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诚信兴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诚信建设不仅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同时,也包括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诚信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在经济领域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建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这不仅阐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2007,(9):52-5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诚信建设不仅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建设,同时,也包括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诚信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在经济领域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市场的整体信用不高,经济秩序不良,守信观念不强,已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培育和完善,诚实守信是市场道德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开放,越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对商事信用进行重塑和整合,堵疏并举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生开展信用教育与信用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社会信用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一个被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出现了较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就是在大学生这一高素质群体中信用缺失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诚信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没用信用,就没有秩  相似文献   

7.
诚信与欺诈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诚信不足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欺诈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影响金融高层正常运转和效率、干扰价格信号、破坏公平竞争。市场经济不是滋生欺诈的土壤,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要要求,是现代商业道德的基石。要让信用的收益和欺诈的成本相对称,关键在于建立全社会的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来看,大家都非常关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信用问题,不诚实守信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些问题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定会发生的。原来的体系被破坏了,新的体系又正在建设之中,必然会出现监管的真空。要建立诚实和信用,需要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信用交易的产生一方面便利了交易,节约了交易费用,同时又带来了风险。但也应看到,信用关系越发展,越容易控制信用,越容易防范风险。比如在美国,信用是一个网,任何人都生活在信用网络里,不可能脱离这个网,就像蜘蛛网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要诚实守信,你违反了信用,就寸步难行。 大家都知道大多数美国人有汽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信用如何面对 WTO,是摆在我国当前的迫切任务。针对我国企业信用机制的极不健全 ,本文提出了要通过完善法制 ,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信用意识 ,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 ,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 ,构建和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信用管理系统 ,从而形成有效的信用管理机制 ,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信用危机 ,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2002年,呼唤诚信回归,成为经济生活的主旋律,有人把这一年称为"中国诚信年"。其实,自进入21世纪以来,诚信问题就已经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中央高层发出规范市场秩序、重塑诚信中国的号召。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依法严厉制裁制假售假、偷税骗税、经济欺诈、恶意逃废债务等行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近期,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同志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故意造假者,要列入"黑名单",使其无法生存。呼吁诚信回归成为社会舆论的最强音。2003年年初,在以"经济改革与社会信任"为主题的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与会的众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就新的一年里,如何推进信用建设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1.
左强 《黑河学刊》2012,(1):189-192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的意思。当下中国社会广泛出现了诚信缺失问题,这些问题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诚实是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利益是诚信的本质,诚信是利益的源泉。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完善诚信法律体系、加强道德教育等途径治理诚信危机。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诚信"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诚信政府已成为政府转换职能的目标之一;树立诚信形象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诚信消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信用是商品、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普遍的守信行为是交易能够进行、经济能够运转的前提,也是每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如果忽视了信用的地位和作用,就不可能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全局。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信用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信用涉及到道德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在建立信用机制中,规则是基础,而相关法律则是基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自由竞争经济,但是必须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以个人为基石的信用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一旦言而无信,行而无信,必然导致市场规则形同虚设,从而引起市场的混乱无序.……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从根本上讲是信用经济,而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企业守信经营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企业的信用缺失问题还比较突出。存在的一些问题,破坏了社会的信用环境,甚至影响到改革、发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自由竞争经济,但是必须是建立在诚实守信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以个人为基石的信用经济,因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一旦言而无信,行而无信,必然导致市场规则形同虚设,从而引起市场的混乱无序.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25日,国家经贸委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首批“重合同守信誉”企业名单,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这是八钢大力倡导企业诚信守约,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所取得的成果。信用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是市场经济必须具备的道德理念和法律意识,市场经济法制要求企业必须讲信用,要求生产经营者诚实守信,依法签约,认真履行。随着我国加入 WTO,市场经济秩序越来越规范,因此诚实守信就是企业的灵魂;同时,“诚实守信”又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安身立命之本,任何机构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贪图一时之利而置游戏规则于不顾,弄虚作假,必将受到规则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传统人伦信用观是一种缺乏普遍适应性和平等性的信用观,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文化需要将人伦信用观转变为契约信用观,要求经济交易主体树立法人财产观.各级政府必须守信,在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文化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全社会既要有道德层面的约束,又要有强有力的法律硬约束.有关方面目标一致并协同推进,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信用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孙寿 《西部论丛》2002,(9):32-33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信用缺失导致的逃废债务现象日趋蔓延,而其中又以逃废银行债务为烈,引起了经济、金融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入WTO,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形势下,提高全社会的“诚实、守信”的信用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9.
郝文波 《中国经贸》2009,(16):133-133
目前在我国存在比较严重的信用缺失,信用危机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经济、社会和思想根源,总的来说是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表现。因此,重建诚实守信的伦理规范,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