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6.
本文对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应该采取补缺战略,这一普遍接受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中小企业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差异补缺、局部替代和有限度地追随;通过建立一个系统的规范性战略框架,为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提供了明确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7.
8.
论在企业竞争战略指导下的人力资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瞬息万变的企业环境以及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企业战略,企业如何根据不同的企业竞争战略而进行动态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危机与知识产权竞争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新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和竞争的挑战和危机 ,探讨了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应对策略。提出要从企业专利战略、企业商标战略、企业商业秘密战略和企业域名战略等方面实施和加强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竞争 ,以应对新经济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危机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新兴产业是在任何时候都会不断地创造出来的,大多数进入新兴产业的企业都把竞争对手视作威胁。通过运用竞争战略,可以改善产业结构,协助开发市场,增加竞争优势等,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可有效地促进新兴产业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战略是国家参与全球化竞争必须实施的战略。对知识产权的观察视角可以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及制度理论,从理论和现实方面了解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依据。同时,中国政府应从法律、政策,提升服务职能等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业须转变观念,切实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技术标准战略在企业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技术标准纷争日起,技术标准战略一度成为我国媒体的热门话题。从理论的高度概括技术标准战略的定义、特点,根据当前企业实施的技术标准战略的几种典型模式并就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中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作为我国三大战略之一的技术标准战略成为科技、经济竞争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针对技术标准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我国两类处于不同技术标准阶段的企业应采取不同战略转移模式,同时,在我国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也应注意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化特征凸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加剧,国际市场及利益分配格局发生改变.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策略,是中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贸易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入世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巨大障碍,严重影响着我国产品的出口,并引起贸易争端。我国技术标准低下、产品技术水平低、对技术壁垒信息缺乏了解等是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壁垒的主要原因。我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技术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零售商亏损诱饵策略及其竞争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同一店铺中,零售商经营的所有商品之间形成了互补性的需求关系,这为零售商实施亏损诱饵策略创造了条件。零售商实施亏损诱饵策略不仅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可以获取竞争优势。从长期来看,亏损诱饵策略可能对零售商和制造商都具有反竞争效应。对反托拉斯当局来讲,严格区分亏损诱饵和高弹性商品、知名品牌以及销售速度较快产品的正常价格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品牌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质量是生命 ,品牌出效益” ,中国企业必须建立品牌战略来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在证券通信网络产业中,由于网络效应的特性,技术标准的竞争往往导致“赢家通吃”的市场格局,能否合理而有效地部署竞争战略对企业的生死存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天地互备与地地互备两种备份形式之外,各种先进程度不同的备份技术方案也将相继出现在市场上。技术性能固然重要,但网络效应的特征往往导致最终获胜的技术标准未必是技术上最先进的标准,商业战略和市场营销技巧将在很大程度上引导技术标准的选择路径。我国证券通信企业为获得和巩固法定技术标准地位,最终赢得标准竞争的胜利,必须积极实施管理预期,扩大用户安装基础,提高自身品牌声誉,结成技术联盟。 相似文献
19.
自由贸易的新障碍:知识产权壁垒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一知识产权壁垒。它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名义下,比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歧视性和报复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加深,因此应引起有关国家的高度关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深入了解研究WTO规则,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完善国内立法,以更好地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壁垒。 相似文献
20.
Competition in Markets and Competition for Market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P.A. Geroski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2003,3(3):151-166
This paper builds on a distinction that is sometimes made between competition in a market and competition for a market. Competition for a market refers to the struggle to create a new market, or to erect a new standard, and it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that brings new displacing technologies to market. Competition in a market is the conventional view of competition, and concentrates on the actions of incumbents and imitative entrants in well-established markets. The paper reviews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competition for markets raises for anti-trust policy makers, and then asks whether competition for a market is a perfect substitute for competition in a marke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