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绿色和平”在中国的存在 “绿色和平”组织目前在中国大陆还没有正式注册,因此还不是算是一个合法机构。其目前的法人主体是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的“绿色和平”(中国)分部,在北京,广州和昆明设有联络处,工作人员约60多人。作为国际组织的分支机构,绿色和平在中国的活动严格遵循了组织的发展战略,包括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和组织的政治参与手段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对工业化历史任务、“崛起”的经济含义、新型工业化特征均作了系统阐述,着重阐明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崛起”则必须依靠对外的和平合作来实现,跟传统工业化依靠殖民掠夺、炮舰政策、殖民战争的手段完全不同。“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意愿”,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进行自觉、长期、艰苦的和平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邓小平“‘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题”的思想和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东盟和平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在中国-东盟和平发展过程中,尽管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将对亚洲乃至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与东盟的和平与发展之路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4.
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是两个全新的理念。和平崛起是中国新世纪的战略新选择,构建和谐世界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的。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都是扎根于中国深厚的“和”文化基础上,都与我国的国家性质密不可分,统一于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从和平崛起到和谐世界,体现了我国和平外交战略的新走向。  相似文献   

5.
论“氢经济”产业革命——中国和平发展的能源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并不总是友好宽容的。中国过分依赖海外矿石能源是一个巨大的战略风险。世界和中国的矿石能源储藏和消费增长形势都表明,以矿石能源为基础的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不可持续的,对中国尤其如此。我国应该创立基于氢能源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把建立取代矿石能源的“氢经济”产业革命作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其历史意义与英国的工业革命相当。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排除不必要的顾虑和惰性,确立“氢经济”产业革命的思路。文章提出了“氢经济”产业革命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走出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支持和鼓励“走出去”的政策,以及全球经济化带来的东道国和平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杜松年同志又一新著《面向新世纪》就要出版了。可喜!可贺!杜松年同志是经济研究员,也是我们“中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他这本书取名面向新世纪,很有意思。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两大主题。新世纪,将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纪,人类历史的新时代。世界进入近代史以来,...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7,(5):35-36
以“亚洲制胜全球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于近日在海南博鳌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创亚洲和平合作和谐新局面》的主旨演讲。吴邦国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下的中国和平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2003年,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理论,但全球化下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论与要义究竟为何?中共如何思维和平崛起后的国家安全,以及崛起后,中国在亚太地区的责任为何?中共如何处理和平崛起与不放弃武力解决海峡两岸问题,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议题,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从“磋商伙伴”到“对话伙伴”,从“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国与东盟携手共进,共同发展。谱写了20年对话合作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11.
《通往大国之路:中国与世界秩序的重塑》收集了近十年来郑永年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论文和演讲稿,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肯定了中国坚持的“韬光养晦”“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同时就一些中国外交方面的薄弱环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和目标。1949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经历了由“解放台湾、一国一制”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到“和平发展思想,一个中国框架原则”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2011,(5):96-96
“2011(第九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于2011年3月1日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和平崛起”,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是一个专门讨论中外跨国公司发展热点问题的年度大型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14.
“擅长向世界介绍中国”。在《吴建民外交作品系列》中,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作序称赞昊建民。 在扉页处,李肇星说吴建民“擅长向世界介绍中国,四十多年来为祖国的和平发展结交了许多朋友和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5.
上期,本栏目刊登《中国时代:急需第三次抉择》一文,是《人民日报》在头版讨论中国现代化后半程出路,即在于“转变发展方式”,侧重点在经济。 在“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2009年,中国的GDP同样保持了8.7%的年增长,这再一次说明硬实力确实不可小觑了。中国要和平崛起,软实力也要硬。因此,我们刊发这篇文章,探讨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国力变化明显。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讲,中国是执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最优秀的成员国。确实如此,1978年我国贫困人口是3亿多,现在已经只剩下2600万,亚洲议会和平大会要求我们介绍中国的经验,我们讲了三条:一是有一个很好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6日】一个月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先生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的演讲中指出,要了解中国的发展方向,最主要的是要了解中国选择了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他明确地告诉大家,中国选择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他从中国国情、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里,我想围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论点以及在中国和平崛起中的中欧关系,谈十点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刘斌 《魅力中国》2010,(25):357-358
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国家提出了“中国威胁论”的论调。给中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剖析该论调产生的目的和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19.
《海外经济评论》2006,(40):8-10
【美国《新闻周刊》9月23日】2004年春末,几十位中外学者齐聚海南博鳌。他们此次会面的目的是讨论中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对一些西方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回应。中国希望以此对抗它在海外的负面形象。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外部环境如何,中国都应把“和平与发展”的假设,修正为“安全与发展”,以国家综合安全利益为核心,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因此,中国必须提前进行战略性调整,争取实现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统一,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制裁,有效遏止台湾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