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全民所仅制企业在向本企业的职工发放工资奖金并且上级税利之后。剩下的自留资金归谁所有呢?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一个新问题。 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有一种观点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留资金应当归企业所有。我不同意这一观点,我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留资金仍然应当归全民所有。 一 全民所有制是以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为基本特征的,这是它与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的根本区别。在社会主义阶段,全民所有制只能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因此,在全民所有制中,生产资料只能归  相似文献   

2.
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我国的全民所有制在现阶段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在国家所有制条件下,全民所有者具体包括中央、地方、企业和劳动者。其中,中央和地方以各级社会代表机构的身份成为全民所有者的组成部分,企业则以群众团体或集体的身份成为全民所有者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黄胜平、马奇凡同志写了一本从书名看就颇有新意的学术专著《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2月第一版。他们在书中将规范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相结合,系统分析了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的缘由、对象、途径、案例,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运行机制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让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这座桥梁突破了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定式,凸现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运行机制上的共性,沟通了两者的联系,开辟了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新途径。他们提出的观点不仅有一定理论高度,对…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问题,是对国有企业的性质认识不清。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企业,而不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组织形式。要建立企业管理委员会,行使国有企业的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国有企业能正常运行。企业管理委员会选拔和任用经理,并对企业重大事项作出决策。职工既是国家的雇员,也是全体劳动人民中的成员,应实行固定工制度,要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01,(12):41-41
最近,《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探求》杂志连续发表评论文章,评介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黄胜平与马奇凡合著的《国有企业模拟民营企业运行》一书。该书独辟蹊径,是研究国有企业运行与发展的创新之作,其创新之处表现在:一、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1、在社会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问题上,突破将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典型形式的传统思维定式,强调民营企业是企业的典型形式,合作企业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典型形式;民营企业运行机制是企业运行机制的典型形式,合作企业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企业运行机制典型形式,破除了对国有企业及其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6.
陈景河 《发展研究》1998,(12):28-30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很多,集中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产权不明。市场经济的独立性和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模糊性存在深刻的矛盾,这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根本所在。虽然在法律上明确国有企业的财产属全民所有,国家是全民所有的代表,但谁来具体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目前仍未能解  相似文献   

7.
孙杰文 《经济论坛》1995,(11):40-41
目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现行产权安排中的缺陷是重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缺乏,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我国的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但是这种共有财产在产权实现上是不现实的,对某一项具体财产的产权是不可能同时由全民来行使的,所以全民财产由政府来代表全民进行管理,但政府又是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从外部管理企业的,在企业内部缺乏所有者的明确的人格化代表,无法约束和制衡  相似文献   

8.
国家征税和取利,对于国家来说是筹集财政收入,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履行上缴义务。国家既然是生产资料全民所有的代表,它可以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为什么还要采取税收的形式?为什么还要使税与利分开征缴?这个问题关系到国家与国有企业分配关系的改革思路和模式的选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的重大问题,应当予以科学的回答。(一)国家两种职能的分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8,(4)
追根溯源,控制监督失效的根源还在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缺位",即国有企业名义上归全民所有,但因全民中的任何人皆无排他性的各项权利,实际变成了无人所有,自然也就无人真正关心国有企业的营运效率、增产增值。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就是要找到能够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利益,并能够同国有资产授权管理人相呼应与制约的一个主体,进而确保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有资产,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目标。文章认为,积极地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一:国家所有制和公有制是否一回事?公有制生产资料占有者的主体是劳动者集体。这种公有财产关系的实现形式并非一定要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各国一开始都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由此,使人们产生了一个错觉,似乎国家所有制和公有制是一回事。其实,国家所有制不等于公有制。其一,公有制是一种经济关系,国家所有制是实现这种经济关系的具体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增长、企业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企业增长、企业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三种不同的企业成长范式,也是文献中经常提到的三个概念,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并没有对它们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至于它们在各种文献中用得非常混乱.对这些概念的错误理解会导致对三种成长范式的错误选择,进而导致偏离预期的企业经营管理结果.本文界定了企业增长、企业发展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较系统地比较分析了三种成长范式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管理学研究主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虚拟企业的企业文化及其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企业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撑、为及时抓住特定的市场机遇而组建的一种本质为诸种企业核心能力的互补性联合的动态组织合作模式,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由于虚拟企业运作的特殊性,它的企业文化在很多地方有别于传统企业?本文试图从其运作的特殊性出发浅析虚拟企业文化及其核心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发扬民族化和企业化的优势.融汇东西方化,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现,以创新化为动力.讲道德.树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简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人作为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地位,分析了在当今新形势下生产发展对人的新要求,提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性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上升,跨国公司更倾向于并购大型国有企业以实现在中国的本地化的经营。并购这种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有效方式,将外资并购推向一个高潮期。规范的跨国并购能为国有资产退出提供重要的途径。在并购政策的设计上,一方面要缩小“国退”、“外进”产生的偏离,引导外资更积极地发挥国有经济退出中承接主体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规范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和目标企业定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首先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并购的方式进行概述,说明目标企业的价值不仅仅是其财务评估价值,还要包括许多非财务因素;企业估值和定价是不同的,目标企业定价是并购的核心.接着对企业并购产生的并购增值、并购溢价及并购支付成本进行了分析,明确区分了并购增值和并购溢价.最后对合作博弈的特征进行论述,并购双方可用纳什讨价还价解来分配并购溢价,提出企业并购是一种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7.
MOCT-MOST: Economic Polic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在国际上的研究也日渐成熟。本文从内部控制的作用出发,在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着重论述了如何加强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提出了加强企业控制环境建设、加强与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牵制制度、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加强企业内部稽核制度、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等七方面的具体措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内部管理方面的动力,还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虚拟企业——21世纪组织管理的主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虚拟企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组织运作模式。文章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虚拟企业产生的必然性以及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即通过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研发到商务链的改组实现创新优势,并对虚拟企业的法人资格,投资模式,员工管理等逐一探讨,最后讨论我国实现虚拟式组织的可能性及难度。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 《技术经济》2008,27(4):97-103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会计行业的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和特点入手,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经营产生的重要影响,并就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