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对金融监管更加重视。在后危机时代,诸如金融监管如何克服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如何防范和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如何从监管的角度保障金融和经济的稳定等问题需要监管当局的重新审视。而以金融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作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因此,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文献梳理便显得十分重要,并且能够为其今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金融的稳定性对于金融体系自身的功能、效率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至关重要。我国的金融监管如何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整合现有部门监管优势,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促进我国金融业繁荣稳健发展,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对金融监管更加重视。在后危机时代,诸如金融监管如何克服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如何防范和降低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如何从监管的角度保障金融和经济的稳定等等问题需要监管当局的重新审视。而以金融稳定为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作为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因此,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文献梳理便显得十分重要,并且能够为其今后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发达国家因全球金融海啸后所实行的各种金融改革计划和未来促进金融安定和成长与金融监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述。本文认为,金融监管新趋势,将从顺景气循环转为缓和景气循环;从银行信息高度保密转为全球联合反制租税不合作国家年代;从限制监管范畴转为金融体系重要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均需受到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5.
地方金融作为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在我国金融领域中引发不稳定因素,滋生金融违法行为,从而导致地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我国当前的"一行三会"垂直监管模式,容易出现中央政府监管难以到位的"盲区"或"真空",在地方性、小微金融监管方面,监管主体责权不清,经济政策各异,碎片化倾向明显,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金融体系日益复杂化和业务交叉化,很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本文研究央—地金融监管合作问题、考察央—地金融监管合作模式的内在运行机理,进一步丰富发展金融监管理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监管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一直困扰世界各国金融与经济安全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和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风暴,提醒人们注意研究、防范和应对金融体系运行与发展失常及其引发的种种消极的经济金融效应;而近年来兴起并不断加深加快的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则进一步要求人们把对金融监管问题的考察视野扩展到金融的所有领域和超越国界的范围.本文力图通过对20世纪金融监管理论演化和金融监管实践变迁的分析性回顾,阐释和反思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在过去一百年来的得失成败,并就面向21世纪的金融监管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信用卡》2008,(14):74-74
近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8)》,对2007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认为,2007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金融改革、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金融体系继续保持稳定。同时,经济金融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极大,然而,金融体系发展仍然处于较低阶段的我国,却并未遭受较大的直接冲击.这一方面表明我国金融监管及其有效性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金融业及其市场发展的相对不足.我国虽然没有遭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但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经济的金融化程度必然进一步提高,加强金融监管、构建金融稳定机制必然是金融机构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方向.文章从我国金融监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方面入手,展开分析,提出了浅显的建议,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监管的发展和完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美同本轮金融危机来看,金融监管方面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于,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已使美国的金融体系呈现出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逆向倾斜,但金融监管还是保持传统模式.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金融证券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流动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传统的分业功能型监管则对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监控不足;二是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以间接金融为主的金融监管结构显然不能很好适应这种金融体系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逆向倾斜下的金融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创新和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以金融市场为导向的直接金融业务量逐年放大,与此相对应,金融结构偏向逆向倾斜,这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次贷危机充分表现出金融逆向倾斜的特征,风险与损失更多地发生在直接金融领域。金融当局不得不放弃自由市场理念,改革金融监管结构,使之与逆向倾斜的金融结构匹配,金融监管由此进入一个逆向倾斜的时代。在逆向倾斜的金融监管下,直接金融被置于严格监管之下,以达到稳定现代金融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它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推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稳定与否,将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金融监管发挥着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持社会货币体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全球化发展的日益加快,使得金融监管因为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存在的根本缺陷而存在着许多漏洞。由此可见,打破传统金融监管体制模式,重新构建金融监管框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金融监管支持、引导创新的同时抑制了金融创新的动力与效率,而金融创新包容、促进监管创新的同时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风险与难度.这种矛盾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具体表现为金融监管的滞后与金融创新的乏力,即两者之间的博弈形成了"囚徒困境"式的对局.那么如何改进这种均衡状态,在理论和实际中寻找达到"双赢"局面的纳什均衡,就成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转化矛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逐渐受到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重视,加强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成为国际共识,我国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做了许多工作,但在体制建设、机制运行、操作与服务、教育宣传、纠纷化解、监督检查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把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领域,尝试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为描述金融体系与其依存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  相似文献   

14.
近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正日益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梳理和借鉴国际监管经验,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十二个原则,探索了有效的新金融监管范式。总的看来,对于互联网金融这样一类新出现的金融业态,金融监管应当体现开放性、包容性、适应性;坚持鼓励和规范并重、培育和防险并举,维护良好的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构建包括市场自律、司法干预和外部监管在内的三位一体安全网,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有效推进了金融服务业的茁壮成长,也给金融监管机构造成难以预料的冲击。如何合理运用科技手段促进金融行业发展,寻求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适度平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全面评估了金融科技对金融监管机构造成的影响,总结概述了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科技行业方面的监管经验,并就如何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开展金融科技风险评估,实施灵活监管策略,借助监管科技实施统一规则监管,加强金融科技全球协作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在我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正日益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然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休戚相关,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便利人们日常生活、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促进普惠金融高速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正向激励作用,但是也面临着除传统金融风险之外的独特风险,这无疑增加了传统金融监管的难度以及监管盲点。当前,在“云物大智”技术不断突破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破解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点与盲点,既能保障金融的包容性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性发展,又能达到金融监管的目的,实现适度监管,守住触发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底线,当务之急就是大力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方向与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亟需构建一个先进、灵活和强有力的金融体系。根据金融功能理论,传统的商业银行已经不是行使金融功能的最好的组织形式,我国在构建金融体系时应直接致力于培养和扶持一个适合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具有最完善的金融功能的金融组织形式;发展一个健康、强大、活跃的资本市场是新的金融体系得以运行的基础;金融监管体系的设计应以金融体系所应实现的基本功能为出发点,确定相应的监管规则,并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整体监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9.
区域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即区域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的实质,是区域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选择及其动态调整.在当前区域金融体系、特别是县域金融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应当统筹考虑货币信贷政策实施、微观审慎监管、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之间的交叉效应,整合县域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实现统一监管,从而提高县域金融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20.
建立完整、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在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关头,新旧体制转轨运行中各种利益主体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相互碰撞与摩擦;为应对入世,各类金融主体也正积极实施着自我调整和改革;新的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金融业的许多潜在风险日益暴露,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金融监管亦面临重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及时更新金融监管理念,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迅速建立起“四位一体”的有效监管体系,才能确保区域 金融安全、有效、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