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庄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智慧和飘逸的一种象征为后人所倾慕。文章以“达于道”的内在状态作为庄子形象的落脚点,从精神上的隐士和诗人这两个方面评述了《庄子》散文中庄子形象。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翔泥塑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并擅长写意象征,具有深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饱含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智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凤翔泥塑艺术与民俗活动联系密切,采用象征写意的表现手法,寓意于泥塑,用泥塑的造型、色彩和纹样来承载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世界的憧憬与渴望。  相似文献   

3.
梅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常被诗人用来象征独立的人格及清高的意趣。南宋诗人陆游的咏梅作品与一般士大夫作品不同,因其一生对国家忠贞不渝,梅花被赋以爱国志士的品格情操,从而升华为失意的爱国志士坚贞不屈形象的化身,把自然物象同个人身世之感及对国家兴亡的忧患意识紧密相连,梅花精神即诗人之品格、之精神。  相似文献   

4.
由于都市发展兴起,宋代都市词数量剧增,词中涉及都市极多、内容极广,为前代所未有,在文学地理空间的建构中颇具代表性。从外层空间来看,宋代都市词以都市实地实景为基础,以都市物质性空间为描写对象,真实还原宋代文学活动场景,建构出一个立体性、地域性的文学地理空间。从内层空间来看,宋代词人通过对都市的空间体验及记忆,将都市地理空间作为承载词人情感的载体及象征,建构出隐含宋代文人普遍性情感的文学地理空间。从时空结构来看,宋代都市词采用时空一致、时空错置以及多重时空回旋交错的组合方式,将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都市地理空间交叉融合,最终达到对文学地理空间由外到内、由点到面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5.
约翰·霍克斯在《第二层皮》中运用了大量寓意不定的象征。象征的运用,有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的态度,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霍桑的作品不仅荡漾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具有丰富的神秘象征和寓意性,《红字》尤其突出。它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挖掘,成双的组合的冲突及交汇出场亮相,分别交待出各人与红字相关的象征,如白兰是有形的红字,丁梅斯代尔是无形的红字,小珠儿是活的红字,齐灵沃斯是红字的制造者。作者通过红字的寓意,深刻反映了主人公的生活命运和社会的黑暗,从而将真实的人生加以升华。  相似文献   

7.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充分地使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象征符号红字"A"富有多重寓意,主要人物人名也意义深远。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红字"的多重象征意义,并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名的寓意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8.
书评     
《企业家天地》2009,(12):92-92
隐逸,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历史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少伟大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同时也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隐士。隐逸及其相关的道德原则、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涉及到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为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许多素材和话题。探究隐士和隐逸文化的奥秘,对于深入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历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尺牍文学史上,女性尺牍颇为寂寥。试从女性作家尺牍的创作心态考察入手,就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守望、寻觅等生存姿态和心理进行分析,揭示了守望情结对中国古代女性的情感体验和尺牍创作心态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以男性作家创作心态为参照,认为中国古代女性尺牍创作既是出于自我心理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男性的需要,归根到底是因为她们缺乏生存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韵味”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复杂微妙的审美特征。“韵味”论的提出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其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韵味”成为诗歌重要的审美创作追求和审美鉴赏批评的标准是在唐宋代,这与禅宗在当时的盛行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对此关系一论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宋代文治斐然,是文化和艺术的天堂,书法艺术更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中国古代钱币的出现及发展也印证着书法艺术的演进过程,“御书钱”的诞生为钱币书法艺术增添了绚烂的一笔。北宋之前各朝各代,钱币上的书法多以篆、隶为主,这两种书体虽然风格端庄浑厚,循规蹈矩,但不能很好地体现书法艺术千姿百态的灵活变化。宋太宗的手书“御书钱”开“御书钱”书法艺术先河,在艺术高度上也秉承了宋代美学巅峰时代的诸般艺术特征以及宋太宗个人的美学理论修养,也可以说宋太宗为钱币书法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味"范畴在清代词学中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味"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味"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味"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后,其实并未得到大量运用,而发展到清代,它成为了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其承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味"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及对词味创造与生成的探讨上。上述两个维面,将"味"作为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较为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是满清词坛的重要词人,拥有着常人眼中的完美人生,其词有着与此极不协调的创作风格,这看似矛盾的两者实则有着必然的联系。可从纳兰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分析。并从纳兰性德独特的悲剧式人生中的几对矛盾冲突探寻其成因:本性与生存环境的冲突、理想蓝图与仕宦生涯的冲突、精神追求与现实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企业诚信的内在本质在于既肯定以诚信赢利的工具性价值,又强调服务他人与社会的目的性价值。企业诚信的缺失不仅有政治体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场秩序不完备等外部原因,而且与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诚信内在本质的错误理解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建设企业诚信,必须深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现行法律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企业经营者和员工对企业诚信的认识,制定完备的企业伦理守则。  相似文献   

15.
宋代妇女奁产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奁产,作为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的财产,在普遍受到妇女自身重视的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条文来保障妇女对自己奁产的所有权。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经济的繁荣成为社会文明的基础,妇女也具备一定的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一定的法律地位。该文主要从宋代的法律文献入手,着重分析宋代妇女的奁产权及其不完整性,以探讨宋代妇女的经济权利及地位。  相似文献   

16.
宋代史学处于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兴盛时期,深入研究、把握这一特殊时期的史学,对于认知和建构整个中国古代史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近十年来,学术界在宋代史学史领域中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对宋代史家个案研究全面化,对宋代史学历程的总体分析不断深化,以及专题研究进一步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相似文献   

18.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社会发展到了明代中叶才出现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地位有了较高的地位。但是,从文学发展史来分析,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则应上溯到宋代,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高度发展繁荣的宋代文学,形象地反映了这样的生活现实,使我们认识到两宋是我国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9.
张春义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5):34-38,43
南宋初,苏轼词被推至词坛“正统”受到广泛的追拟摹仿,甚至被提升到“宋一经”的高度,得到夸大性的阐释。据考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南宋初崇“苏”运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崇“苏”既是南渡后崇“元秸”政治与学术思想的反映,同时又与理学人士的多方推崇有着不可割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在文体意义上使用的"散文"一词,出现在南宋.散文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唐宋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