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进口常温奶10年后再次大规模"入侵"中国。国产常温奶会重蹈婴幼儿奶粉覆辙吗……如同电影《终结者》中那句著名的台词:"我会回来的!(I will be back!)",在2014年的"双十一"电商大战中,出现了一个看似"高大上"新品类的身影——进口常温奶,如德国纯牛奶、新西兰原装进口奶、意大利半脱脂牛奶……撤离中国市场10年后,以常温奶为代表的进口牛奶开始了又一次大规模"入侵"。此前,它们只是通过进口  相似文献   

2.
中国毒奶粉风波进一步在海外延烧,美国和马来西亚虽然都没有进口中国奶粉,但还是采取了额外防范措施,缅甸则表示会销毁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婴儿奶粉。在日本,大规模食品制造商丸大(Marudai)已经收回好几千个可能遭中国牛奶污染的包子。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集中度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992-2012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面板数据,对铁矿石进口市场集中度(CR4&CR8)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合贝恩与植草益的市场结构分类标准,中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结构整体上为"极高寡占型"。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存在较大风险,应不断拓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范围,采用进口来源国多元化战略;扩大海外投资规模,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铁矿石原矿生产能力;增加国家铁矿资源储备,确保我国铁矿资源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近年来,在我国粮食增产同时,自给率水平不断下降,主要粮食品种净进口均呈常态化且增长迅速,甚至在2015年出现了奇怪的"三高并存"现象。因此,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探寻有效控制进口的途径迫在眉睫。[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定量统计描述、定性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分析我国粮食进口现状及进口过度的原因。[结果]当前我国粮食进口过度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非必需进口过度"和"结构性进口过度"。造成我国粮食净进口远超产需缺口的直接原因是不断扩大的国内外粮食价差,根本原因是国内外生产成本差,其中劳动力成本在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上升中的贡献最大。[结论]确保粮食进口适度适当,要加强政策支持,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影响进口粮食价格,缩小甚至逆转国内外价格差;推动农业"走出去",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用足用好"黄箱"和"绿箱"政策,健全农业补贴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内市场狭小,国家外汇储备很少,1978年国家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国家急需建设、发展资金,所以鼓励出口创汇,企业以出口创汇为荣,致使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忽略了进口。十多年前,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进行谈判,谈判过程之漫长、谈判之艰难,曾让很多人为之费尽心血。而这艰辛的谈判所要达成的目的之一,就是如何才能减少中国的进口。然而,时过境迁,随着陈德铭"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的表述,进口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国国内外经济政治现状告诉我们:扩大进口,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7.
对1998~2007年中国天然橡胶的产地分布、供需矛盾、进口市场及进口品种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天然橡胶存在产地数量少、自给率低、供需矛盾恶化、进口依存度和进口市场集中率高的问题;经济发展将刺激中国天然橡胶的进口需求继续增长,天然橡胶进口价格有可能继续上升,对国内相关产业影响是长期的,中国天然橡胶安全问题愈发紧迫。最后,提出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弥补、战略储备、高级生产要素培育和海外投资等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1978~2004年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对推动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显著正向作用,加入WTO、退耕还林政策对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都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粮食播种面积、市场化程度、谷物单产、粮食出口量制约着中国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粮食虚拟土地资源进口有负作用,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全面进入"净进口"时代,小麦、玉米、大米三大农作物今年始终保持净进口态势。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业内专家表示,持续增长的进口增速,将让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和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粮食进口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界对中国未来粮食的进口(以下都是指净进口)有各种估计,占主导地位的看法是在几百万吨到三四千万吨之间。有更乐观的说法是中国有可能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这种种判断必然有其依据,本文无法把他们的依存务件一一列出,更无法将每一种预测所暗示的成本进行量化的比较。但在讨论粮食进口的时候,我们必须回答以下几个最基本的问题:进口粮食就是不能养活自己吗?进口粮食是弊大利小吗?中国粮食进口的理论规模可以有多大?粮食进口有没有警戒线?怎样的进口战略最符合国家的利益?我们要澄清那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必须从国内外的现实出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提出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本文就此进行量化解读。分用途来看,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消费中,口粮所占比重持续下降,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比重持续增加,而其他用粮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分品种来看,我国口粮消费中小麦、稻谷和玉米所占的比重基本没有变化;在饲料消费中,小麦的比重上升显著,玉米小幅上升,稻谷明显下降;在工业消费中,玉米的比重上升显著,小麦和稻谷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其他消费中,玉米的比重上升显著,小麦变化不大,稻谷下降较为明显。预测结果显示:在最高粮食保障水平下,现有的粮食进口配额能够支撑这一水平,尤其是小麦的进口配额有较大的富余量;在中等保障水平下,现有的小麦进口配额仍能满足这一水平的粮食进口要求,但稻谷和玉米的进口配额将会有较大的缺口;在低等保障水平下,小麦、稻谷和玉米的进口配额均不能满足这一水平的粮食进口要求。未来我国在稻谷和玉米进口方面可以适当放宽进口数量,这并不会对我国的"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造成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构建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3)的基础上,使用"反事实推理"方法测算了最近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水产品进出口水平的总体影响程度.研究发现:中美此轮贸易摩擦未对中国水产品的进口水平造成负面影响,中国水产品的进口结构对此轮中美贸易摩擦做出了积极的胁迫性响应,并且已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中国的水产品进口在贸易空间格局上存...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观察网2011年三大主粮净进口农业部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在去年的进口农产品中,官方统计的三大主粮数据是,小麦进口125.8万吨,同比增长2.2%;玉米进口175.4万吨,同比增长11.5%;稻谷和大米进口了59.8万吨,同比增长54.0%。虽然从总体数据来看,去年的三大主粮进口并不大,但对其趋势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监测分析,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不仅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为了适应近14亿人的粮食需要,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可以借助国际粮食贸易,解决国内的粮食缺口、提升粮食消费品质。从中国粮食贸易的应用策略来看,经历了由"调剂余缺"策略向"适度进口"策略的调整,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国粮食贸易可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适应国内的粮食需求。本文对中国粮食贸易从"调剂余缺"到"适度进口"的策略演变进行梳理,对如何有效地贯彻粮食适度进口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当前中国玉米供需形势偏紧,产需缺口有扩大趋势,综合考虑到水土资源短缺的要素制约以及玉米进口来源国集中的贸易风险,加强对国际玉米市场资源可利用性研究,分析世界玉米主产国玉米生产和出口潜力,保障国内玉米供应安全十分必要。[方法]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玉米供需、贸易的历史和最新数据进行比较详实的统计分析;采用FAO—GAEZ模型测算世界玉米主产国的玉米生产潜力。[结果]当前中国玉米产不足需,长期看供需格局偏紧将持续,玉米净进口将维持常态化;世界玉米供需格局较为宽松,美国的玉米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玉米产量和出口量的份额在逐渐下降,而巴西、阿根廷、乌克兰的份额在逐步上升,贸易格局呈多元化发展;从4个玉米主产国较好的生产与出口潜力看,未来中国利用国际玉米市场资源的空间环境较为有利。[结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中国玉米供需平衡,要实施玉米进口多元化战略,分散玉米进口风险,引导农业企业"走出去",加快建立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粮食供应体系,同时要立足国内生产保供给,优化玉米产业区域布局,促进国内玉米产业的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一句口号改变了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让一个行业从寥寥无几到发展壮大。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大部分孩子都是喝母乳,特殊情况早早离乳的,也都是以小米、大米粥为辅食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的。那个时候普通家庭订牛奶是很奢侈的事,牛奶还是凭票供应的。但20年后的今天,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变化,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国产或进口奶制品让我们可以随意选择。饼干、面包甚至是果汁都可以添加牛奶。鲜牛奶、纯牛奶、酸牛奶、奶酪、奶片还有奶粉,如此之多的奶制品,您选对了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1996—2016年中国食物进口数据,分析中国食物进口格局,实证研究中国食物进口需求,分析进口来源地在中国食物进口市场上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区分来源的Rotterdam模型。[结果]在进口格局上,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均占据中国食物进口总量的较大比重; 支出弹性结果表明当中国食物进口需求增加时,从加拿大进口的食物数量增幅会相对最大,巴西和阿根廷增幅相对最小; 自价格弹性结果表明,来源于巴西和阿根廷的食物进口量受自身价格变化的影响相对最小,其次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食物进口对这些国家的依赖性较强; 交叉价格弹性结果表明,中国食物进口来源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其中,进口美国与加拿大食物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进口澳大利亚与巴西和阿根廷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结论]食物进口来源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和互补关系,中国食物进口应充分考虑这些关系,促进食物进口来源地、运输通道和贸易渠道的多元化,以保障食物贸易安全。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将促进中国农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必将推动中国乳业国际化的发展,对中国乳业也将带来严峻挑战。一是从整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乳业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处于初级阶段,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二是尽管中国原奶生产成本尤其是奶源基地的生产成本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牛奶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地区的乳品将有可能增加进入中国市场,对中国乳品企业构成压力。三是大宗乳制品进口不会增加。受运输成本的制约,原料奶进口也将不会大幅增加。进口液态奶对国产液态奶的直接冲击不大;但对奶粉、奶酪等加工品影响较大。加入WTO后进口乳制品价格将随着关税的下调而降低。而国产奶粉、奶酪等加工品成本高、品质较差。一部分消费者将从消费国产乳品转向进口产品。对国内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将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谭汉成 《现代食品》2023,(16):136-138
进口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我国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进口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进口食品的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本研究分析了当前进口食品安全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进口食品安全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量进口废纸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进口废纸第一大国。国外废纸的大量涌入对国内外的相关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在分析了中国大量进口废纸的现状及中国进口废纸的特点和原因基础上,研究了中国进口废纸的利弊得失,分别从废纸贸易、国内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和检验检疫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大量进口废纸产生的影响。最后,针对进口废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即发挥行业协会的价格调解机制,进一步促进废纸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强进口废纸的检验检疫,提高废纸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