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新趋势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共同的重要目标而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两种:股权合资企业和非股权联盟,前者即通常所说的国际合资企业,后者则通常被称为国际合作联盟。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是一种“竞争联合”,是在国际上相互竞争的两个或多个跨国公司,为了战胜其它竞争对手而采取的战略措施,它既包括围绕某一产品而进行的投资、研究与开发、生产、市场营销等,也包括知识创造及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活动。虽然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广泛发展则在近20年。随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分析跨国技术联盟知识接收方学习动力、吸收能力以及内部知识转移机制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并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两个假设,用数学方法进行推理证明。研究表明,跨国技术联盟组织内部的文化差异,可以作为促进联盟组建的资源或动力,在联盟组建之后也是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晓静  陈瑜 《经济师》2007,(5):267-268
现在,随着产品知识内容增加和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企业基于联盟网络进行产品创新是一种全新思路。文章分析了联盟网络给企业产品创新带来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位置、网络密度、网络成员和联系性质等联盟网络特征与产品创新的具体关系。最后,提出企业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知识正日益成为企业所依靠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联盟是企业适应全球竞争和知识经济环境挑战而做出的战略反映。从知识提供方、知识接收方、知识本身、知识转移通道、联盟成员的文化距离与信任关系等方面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提出要提高知识提供方的转移意愿和转移能力,增强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吸收意愿和吸收能力,选择合适的知识转移通道,缩小联盟成员间的文化距离,建立和完善联盟成员间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5.
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了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通过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认为知识联盟中知识共享受未来价值的折现因子、知识联盟各方的知识存量、联盟方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知识共享所产生的新知识4个因素的影响。折现因子越大、联盟对方的知识存量越大、联盟方的知识吸收能力越强、知识共享所能产生的新知识越多,联盟方就越会选择知识共享;而联盟方自身的知识存量越大,联盟方就越有不共享知识的投机动机,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增强联盟方的吸收能力、采取合理的联盟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企业战略联合及模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联合是一种能够促进企业获取市场上不存在的或难以取代的竞争能力和专有能力的组织机制,其内容和形式也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变化,由早期的基于资源的产品联盟范式逐步向基于知识、能力的知识联盟范式转变。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其变化的动因,探讨企业成功建立知识联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动态联盟企业间的知识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大丽  孙锐 《技术经济》2008,27(12):19-24
分析了动态联盟的专有资产投资优势、效率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动态联盟内部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知识活动的微观机制,从知识、知识活动主体和组织这3个维度分析了动态联盟知识活动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以中国3G技术联盟中心的知识合作活动为例,对动态联盟企业间知识活动的微观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该文将一种特殊形式的技术联盟——核心技术联盟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6个城市127个科技型企业为样本,研究影响核心技术联盟内企业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及核心企业的支持的中介作用。在初步研究基础上,使用SPSS 13.0对各变量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和分析,证实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被转移知识的互补性与知识转移效率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知识转移的保障机制、核心企业的支持程度是知识发送方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接受方学习知识的能力与知识转移效率的中介变量。最后提出了提高发送方的知识转移主动性的建议,希望能为改进企业技术合作不普遍、知识开放度不高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市场营销是中小企业的软肋之一,而营销联盟是克服这一弱点的重要手段。营销联盟的形式主要包括:同行业企业问共同销售其产品、同行业企业共同使用商标、同行业企业共同做广告、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企业共同运输产品、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企业共同设立产品展示厅等。这些营销联盟在我国还比较落后,需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战略联盟是指为适应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企业与企业之间(技术开发、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等)在研究开发、生产运作、市场销售等方面进行核心能力的合作,企业把做不了或做的不是最好的技术、业务、产品等通过组织战略联盟交由做的最好的合作者去做,企业在充分发挥自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整合、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或合作者的核心能力、优势或核心专长,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对环境应变能力的战略。正如1990年美国学者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曾指出的那样“:企业经营的事业开始‘归核化’…  相似文献   

11.
胡敏华 《技术经济》2004,23(3):32-33
所谓跨国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实现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的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合作关糸。这种联盟的最显的特点就是,联盟的各方地位的独立性、联盟目标的战略性、联盟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以及企业边界模糊性。战略联盟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竞争性合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是一种扩大经营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雷鸣  高虹圆 《经济论坛》2000,(16):25-26
在企业的销售过程中,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通常会出现各种竞争,在竞争中又必须寻求各种合作。产销战略联盟就是竞争与合作的综合体现。在各种各样的产销联盟中,各种冲突会不断产生,这就需要对具有竞争与合作特性的冲突进行协调和控制,所以产销战略联盟中的竞争与合作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产销战略联盟是市场竞争的产物 产销战略联盟的出现,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产销战略联盟本身不能平息竞争,有时会使竞争升级。这些竞争表现在三个方面。 1.联盟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竞争。为了保证自己产品的销路,同类产品的制造商与制造…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情形下的产品创新过程,通过构建一个三阶段完全信息下的博弈模型,求解联盟在技术创新阶段进行合作以及产出阶段进行古诺竞争的均衡条件,得出优势资源的互补性程度是企业方和学研方是否进行合作创新的关键,而技术溢出程度则是合作产品创新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企业间建立联盟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合作伙伴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共同拓展市场以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但联盟伙伴关系的建立必须基于一定的共同特征,例如部分产品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从而保证企业间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同时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在伙伴关系中的地位,必须保留一定的专有能力,以继续维持与联盟伙伴的合作关系。基于此,从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的重叠性和保持能力对联盟企业间持续合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围绕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互为补充,互为衔接的合作关系。出于减少管理等级链层次、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对资本投资的更大需求、以及期望通过组织学习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组建或正在组建战略联盟。尤其是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仅依靠自身的资源和力量,企图达到迅速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通过联盟的力量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制造企业、网络平台和中间商作为工业品线上销售模式的构成主体,对其不同组合形成的三类销售联盟:单方联盟、两方联盟和三方联盟进行分析描述。运用Shapley值法及考虑实际收益权重的改进方法计算MRO线上销售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三方联盟的附加收益大于等于任意两方联盟附加收益之和的一半,即可保证三方联盟中各方收益都达到最大值;任意两方联盟的附加收益增加都会使得第三方成员的边际收益减少。且基于实际责任、风险、成本及损失权益四个综合因素的变权计算方法,可使得线上销售联盟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加有利于工业品领域线上销售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知识联盟管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知识联盟则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探索了知识联盟及其在跨国合作中的运用问题,提出了知识联盟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对知识联盟管理的重点在于对联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学习的管理,通过知识联盟和组织学习达到高级的技术能力转移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18.
合作创新的全球化趋势——跨国策略联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其谦 《技术经济》2001,20(11):3-5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为了垄断其技术创新产品及其技术,为了在更长的时间里获取经济租金,在内部化和有关创新技术转让的理论中,无一例外地为维护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利益,把技术转让当作一种不得已为之的权衡性选择,并将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独资子公司作为首选战略。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突出表现之一,带有“三化”特点--信息化、市场化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跨国化的竞争型合作创新,以跨国策略联盟的形式,盛行于“三强”地区(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发达国家之产。而90年代以来,又已经从三强地区扩展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跨国策略联盟。  相似文献   

19.
从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角度阐述了高技术产业中出现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的一体化现象.在高技术产业中政府或公共组织没有能力无偿提供技术标准,而只能借助私人来提供.而专利联盟是私人提供作为公共产品的技术标准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技术的复杂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技术标准的竞争性也促使专利联盟的方式被更多地采用.专利联盟与技术标准的一体化,给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它表现为专利联盟的常态化、产业竞争的阵营化、产业分工的层级化、以及层级和技术路径的锁定.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时应格外注重技术标准的建立及标准间的竞争,鼓励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利用专利联盟争取竞争优势,同时应认清产业的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及自身的状况,避免盲目地追求不可能的层级跨越或技术路径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当市场机遇出现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盟员,组建低成本、快速响应的敏捷供应链是产品能否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根据敏捷供应链产品制造/装配特点,文章将敏捷供应链划分为研发、设计、制造、组装、运输、销售等多阶段生产业务的组合,在此基础上以一定质量、时间为约束,建立了敏捷供应联盟多生产阶段、多潜在伙伴可供选择的情况下,敏捷供应联盟整体成本最小的0-1整数规划盟员选择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各阶段不同盟员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而且考虑了不同阶段盟员企业间的协调成本和协调时间,体现了敏捷供应联盟产品制造/装配的特点。该模型属于NP-Hard问题,文章设计了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予以求解,并测算了一个拥有10个生产阶段、每个阶段有8个可供选择盟员的敏捷供应联盟的算例,算法的快速收敛显示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