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想讲一个角度,就是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体制环境与品牌的关系。以前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今天我突然感到这个很重要。首先,我感到中国的文化与体制的独特性已经对中国的品牌建设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家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的营销策划、短期突击成为许多广告公司,品牌咨询公司帮助企业或为企业服务的一种重要的手段,现在很多好的广告公司几乎都不是做品牌的,而是做销售来  相似文献   

2.
孙树立 《商业文化》2007,(14):32-32
品牌文化(BC,Brand Culture),就是指通过建立一种清晰的品牌定位,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受众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氛围,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形成很强的客户忠诚度。这种忠诚度是将物质与精神高度合一的境界,人物合一是对品牌文化的总结。它影响了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个性。所谓"伟大的品牌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它能够取得大部分顾客的认知,而是创造了一种文化,一种让顾客可以奉为  相似文献   

3.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5,(12):143-143
明星代言人其实不是“人” 但凡称之为“明星”的人,就已经没有把他们看作普通人了,他们是代表了一种形象和具体化了的心理感受。中国人口有13亿之多,这个市场的特点是消费者普遍不自信,尤其是在大众消费品上的消费,经常有人说:我听别人说……这就是不自信消费的一种表现。不自信的时候就需要意见领袖的领导,而明星就是大众的意见领袖。某人,因为饰演了很多角色,有英雄,有历史名人,成了名演员,由他来代言品牌就会使相信这个明星的人信任那个品牌。  相似文献   

4.
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品牌数量与美国的品牌数量差不多,都在170万个左右.但是要说在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中国可算是凤毛麟角。曾经有人这样对比中美品牌:美国品牌星巴克,麦当劳等,你在中国,听到这些美国品牌名字,都如此熟悉,可是,美国人提起某些中国品牌的名字,知之甚少。造成中美品牌落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仔细琢磨,你就发现这些国际品牌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为人传诵的传奇经历,这些传奇已经溶在了品牌里,成为一种品牌文化,代代相传,积累成昂贵的品牌资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即使一个哈根这斯的冰激凌卖到了100元,依然有人很情愿的付出。品牌传奇已经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左右我们消费的欲望,如果一个品牌传奇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这个品牌也将成为众人为之疯狂的品牌,即使品牌缔造者已经离去,但他塑造的品牌仍然流芳百世。试问我们的品牌有没有这段传奇,有没有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5.
英国具有品牌意识的青年文化一直都不是一个轻易就能被摧毁的市场.但在当今世界。对品牌来说,了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是如何支配他们消费习惯的,就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本文着重对现今活跃的伦敦年轻人视角和对确定年轻人视角有帮助作用.并且冲击着现在“酷(这里的酷代表一种时尚,流行,或者潮流)”本质的品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市场,同样需要进行品牌培育;开发这个市场,最重要的是把握他门的消费心理。你要研究卡拉OK化、打工化研究这些农村人,他们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农村的新生代代表了中国农村的未来。他们的消费是向城市看齐的,但是消费的层次上,农村与城市相差10年。农村人不是没有品牌趋向性,但是他们的显特点是购买力很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产品趋于同质化的问题日渐凸显。作为一种特殊消费,运动产品消费不仅仅是功能消费,更多的反映出人们对于品牌文化的一种追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运动产品渐渐深入人心,归根结底是源于产品内在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吸引,因此,如何在品牌营销中发展文化营销是我们解决产品同质化的最佳途径。本文试以耐克为例,探讨品牌营销中文化营销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8.
练生春 《新财富》2008,(2):124-125
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一浪高过一浪的潮流下,中国富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理所当然。TOP MARQUES展会带入中国的,就是一种新时代潮流的“奢侈品精神”——高端、时尚、精美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理念。盛磊认为,继炫耀需求与商务需求之后,中国用于生活消费的奢侈品比重正在逐步提高,中国品牌的奢侈品也在尝试着走向世界。他相信,“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会一步一步地走入成熟。”  相似文献   

9.
辨别现代消费特点及营销理念差异的重要标志是品牌,品牌将服饰赋予文化的意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服饰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的层次。面对全球品牌已经高度集中的中国服饰市场,运作及打造国际化的品牌已成为有远见的中国服饰企业首要考虑的目标。面对服饰市场的这一发展趋势,沙溪休闲服装业的企业家们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也有了更高层面的警醒。圣玛田制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沛强对记者说:“品牌的文化内涵是品牌的灵魂,品牌最高的境界不是卖产品而是卖文化。”圣玛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在香港创立,1995年落户中山沙溪。圣玛田是中国较早倡导…  相似文献   

10.
    
得势者得天下,市场经济成就了品牌的成长和创新。每个消费阶层都有自己推崇的品牌,因为这个品牌满足了他的需求,并符合他的审美追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不同直接影响人们对品牌及其品质的评价。在这个品牌横流的年代,品质与文化决定着市场占有率。每个领域都有撼动行业乃至社会的品牌产品,成功的品牌影响着几代人的生活,拥有和消费品牌已成为人们衡量生活品质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品牌文化与鞋靴产品风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消费者在购买鞋靴商品时,总会带有一种对品牌和鞋靴风格的钟爱倾向,他们所钟情的品牌作为一种商品的标志,除了代表商品的质量、性能及独特的市场定位以外,更代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审美修养、品位、格调、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他们对品牌文化及某一产品风格的选择和钟爱不是建立在直接的产品利益上,而是建立在品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上,因此要使品牌产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设计师必须能够在品牌文化环境下进行准确的鞋靴产品定位。  相似文献   

12.
冯国江 《糖烟酒周刊》2007,(11):110-111
一个在汽车工业时代的摩托车品牌,可以被打造成如此经典的一个奢侈品品牌,其核心之处就是手工定制和限量生产,利用VIP俱乐部形式把品牌文化打造成一种生活方式,直至使哈雷文化成为哈雷迷的“文化信仰”。这也是成功的奢侈品品牌的成功共同点。目前正值国内酒类奢侈品兴起的时候,也是奢侈品速生(速灭)的这个时代,希望哈雷模式可以为中国酒类高端产品的营销带来一点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将又一次沉浸到了节日的欢乐海洋。如果说中国的传统节日背后包涵的是对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的认同感,那么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的宗教性节日“圣诞节”在年终岁末掀起的消费、欢乐狂潮,多少有些让人意外。“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一些“洋节”在渗透到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当中去的时候,欢腾的节日背后隐藏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刀光剑影吗?为什么“圣诞”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4.
凡是被称之为“明星”的人,就已经没有人把他们看作普通人了,他们是代表了一种形象和具体化了的心理感受。中国人口有13亿之多.这个市场的特点是消费者普遍不自信.尤其是在大众消费品上的消费,经常有人说:我听别人说……这就是不自信消费的一种表现。不自信的时候就需要意见领袖的领导家族或单位里比较信服的人都能影响到具体消费行为。而明星就是大众的意见领袖,某人因为饰演了很多角色,有英雄,有历史名人,成了名演员,由他来代言品牌就会使喜欢这个明星的人信任那个品牌。  相似文献   

15.
浅析流行文化对品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企业成功的驱动力,而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心灵需求的情感价值,是产品概念对应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品牌建设须按品牌定位有针对性地传递文化,将文化意蕴融注于品牌创意之中,提高其文化内涵和文化附加值,品牌才有竞争力.文化叙述是品牌传播的主要形式,只有采用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文化形式与文化价值观,以社会时尚的流行文化为创作的话语资源,在塑造流行生活模式的参与中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使之产生情感共鸣,才能达到对品牌认知和忠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际奢侈品品牌的消费与传播既有加大社会矛盾、助长奢靡之风的消极方面,也有提升人们生活品位、倡导高雅消费文化的积极的一面。近年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影响,被西方国家推崇的标准奢侈品在传统奢侈品市场销售甚微的同时,西方共同认定的奢侈品品牌也面临转变经营方式,延续消费群体忠诚度的问题。因此,中国奢侈品品牌的培育和传播,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教训,开展有效的国际化经营,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孙雷 《广告大观》2006,(2S):52-55
“存在即合理”,如果把这句被理论界持长久争议态度的话用在当前的奢侈品品牌消费上,就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必然。从国际范围的奢侈品消费,到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奢侈品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标志。奢侈品品牌塑造及其独特的传播规律,也自然成为营销界关注的热点。本专辑试图提供第三方的专业平台,旨在为众多的传播代理机构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参考:从“奢侈品牌的奢侈本质”、“不要小看奢华的竞争力”、“奢侈品牌运作潜规则”、“制造渴望的奢侈品牌传播”、“中国消费者的奢华消费与营销哲学”、“奢侈——中国酒的新蓝海”等系列文章中,你可以看到,有关“奢侈品品牌消费”的概念正悄悄来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少即是多"。这是大概是对无印良品的品牌理念的最好描述。无印良品提倡简约的设计,它省略掉那些和商品本来品质无关的步骤,提出制造流程合理化,而无印良品的简化绝不是廉价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理性消费价值,不是"这个好"而是"这样就好。这对改变消费者的日常消费方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曾光  周军 《广告大观》2008,(6):58-60
少儿并没有品牌意识,他们的品牌选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模仿。电视媒体作为少儿品牌投放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无形中对少儿品牌的消费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很好的广告效果,国内的少儿品牌市场仍然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这和中国本土品牌的营销理念和民族的消费文化心理都有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中国人的消费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20.
在一篇名为《文化品牌的塑造策略与方式》的文章中,作者指出文化品牌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消费,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消费形式,而且在生产过程屮也与一般生产性有形产品品牌有所差异。后者是先生产商品,再赋予意义,最后形成品牌,而精神性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先陚予意义,再转化为品牌价值,最后再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衍生品开发和扩展业务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