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半山土豆载希望,小洋芋承载脱贫大梦想。"28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52.7万吨鲜薯年产量、44亿元农业产值,这是2017年云南昭通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绩单;在昭通,种植马铃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2万户64万人,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69.3%,马铃薯种植收入约占其家庭收入的32%,这是马铃薯产业支撑脱贫攻坚的有力说明。近日,以"马铃薯与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马铃薯大会在云南昭通召开,更多的社会目光因为马铃薯产业向昭通聚焦。昭通是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重点区域,除水富县外,  相似文献   

2.
正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等,在中国版图上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称谓。这种源自秘鲁南部的农作物,几百年前进入中国来到云南,走进昭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逐年提升,2017年实现农业产值42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薯"。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昭通市,属革命老区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同样,昭通也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五个地级市之一,世界马铃薯种薯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炕洋芋、炒洋芋、烤洋芋、洋芋饭……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食用马铃薯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烹调方法多种多样,百吃不厌,寄托着一代又一代恩施人的家乡情感。"恩施炕土豆",便取材于这里的高山小土豆,软糯香绵,风味独特,在2018年7月举行的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中,成为一个突出亮点。恩施州被誉为"世界硒都",马铃薯是全营养食品,对土壤中硒的  相似文献   

4.
从1996年以来,定西马铃薯已跨越自给自足而走过规模扩张和产业培育两大阶段.目前正在加速向“中国薯都”新阶段迈进。16年来,定西马铃薯种植面积由100万亩发展到300多万亩,总产量由不足1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左右;发展举措由“洋芋工程”提升为“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说起贵州威宁,大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威宁马铃薯。闲暇时,经常可以听到威宁人向外地人这样介绍:“威宁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调侃的语气中却充满了自豪。年纪稍长的人对“威宁大黄洋芋”是既爱又恨,记忆深刻。爱的是,其产量高、个头大、颜色黄、口感好,在省内外各地广泛推广种植,成为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充饥的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宝清县盛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内联农民与产业做大基地,外联客户与市场搞活流通"的思路运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引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奔小康。合作社成立以来,制订和完善了《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实现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保护,有效解决了农民分散经营的问题。同时,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社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积极做好马铃薯产前、  相似文献   

7.
任丹 《山西农经》2014,(5):101-103
马铃薯是倘甸镇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万亩(大春0.5亩,小春3万亩、秋薯0.5万亩),总产8万t,产值1亿多元。是我镇经济、蔬菜、饲料的重要来源。广大农民群众吃菜靠"洋芋",用钱靠"洋芋",养殖靠"洋芋"。马铃薯成了倘甸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普安县三板桥镇蚂蚁翅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大面积种植烤烟、红皮大蒜、马铃薯、洋芋等经济作物,使一个极贫村迅速走上了致富路。自1996年该村党支部村委会提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路后,全村开始着手改变过去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宜当地种植的烤烟、红皮大蒜、马铃薯、辣椒等经济作物。为了解决运输困难,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筹资3万元,群众投工投劳2万余个,于1996年年初,修通了蚂蚁翅与外界相连的公路。1996年,该村的新寨组村民有20户农户种植红皮大蒜,5户种…  相似文献   

9.
<正>马永军今年44岁,回族人,和大多数农民一样,朴实无华、憨态可掬,假如在人群中和他相遇,你绝对不会注意到他,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农民,却带领着贵州省威宁县江陵村村民通过种植马铃薯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凭着干劲闯市场2000年前,一直在家种植马铃薯的马永军,看到种植多年的本地品种因种性退化,产量不高而卖不到好价钱,他逐渐认识到,要想脱贫致富,必须转换"脑筋",紧紧把握市场需求,改变传统种植方式,走科技兴农的发  相似文献   

10.
<正>在政府的扶持下,在科研机构的带领下,贵州马铃薯脱毒种薯体系逐步完善,培育和引进了一批马铃薯优质品种。科技人员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统一管理、科学种植、收益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5年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以来,已经有一批企业在马铃薯主食化上先试先行,研发出马铃薯馒头、面包、薯馕等主食产品,"把土豆不当干粮"将成历史,我国马铃薯主食化前景值得期待。可是你知道,我国的马铃薯从何而来,为何被称作"洋芋"?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进甘肃省定西市的薯都博物馆,一探马铃薯的究竟。据薯都博物馆工作人员叶荣介绍,博物馆于2016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陕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然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为种植农户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陕北地区在发展马铃薯产业过程中具有多项优势,结合其产业优势进一步提升其科学的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马铃薯产量以及质量。本文分析了陕北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产业优势,并深入探讨了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以期可以为后续马铃薯种植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毕节市威宁县常年种植马铃薯165万亩,种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威宁,其马铃薯享誉四方,也是威宁农民增收致富的依靠之一。2012年被贵州省农委定为全省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以来,威宁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当地政府紧抓机遇,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进程,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投巨资建设马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等地,通过打造马铃薯产业,促进从种薯繁育到主粮化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昔日农民糊口的"救命薯""洋芋蛋",如今变成了致富"金蛋蛋"。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是全国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较快发展,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抓好马铃薯生产列入重要议题,先后启动实施脱毒马铃薯温饱工程、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2005年以来,贵州省将马铃薯产业作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察右后旗大力发展以本地特产马铃薯为主业的特色经济,使这里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这里的马铃薯还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北麓的察右后旗,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已有较长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旗生产的马铃薯块茎大、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和病烂薯少。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和市场销售份额的不断扩大,经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富奇”牌马铃薯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菜薯和种薯基地,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到199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3…  相似文献   

17.
正桂北兴安被誉为南方的"葡萄沟",因为这里是南方葡萄最大的产区。而肖卷忠则是当地有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户,他的"有名"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他推广的葡萄品种丰富;二是种植的葡萄品质好,经常参加全国葡萄大赛评比摘金摘银,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葡萄种植获奖专业户;三是他的绿色、精品种植之路,成为当地标杆,并深受国内外客商认可。新品种引来新希望1999年,在兴安县农广校毕业的肖卷忠,与班里另外6位同学一起被学校派到浙江一家大型企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滕州马铃薯产业以其口味"爽、脆",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近年来,当地着力打造全国菜用马铃薯行业的"风向标",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增加马铃薯附加值,从一产过渡到二产、三产,实现马铃薯一二三产融合跨越发展,真正实现了小土豆,大产业,好品牌。  相似文献   

19.
正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交汇地带,是全省和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早在清朝,陕甘总督左宗棠就奏称,定西是"苦脊甲于天下"。近年来,当地政府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洋芋工程"。目前,马铃薯已成为定西精准扶贫的第一大产业。"十二五"期间,贫困户收入从2019元增长到3498元,贫困户数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俗称土豆、山药蛋、洋芋等,既能做副食、又能做主食,粮菜兼用,老少皆宜,营养丰富,颇受人们喜爱。但传统模式栽培马铃薯,产量低、效益差。随着脱毒马铃薯的研究和推广,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而双膜覆盖栽培又可以使马铃薯提早上市近一个月,价格要高出露地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