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了惰性粉杀虫剂在立筒仓和浅圆仓实仓对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等储粮害虫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惰性粉对米象、赤拟谷盗和锈赤扁谷盗均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和延缓害虫发生时间和密度,对仓房温、湿度害虫和储粮品质等基本无影响,可以说明惰性粉具有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储粮保护剂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罩棚仓内存放的稻谷包装粮进行五面薄膜密闭,实施充氮降氧杀虫.在7个月的富氮低氧保管试验期内,储粮始终处于无虫状态,试验后储粮质量稳定,脂肪酸值上升1.9 mg/100g,变化幅度正常.试验显示害虫耐低氧强弱顺序为: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玉米象-谷蠹-书虱和蛾类.  相似文献   

3.
选择中储粮临澧直属库锈赤扁谷盗虫口密度较高的18号和22号高大平房仓作为试验仓,研究乙苹复配剂(粉剂)实仓防治锈赤扁谷盗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乙苹复配剂能控制锈赤扁谷盗虫口密度全年处在3头/kg水平以下,控制锈赤扁谷盗效果显著,试验仓均实现了全年控制锈赤扁谷盗的目标.结合局部处理,18号仓除9月份外,整个试验期间均处于基本无虫粮的等级,实现全年不使用磷化氢熏蒸的目标;22仓因谷蠹的大量而发生,未能实现全年不使用磷化氢熏蒸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以多杀菌素在高大平房仓内储存的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表层拌粮法,研究此药剂对仓湿、粮温、储粮害虫和粮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等鞘翅目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仓湿、粮温和粮食品质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锈赤扁谷盗防治的技术难题,在高大平房仓中,采用膜下环流熏蒸法、缓释膜下环流熏蒸法、间歇式环流熏蒸法防治高抗性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以常规环流熏蒸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熏蒸法对锈赤扁谷盗的熏蒸效果;同时,熏蒸结束后,选择适宜时机,在试验仓房施用储粮防护剂,研究熏防结合技术防治锈赤扁谷盗应用效果。结果显示,3种方法均能彻底防治锈赤扁谷盗,熏防结合技术实现了试验仓来年免熏蒸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锈赤扁谷盗的习性 1.锈赤扁谷盗主要发生在南方各省,尤以沿海地区较为严重,上世纪90年代南方省份锈赤扁谷盗发生比较猖獗,随着粮食流通以及其他途径的传播,之后北方一些省份也发现该种害虫。由于此害虫繁殖力极强,一旦感染就会在仓内大量繁殖,引起储粮发热,并诱发其他储粮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锈赤扁谷盗的高抗性,采用3种不同熏蒸方案,经过对比试验结果得出:气密性良好的高大平房仓,在5-6月和8-9月分别进行1次熏蒸,而每次熏蒸都采取磷化铝多次补药措施,使仓内磷化氢浓度始终维持在500~800 mL/m3,再密闭20 d左右,使CT值维持在一定水平,能达到完全杀灭锈赤扁谷盗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利用微生物源杀虫剂甲维盐防治储粮害虫,本研究室内测定甲维盐对常见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处理72h后,16μg/cm~2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91.1%,其LC_(50)值为6.683μg/cm~2;16mg/kg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的当代种群抑制率达90.0%,8mg/kg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的子代种群抑制率达100.0%,32μg/cm~2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的驱避率为0;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残效期较长,16mg/kg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控制时间长达180d。因此,甲维盐对锈赤扁谷盗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室内测定生物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spinetram)对主要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具有很强的触杀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当处理剂量为8μg/cm2,作用时间48 h时,乙基多杀菌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半致死浓度LC50值1.934μg/cm2;当处理剂量为2 mg/kg时,乙基多杀菌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当代和子代种群抑制率均达100%。乙基多杀菌素对锈赤扁谷盗成虫没有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蛇床子素粉剂在立筒仓和浅圆仓防治储粮害虫效果,采用50 g/t剂量粮堆表层30~50 cm拌粮的方法对储存玉米进行防治害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对玉米象、锈赤扁谷盗和印度谷蛾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对仓房湿度、粮温和粮食品质无影响,达到防治储粮害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将新收获的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在未采用机械烘干的情况下,通过分布采取场地晾晒、罩棚内通风降水和仓内就仓干燥3个降水措施,可以将水分高低不均的稻谷水分降至14.5%~15.5%,降水效果较理想。本试验为直接收购高水分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撑,达到了降水、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有显著的保鲜及虫霉防治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为缩短春季气调密闭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大平房仓气调仓全储存周期覆膜储藏,开展了高大平房仓覆膜通风降温试验.本试验探析覆膜通风工艺应用,对降温效果、通风均匀性、水分损失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覆膜通风与揭膜通风均有良好的降温效果;与揭膜通风相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高大平房仓内实施充氮气调储粮技术,通过对代储点仓房进行气密性改造,同时进行气调储粮应用试验,基本实现了绿色储粮的预期目标,为今后的改进和提升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流动性较差物料(如粮食杂质、豆粕等)出仓设备的基础上,结合锥底仓内粮食杂质的存储特性,研发了一种锥底出仓机。该设备通过出仓螺旋的自转,实现物料的强制输送,同时通过公转驱动的作用,使出仓螺旋绕仓中心轴线作公转运动,完成整仓物料的出仓作业。该设备的研发实现了仓内流动性较差物料的强制出仓,大幅提高了仓内物料的出仓作业效率,有效解决了流动性较差物料在自流出仓时因结拱、搭桥或板结严重而不能出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华南地区楼房仓在常规储藏稻谷期间的仓温、粮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楼房仓、不同栋仓、不同季节粮温、仓温变化的差别。结果表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楼房仓的粮温高于仓温,最高值高于仓温4.7℃;而每年4月到9月,楼房仓的仓温高于粮温,最高值高于粮温3.2℃;同一栋楼房仓不同楼层的仓房,在春夏季节中的粮温表现为:上层仓房>中层仓房>下层仓房,在秋冬季节中的粮温表现为:中层仓房>下层仓房>上层仓房;不同栋楼房仓相同楼层的仓房温度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6.
在华南地区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粮温容易受气温、仓温的影响。通过对高大浅圆仓三温变化情况研究,探讨三温变化特性,为高大浅圆仓安全储粮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华南地区大型浅圆仓玉米储藏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发热问题,先后采用负压通风、整仓谷冷和单管风机深层处理的方法,将局部发热消除,确保了玉米的安全储藏。结果表明:对深层玉米局部发热的处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负压通风效果有限;谷冷能够很好的控制整仓粮温,但对于中心减压管局部湿热的消除仍存在不足;单管风机处理操作难度较大,但效果直接有效。  相似文献   

18.
邵东风  栾坤  张新民  李叶 《现代食品》2022,28(2):9-11,25
为提高科技储粮使用率以及使用效果,针对特殊仓型田字型仓经外界通过围护结构传进仓内热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了解外界传入仓内热量及内环流控温运用情况,制定合理的通风蓄冷、内环流控温方案,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善储藏条件,改变储藏环境,为实现科技储粮、绿色储粮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光涛  盖倩  刘旭  雒芳 《现代食品》2021,27(1):206-209
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有限公司沂水分公司2号仓小麦呕吐毒素在950 mg·kg-1左右,接近卫生指标,利用臭氧机对全仓小麦进行杀菌,利用内环流作为辅助动力,处理两周,该仓小麦的呕吐毒素含量达到550 mg·kg-1左右,有效控制了害虫、霉菌的生命活动,延缓了粮食品质的变化,减少化学药剂熏蒸,实现绿色储粮,达到了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中,环流熏蒸工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储粮害虫治理技术,其中环流风机进风口方向与粮堆上层相通、出风口方向连接风道口是普遍采用的环流熏蒸工艺。本文结合超高大平房仓(堆粮高度8m)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采用磷化铝片剂表面施药法,将环流风机进风口方向与风道口连接、出风口方向与粮堆上层相通,并分析粮仓空间、粮堆表层和粮堆底层磷化氢浓度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施药方法进行环流熏蒸时,环流风机进出风口方向调整后,更有利于保证杀虫效果和熏蒸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