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婕 《西南金融》2007,(5):56-5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并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其中,与银行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4项。此准则的发布突破了传统会计理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束缚,弥补了我国在金融会计领域的空白,为我国商业银行会计标准的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我国银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崔玉洁 《金融会计》2007,(11):23-25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的商业银行均在系统内广泛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等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也较大。商业银行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后总体上看使其管理和核算更加科学化,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6年,财政部颁布四项有关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文章探讨了新旧准则的不同之处和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银行业影响的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银行业的影响最大,在很多方面对银行业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全新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顺应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规范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财政部于2017年发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22)、《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CAS23)、《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CAS24)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CAS37)。这些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估值、计提减值等进行了重大修订。我国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票据金融资产,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对新金融工具准则下不同票据资产类型进行案例分析,以期完善新准则下票据资产重分类的实务处理,为后续票据资产分类及估值、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票据业务风险防控提供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会计师》2017,(7)
<正>2017年3月31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或新准则),这是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防控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为了便于理解掌握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确保  相似文献   

7.
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丹  郭武平 《中国金融》2006,(11):42-44
随着多项新订及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的颁布,特别是于2005年开始生效、与银行业最相关的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IAS32)和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准则修订版的出台,国际会计准则实施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已成为各国银行业监管当局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国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财政部于2005年8月25日发布了以国际会计准则为制定基础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在上市和拟上市的商业银行范围内试行,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上率先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发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与金融行业相关的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全面梳理了衍生金融工具、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规则,规范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9.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上市的商业银行均在系统内广泛推行了新的会计准则,主要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四项准则,《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10.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部新近出台的金融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标志着中国的金融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涉及金融工具的准则有四项,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这四项准则各有侧重、相互关联、逻辑一致,形成一个整体,对目前企业涉及到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指引。财政部发布的金融工具会计四项准则既借鉴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标准,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国情,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实质上趋同。其中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及其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减值以及公允价值确定等做出了详细规定,使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2.
2017年4月6日,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三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以下简称IFRS9)在内容上实现了持续全面趋同。本文分析了准则改变对保险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包括评估“偿二代”影响等相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试析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冰冰 《会计师》2009,(7):16-17
<正>新的准则体系对投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重新分类,将原来《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内容,细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两部分。其中,原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归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将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保险合同》同时在上市保险公司中实施,预计将于2026年推广至所有保险公司。两项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全新的金融资产分类:更大比例的资产以公允价值评估;保险合同负债跟随当期利率同步变动;资产负债不匹配的后果直接在财务报表中体现。这些变化大幅增加了保险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波动性。保险公司在财务报表中应该如何对资产进行会计分类,才能减少新准则对财务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性质复杂,本质上是合同,难以通过一般的会计准则达到准确计量和精确核算的会计目的。近期,财政部出台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这四项会计准则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是四个准则的核心,因为无论是金融资产的转移还是套期保值或者金融工具列报的前提之一就是金融工具的确认和准确计量。金融会计准则弥补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16.
新准则:推进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契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几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准则分别就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定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嵌入衍生工具,金融工具确认,金融工具计量,金融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确定,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套期确认和计量,金融工…  相似文献   

17.
郭磊 《保险研究》2011,(10):46-54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关于投资资产确认与核算的准则都是从2007年开始,包括通用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法定会计准则——偿付能力编制规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同年9月,保监会发布【2006】96号文,要求保险公司从2007年开始实行新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8.
2014年7月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宣布结束其2009年启动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改革项目,并正式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生效,允许提前采用。按照2010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按IFRS9修订,并力争与IFRS9同时强制生效。这意味着《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推向风口浪尖,其"顺周期"效应被指为推动危机不断恶化的罪魁祸首。经过多年反复修订,基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文件,财政部在2017年3月31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文件中针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方面做出修改,明确指出重大变革已然在金融资产分类、减值等方面产生,实施第22号准则势必对我国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对新的金融工具准则内容进行梳理,分析了准则变动的核心内容,并通过对A股上市银行年报数据的整理、重分类和数据挖掘,剖析了中国银行业在第22号准则实施下产生的变化,并参照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当中有4项适用于金融企业,分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不难看出,这4项准则的颁布都是基于一个目的,即在中国金融业即将全面放开和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的时期,促使金融企业会计核算尽快与国际接轨。新会计准则对中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会计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新会计准则对中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首先,它对目前中资银行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提出了挑战。银行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及时、正确,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同时影响到债权人的切身利益和银监部门各项监管措施的落实。目前中资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处于“两不”状态:即内容上,对外披露不健全;时效上,对外披露不及时。有的仅仅在表外粗略地予以说明,往往使投资者、监管部门不明就里,很难掌握商业银行各种经营业务的进展情况和营运风险。甚至,有的商业银行披露虚假的信息,结果逃避了监管不说,更使投资者造成了严重损失,最终给银行自身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新准则实施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