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随着预算体制的变迁,可以考虑与国际惯例接轨借鏊国外对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的划分方法,对非企业套计按其核算重点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两大独立的会计体系。并根据各个会计体系的核算目的和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和财务会计报告制度以充分满足各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2.
预算会计作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对于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制定和预算监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财政管理制度的深入改革,更加凸显出预算会计的重要性。本文从预算会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中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预算会计在事业单位管理中遇到的新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于国旺 《全国商情》2011,(14):53+72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是以政府会计目标为主要基础推演出来的一套相互联系、内在协调一致的概念体系。实践表明,它在推动政府会计改革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为改革预算会计、建立政府会计,我国构建以政府会计目标(或称政府财务报告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显得十分必要。但是,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应当注意处理好几个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代理记账方式的逐步深入,这种方式已由中小型企业扩展至行政事业单位。随着经济高度发展,这种模式与社会公众对建立“透明政府、回应政府、公信政府”[1]的要求契合,伴随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代理记账已势在必行。代理记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冲击是革命性的,对我国现有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有一定弥补作用,对推进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艋  蒋胜楠 《全国商情》2011,(15):57+60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预算会计表现出诸多弊端,而且不符合国际政府会计的通行做法。通过比较中西方政府预算会计概念框架,我国应当采取如下措施:重新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把预算会计进一步扩展为政府会计;扩大信息使用者的范围,着眼于满足其评估政府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并做出决策的需求;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重视可理解性,优化政府预算会计信息质量;把预算会计报告进一步扩展为政府财务报告,完善政府预算会计信息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6.
2012年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紧接着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颁布施行。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改革是为了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为了配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的需要。事业单位财务与会计改革是渐进式改革,无法一步到位。基于平行核算体系的双轨制会计改革不彻底,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不明确等。本文提出几点对策思考: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明确改革目标;引进双轨制核算体系;深化综合预算改革。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荣  郝东洋 《新智慧》2004,(10A):9-10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和政府预算管理改革的深入,政府会计改革问题日益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在建立以反映财务受托责任为目标的新型政府会计体系过程中,制定高效、明晰的会计准则,无疑是改革的中心环节:在会汁准则制定时,如何构建政府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目前已受到会计主管机构及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针对构建政府会汁准则概念框架的重要性及若干理沦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愈加完善的发展,会计体系已分为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两种类别,而预算会计又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两大类。本文拟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含义以及其基本属性,阐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预算会计和关国政府会计的会计规范由于运行环境不尽相同,资产要素的种类、计量存在不少相同、相似及相异之处,全面了解和比较中关政府会计规范,有助于中国预算会计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近3000万,各项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30%以上。从国内外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与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中现状中析出我国政府与营利组织在会计在结构和核算等等方面存在问题,建议改革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改革预算会计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体系;建立完整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模式;调整现有的会计确认基础,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不断拓宽会计核算内容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制度;加强会计体系对限定资金的控制,建立和发展基金会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