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俄罗斯中小企业与能源等传统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发展十分艰难。其面临的融资难、税收负担重以及过度的行政壁垒等问题尤为突出。从集体行动视角切入并挖掘制约俄罗斯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性原因发现,中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在如何促进自身发展和破除困境的问题上,必须依赖集体行动的力量才能解决。  相似文献   

2.
绩效预算是20世纪公共预算管理的重大改革,是政府公共管理理念的重大转变。作为公共预算理性主义理念的应用,绩效预算对于提高政府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和预算支出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预算理念并不是完全矛盾的,在公共选择的视角下分析两种预算理念实际上是将公共预算作为政治程序的一部分,以经济的视角去分析其决策机制和最终要达到的绩效目标。同时,两种预算理念对于我国目前的预算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当中,特殊利益集团、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逐渐出现,中国转型所涉及的大规模制度变化,属于人类所能想象到的最复杂的社会过程之列。市场经济法制若要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就必须正视各个阶层在社会转型中的地位、作用和能力,因为正是这些不同的阶层以集团利益为导向,在与其他阶层的博弈当中,形成了推动市场经济法制不断朝着某个方向变迁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政府执行力的建设能够为广大政策执行人员提供指导,从而迅速将政府的决策转化为现实的行动.而公共政策的执行作为典型的集体行动,有着同样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本文通过对集体行动理论的借鉴,希望能为政府执行力弱化的现象找到根源,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执行力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问题是全球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腐败是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加强政党执政能力和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前提。公共选择理论为人们正确认识腐败现象的本质、探讨反腐败的对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其中核心部分:公共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和公共选择结构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并分析发现提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效率的关键是利益补偿。进一步地对降低农村宅基地资源配置扭曲程度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国国防体系分享经济增长的能力还十分低下,必须尽快提高国防费占财政收入和GDP的比重,由此考察当前中国如何确定合理的军费支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公共选择相关理论,主要考察不同政治主体在军费需求的确定中的影响,并得到中间投票人理论军费供给过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渠道缺乏、供需脱节、政府职能划分不清、非政府供给渠道不畅、供给不能够保障持续性以及监督性的失效标志着我国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在非竞争情况下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必然结果。因此,必须从农村公共服务的决策、供给与监督三个方面改革现行的运行机制,重新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和引入竞争的多元化主体供给机制,保障农村供给的持续性发展,提高供给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合理负债一定程度上能快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长期以来备受地方政府青睐。然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剧增、产能出现过剩,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过度负债容易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必要从公共选择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11.
曾军平 《财经研究》2007,33(2):80-89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一种错觉;普利高津则说,确定性是一种错觉。而文章认为,均衡也是一种错觉:集体选择的结果存在内生的不确定性。基于个体战略行动的多样性,文章从利益分配的角度对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作出了理论上的证明。认识到集体选择的不确定性特征对于理解社会的运行以及设计与社会控制相关的制度规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田灌溉水资源因其"公共池塘"属性而导致行政和市场手段低效,从而产生抽水竞赛的公共悲剧。节水型社会建设衡水试点的节水制度是通过建立用水者自治组织,由用水者参与管理,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水价调节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试点区节水制度实践进行分析,从公共池塘资源、集体行动、选择性激励、补贴、制度变革角度对节水制度及变革的内涵进行经济学阐释,以期对农田灌溉管理的取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集体行动是人们历来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在社会学领域,结构主义、功利主义和构建主义都对集体行动做出了理论上的解释;在经济学界,对于集体行动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特别是还缺少针对具体经济现象中的集体行动的研究。从社会学和经济学两方面对研究集体行动的理论做一个梳理,以期对研究具体的经济现象有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We argue that the standard 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defence of constitutionalism, that derives from an argument relating to the shift from narrowly self-interested motivations in the in-period context to relatively general-interest decision making in the constitutional context, is flawed precisely because it is intended to relate to essentially political settings where decision making must be construed as collective in nature. We suggest an alternate account of expressive constitutionalism that points to a specific defence of constitutional conventions that are insulated from popular voting.  相似文献   

15.
本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公共产品(Public Goods)提供的不同状况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公共产品提供的差异是公共选择的结果。并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性的前提下,从技术、传统化等角度对公共产品提供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探讨。最后,本指出公共产品提供的差异性对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花蕴  游春 《技术经济》2007,26(10):109-112
局部区域性共享资源的治理应当以社区自治为主,政府间接支持为辅的方式。由于共享资源的性质决定了社区自治是集体行动的性质,因此需要围绕协会的组织与领导实现共享资源治理中的成本投入与分摊以及收益的分享。以协会的组织和契约性规则为正式制度,结合以互惠合作为核心的群体规范等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管水协会\"这类民间协会的集体行动机制,实现共享资源的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17.
    
Will autocratic governments implement policies to satisfy the people's demands in order to prevent large scale social unres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is question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Chinese provinces. Data were collected on the number of labour disputes to measure collective actions. My sample includes provincial leaders whose incentives to deliver public goods can either be explained as a result of upward accountability towards the Centre or downward accountability towards the citizens. The confounding factor of upward accountability is ruled out by using two‐step estimation, and the reverse causality between public goods provis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s is controlled by using instrumental variable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provincial leaders will implement policies more in favour of the citizens in response to intensified labour disputes.  相似文献   

18.
Endogenous growth theorists argue that certain equity-enhancing social institutions enhance growth. Despite the centrality of inequality in these approaches, there is no sense in which economic actors exercise power or collective action to create and maintain social norms and rules that are personally advantageous but socially costly. This despite the work of neoclassical economists on rent-seeking, which posits that efforts to claim unearned revenues can pose significant costs for growth. The question of the impact of gender equity on economic growth is an instructive context for understanding these contradictions. Even though gender practices are inherently about the exercise of power, that they have become a feature of the neoclassical growth literature alights on obvious tensions in the neoclassical institutionalist paradigm. By incorporating insights from both the rent-seeking and feminist economics literatures, we will present analternative explanation of why gender hierarchies persist despite their obvious economic costs.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变迁和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制度的变迁离不开相对价格和偏好的改变。通过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对价格格局和人们的偏好,并克服参与者合作时产生的集体困境,有助于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