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现状与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中国在电力、电信、铁路运输等自然垄断性行业进行了许多引入竞争的规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上述行业收入与其他竞争性行业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而自然垄断性行业高收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收入不合理的问题,可能还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以及保值增值的问题,因此近年来对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收入问题的讨论已经成为热点。本文在对中国自然垄断性行业收入问题的现状进行统计描述之后,提出"每元工资增加值"的概念来判定中国电力等自然垄断性行业职工收入是否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垄断性行业改革如何深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垄断性行业改革成为国际潮流,其导向是放松管制,在可能展开竞争的领域尽可能多地引入竞争。我们所说的垄断性行业,在我国的特定情况下,是指有一定自然垄断特性,同时也有很强的行政性垄断性质,通常以国有独资或控股,全国性、行政性的大公司(或主管部门)为主的行业,主要是电力、电信、铁路、民航、天然气、  相似文献   

3.
对于自然垄断的定义,一般认为所谓自然垄断性,是指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和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使提供单一物品和服务的企业或联合起来提供多数物品和服务的企业形成一家公司(垄断)或极少数企业(寡头垄断)的概率很高。这些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煤气、自来水、供热等公用事业,以及地区内的电话、广播、铁路、公共交通、有线电视等产业,自然垄断与行为垄断是与微观规制(从广义上看,微观规制是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相联系的垄断。由于这些行业规模经济明显,沉淀成本高,同时这些行业中多数是公众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需要保证所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与发展成为理论界、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垄断性行业改革总体上滞后于中国整体改革进程,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任务和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垄断性行业生产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竞争能力弱的矛盾十分突出,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市场化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是垄断性行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自身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轨而来,中国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政府着眼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的需要,面向市场对垄断性行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国垄断性行业“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同时进行的,在管理体制、产业组织、市场开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1.部分垄断性行业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与中国整个经济的转轨过程相适应,中国垄断性行业采取的也是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方面中国改革积累了经验,经济实力比较雄厚,允许对垄断性行业进行重组改革;另一方面垄断性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迫…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通信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自然垄断性特征赋予这个行业垄断的市场结构,伴随着自然垄断性的弱化,自由竞争的价格机制被重新关注,开始了电信业的改革浪潮。移动通信业自然垄断性弱化的过程,就是最优市场绩效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然垄断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由于成本的劣加性等原因导致企业垄断定价,为了减少消费者福利损失,政府不得不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规制。然而由于技术、需求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垄断性并不具有永久性,使得政府的规制政策也作相应的调整。自然垄断行业动态性说明中国电信业政府规制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1.以行致性垄断为主。转型时期,中国垄断性行业具有区别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那就是中国垄断性行业是由行政力量和资本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双重垄断。中国行政性垄断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计划经济时代,经济体制属于排斥市场机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高度依赖政府机构的行政力量,政府几乎垄断一切经济活动,即使在一些竞争性行业也广泛存在国家垄断。国有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行政部门的延伸,受各级政府官员的直接控制,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自然垄断产业也带有强烈的…  相似文献   

9.
陈林 《财经研究》2016,(6):87-97
中共“十八大”以来,如何理解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成为当前理论界的热点。与以往的实证研究不同,文章使用主流经济学模型(动态的创新竞争模型)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模型化的尝试,并深入分析该制度的具体经济绩效及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垄断性行业的生命周期比竞争性行业长,因此,若不能破除垄断,那么在垄断性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是相对有效的产业政策。2)垄断性行业会带来更高的价格,并使在位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润,因此价格和利润规制是政府管理垄断性行业的必要工具。3)由于行政性准入壁垒挤出了消费者剩余,行业监管部门应该从企业所获得的垄断租金中征收额外的福利税,构建起向消费者进行转移支付的政策体系。4)垄断性行业会抑制行业内部的技术进步,因此需要监管部门实施创新激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垄断性行业的高收入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即使同为工业企业,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为研究行业垄断对居民收入的分配效应,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职工平均工资的各种因素进行估计,从而得出行政垄断对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的相对贡献度;为研究行政垄断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又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法对考虑职工受教育程度和不考虑职工受教育程度两种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平均工资的众多因素中,行政垄断程度对平均工资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受教育程度对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并没有太大的解释力,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垄断性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中国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市场竞争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解决体制性障碍的最有效的办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性行业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在规范监管的同时,在垄断性行业引入竞争,可以提高行业效率,降低成本和价格,改进服务质量。由此可见,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进程,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是中国垄断性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从中国垄断性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宏观环境来考虑,中国垄断性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垄断性行业国…  相似文献   

12.
我国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形成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外部效应,如垄断性国企收入分配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垄断性国企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棘手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垄断性国企的不公平竞争,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公平与效率,降低了社会创新能力;垄断性国企经营信息的不透明,导致了民众生活成本的增加等。因此,要通过竞争机制的改革、薪酬的改革、考核指标的完善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来治理这些负外部效应,使垄断性国有企业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张晖  朱炎亮 《当代经济》2008,(11):142-143
电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其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依赖政府的价格规制。本文研究了电信产业的投资回报率规制模型,并分析了模型中存在的A-J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中国垄断性行业深化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前一段垄断性行业的改革,主要是在政企分开、业务"分拆"和引入行业外的资本三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但"攻坚"之战打得十分艰苦,在一些方面改革处于"胶着"状态。深化垄断性行业的改革,需要有"深化改革"的理论来予以支撑。本文论述了"四双破垄论",即:(1)技术、市场"双驱变异"论;(2)网络内外"双重竞争"论;(3)纯粹公共产品与非纯粹公共产品并存及"双向转化"论;(4)政府利他性与利己性"双重利益博弈"论。为"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文中提出"四化"的思路和对策,即运营环境商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公平化、政府监管科学化。其中,运营环境商业化是前提条件,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关键环节,市场竞争公平化是基本途径,政府监管科学化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理论依据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卓  孙燕东 《当代财经》2004,(11):81-84
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规制改革滞后于其他改革,这影响了整体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本文通过规制失灵、技术和需求变化、产业融合、规制理论新发展等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因素的逻辑分析,借鉴国际上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经验,提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中国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的政策建议:加快自然垄断性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程,构建有效竞争基础;完善规制法律体系,建立独立规制机构;垂直分解与剥离重组相结合,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铁路行业长期实行的是政府直接投资、垄断经营的规制体制,但是由于规制体制的不健全以及规制机构和被规制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该行业存在着社会福利损失、政府规制失灵等问题。在技术进步、需求增长、管理成本上升、替代性竞争存在的情况下,铁路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成为可能。区分自然垄断业务和非自然垄断业务,实现"网运分离"则是中国铁路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力行业规制效果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良平  刘小倩 《财经研究》2007,33(7):134-143
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据此,国家采取了诸多规制手段,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制自然垄断环节,促进相对有效竞争,提高经济效率。4年过去了,中国电力改革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文章从价格水平、价格结构、行业利润和经济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检验我国电力行业的规制效果,结果显示:规制制定了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改进了电力行业效率,但在规制垄断利润和制止A-J效应方面仍未成功。  相似文献   

18.
争取“国民待遇”、进入国家垄断性行业,是民营企业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直到今天,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站在进入垄断性行业的门槛上,欢欣之余,油然产生三思:  相似文献   

19.
当一个产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且不论市场需求有多大,由单个企业提供这种产品都是成本最低的情况时,该产业被认为是自然垄断产业。对于自然垄断产业,国家往往出于一些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而在这些产业中建立国有企业。而这些自然垄断性产业中的国有企业往往因其得天独厚的垄断性地位和国有企业的身份,经营效率较为低下。而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则对企业的经营效率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即对自然垄断性产业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管理者的约束结构进行分析。一、毫无私心的管理者这一类型的管理者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毫无私…  相似文献   

20.
《时代经贸》2005,(7):13-13
近期.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今年下半年继续展开对垄断性行业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邮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垄断性行业强制交易、强制服务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