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王勉 《广西经济》2010,(11):1-1
作为一个视广西为第二故乡的媒体人,我曾经无数次在笔下对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颂扬,但总觉得少点什么。  相似文献   

2.
广西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几千年。练就了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再大的挑战,注定会水土不服;再大的困难。都逃脱不了被克服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现行土地征地与审批制度对广西发展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土地“征转分离”这一新的土地管理模式及广西试行这一模式的相关情况。再通过将其与现行的土地征地与审批制度相对比,初步探讨了广西在试行实施土地“征转分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这里易于感受和发现的种种变化与发展.终究都是外在的,只有那种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内在气质和从”延安时期”传承下来的“延安精神”,是固有的.也是不深人沉潜不足以体会的,是只属于这一片土地和这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的。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知道,邓小平同志在广西从事革命活动时,居住在东兰的时间最久,如果你知道,广西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韦拔群的故乡就在东兰,如果你知道,解放后,东兰有五人被授予共和国第一代将军,你自然会想到,东兰是一片真正意义上的红色土地,不愧为广西红色旅游之乡。  相似文献   

6.
(一)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广西是一个以溶岩地貌为主特征的地区,人均不足0.5亩的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往往使人们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的索取,如此恶性循环的后果是自然环境的更加恶化。这是广西不少地方县域经济难以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杨丛 《广西经济》2005,(3):18-20
广西的一片海,在广西的发展格局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最便捷通道,是蕴藏着无限宝藏的战略资源,是众多新兴产业发展的依托,是新世纪广西加速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最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冯冰洁 《发展》2013,(3):107-108
人们对养育自己的那片土地,总是怀有真切深厚的感情。乡土廉政文化的涓涓细流,更容易伴随着浓浓的乡情,感染和引领生活在那片地域上的人们。发挥好乡土廉政文化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资源优势,要从三个方面不断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柳群 《广西经济》2006,(1):27-29
黄姚古镇,见证了千年昭平的文明璀璨;山水美昭平,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神奇。昭平,像一只镶嵌在广西东部腹地的聚宝盆,盛满着自然和人文的丰富宝藏。古往今来,“绿珠昭平”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0.
仲品 《中国西部》2013,(1):92-97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是人们印象中的西北,茫茫大馍、滚滚黄河、烽火浓烟、斜阳晚照。上天赐予了这片土地奇特而壮美的边塞风光,同时也将偏远和荒凉的痕迹留存这片土地上。2012年8月,兰州新区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五个同家级新区,战略定位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而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还要求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对土地增加更多投入。实行集约利用势在必行。对土地实行集约利用就需要增加投入,准确地说是要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投入。但是人们担心这种追加投入会不会必然导致报酬递减。长期以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认为自然界存在这样一个“普遍规律”,即对土地追加投入,产景与经济效益必将递减。这种断言虽然警告人们在土地利用中不可盲目追加投入,也给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前景笼罩上一片阴影。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进行再思考,解开人们的困惑。  相似文献   

12.
晓闻 《开发研究》1986,(5):76-78
<正> 中国西部,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一片贫瘠而富饶的土地;一片养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大本营的土地,一片充满着新的希望的土地……我们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创造性思维中,重新认识今天的中国西部,开始西部开发的跨世纪进军的。但是,怎样才能够适宜地、有效地、持久地开发西部?怎样才能够通过开发西部,增强整个人民共和国的活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整个中华民族新的振兴和繁荣?这是目前人们关心的大问题.本文要说的是其中所包括的观念问题,是诸种观念中的核心部分——创造观念.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07,(3):64-64
兴宾区地处广西中部,是来宾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3个街道办事处,6个镇和14个乡。这片4364平方公里的红土地,生活着壮、汉、瑶、苗等13个民族的100多万人。北回归线穿过境内。日照充足、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是世界体操王子——李宁的故乡。  相似文献   

14.
去年5月12日的地动山摇,抗震救灾前线的一幕幕刻骨铭心的景象,仍历历在目。从成都一路上行,都江堰,映秀,汶川,北川,地震留给这片土地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但废墟旁一片片整齐的过渡房已经让人们对新的生活有了新的寄托。  相似文献   

15.
广西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了几千年,练就了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再大的挑战,注定会水土不服;再大的困难,都逃脱不了被克服的命运。中央提出,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自治区马飚主席多次强调,广西十二五的发展,关键是两主、两同,而两主、两同在广西的具体实践,就是富民强桂新跨越。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走好这个关键时期,应着力突破五大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6.
王红茹 《中国经济快讯》2012,(35):I0016-I0017
当你穿行于关中那片位于西安和咸阳之间的土地,看到蜿蜒的渭河河道,都会不由心生感慨:这片土地曾经主导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期的马来西亚双威镇,到处是采掘锡矿后留下的数百米深的废矿坑,像是一片被人们遗忘的土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双威镇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区,而且已成为马国国内最负盛名的旅游区及工商、文化事业迅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五星级酒店、高层办公楼、...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撞击、融合和发展,孕育出独具特色、内涵丰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并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童 《珠江经济》2003,(10):36-40
这里是一片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热土。熙来攘往的货柜车,动感夺目的广告招牌.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还有穿梭忙碌的推土机.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建设工地,都在昭示着这片土地不同凡响的发展气势。  相似文献   

20.
井冈巍巍,这片土地用热血,染红共和国灿烂的朝霞。 赣江滔滔,这片土地用赤诚,孕育共和国金色的梦想。 六十载春风浩荡,这片土地不断奏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壮丽乐章。 六十载阳光普照,这片土地不断谱写走向胜利走向富强的辉煌史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