场模式、运作机制等为许多国家仿效。美国住房金融市场已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是住房金融的核心,是启动住房消费的金钥匙。本文拟从发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意义出发,借鉴美国成熟的住房抵押贷款模式,结合当前实际,探讨构建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银行家》2014,(7)
正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先后成立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Federal Home Loan Bank System,FHLBS)、房利美(Fannie Mae)及房贷美(Freddie Mac)(以下简称"两房")等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这些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为抵押贷款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流动性支持。由于兼具市场化经营和住房保障目标,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难以根除,一旦缺乏有效监管,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将迅速传导为系统性风险。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正是监管体系落后于金融创新的重要例证。危机爆发后,美国重构住房金融机构的监管机制,形成以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为独立监管部门、"安全和稳健运营"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保证了"两房"等机构在后危机时代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比较与借鉴李敬语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希望能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满足居者有其屋的愿望。由于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起步较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就显得十分必要。美国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开始...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学峰 《金融纵横》2003,(11):15-1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对住房抵押贷款债权进行拆分整合并销售的过程。即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其持有的抵押债权汇集重组为抵押组群,经过政府机构或私人机构的担保和信用加强,转化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进而通过发行证券在资本市场进行流通,完成住房抵押贷款机构将抵押贷款由债权变现的过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相似文献   

16.
第一,维护美国政府的信誉和形象。房利美和房地美作为收购银行等抵押贷款的主要金融机构,其业务量占全美5万多亿美元抵押贷款的一半左右,而且"两房"用于集资所发行的债券对美国十分重要,几乎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MBS)是以住房抵押贷款这种信贷资产为基础,以借款人对贷款所偿付的本息作为支撑,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证券(一般是可流通债券)的过程。目前,美国超过半数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2003年末其住房抵押证券余额为5.3万亿美元,占美国整个债券市场规模的24.2%,是债券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兴起于70年代的美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住房金融市场上的重要筹资工具和手段。随着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金融亟待发展,而借鉴和发展中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正成为中外住房金融界人士的共识。所谓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把金融机构所持有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转化为抵押贷款证券,然后通过出售证券融通资金。主要做法为将银行所持有的抵押贷款,汇集重组成抵押贷款组合,每个组合内贷款的期限、计息方式和还款条件等大体一致,通过政府或保险公司等担保,转化为信用等级较高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相似文献   

19.
几个主要发达国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并不是住房金融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国家只是少数。美国的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步最早,从7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丰富的住房抵押二级市场。此外,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丹麦等国也于80年代后期开始尝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于1997年3月成立楼宇按揭公司,从而迈出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中政府行为的国际分析(一)美国模式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住房金融制度受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分业经营的严格限制,只能由以短期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储蓄机构向个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有限的资金来源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