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乡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但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劳动力状况及政策扶持、财政体制诸多因素影响,县乡发展出现不平衡性,县乡财政困难已经成为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本文对县乡财政困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县乡财政运行困难的主要表现1.县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平衡难度加大,造成县乡财政困难状况日益严重。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国家清费立税改革相继出台,县乡预算外收入急剧下降,县乡财政的包袱大大增加。同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增加的财政收入难以负担县乡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3.
县乡财政困难,就是财政收入少,支出多,入不敷出,集中表现为欠发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较低,县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低等。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简单地说就是增加县乡财政收入,调整支出结构并节省支出,或者双管齐下,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调整支出结构并节省支出,达到收支平衡,满足县乡的公共支出需求。然而,说来容易做着难,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4.
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中国县乡财政运行困境分析 (一)县乡财政收入重心外移。 1.“分收入”与“分税收”。政府间财政关系中财政收入的分享集中在税收收入,也就是说政府间的财力分配基于税收部分,这是由不同收入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中收取最为规范、收入质量最高的部分,有法律的强制安排和统一的征收机关,与此相区别的是部分预  相似文献   

5.
张秀霞 《经济论坛》2005,(19):96-97
县乡财政困难,指的是县乡财政收入少,支出多,入不敷出。如何缓解和消除县乡两级财政困难,使县乡财政保持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区域和城乡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基层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因而,分析县乡财政困难的成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当前县乡财政收入增幅逐年放慢、县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用于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财力非常有限及财政负债严重,财政风险不断积累;本文对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开阔思路,跳出财政找出路和立足财政,调整体制,加强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长岛县为例,作为典型的渔业县,该县来自渔业的农业税收一直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取消农业税,首先造成了县乡两级财政收入锐减,入不敷出的矛盾更加突出。其次,造成税收调节功能弱化,使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8.
分税制下的县财政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中央的财政汲取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处于行政链条末端的县乡基层政府因为财政收入大头被中央和省拿走,财力萎缩,因此财政自给率下降.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县乡政府努力扩大预算外收入,同时县财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转移支付成为其主要财源,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中央的财政汲取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地方政府尤其是处于行政链条末端的县乡基层政府因为财政收入大头被中央和省拿走,财力萎缩,因此财政自给率下降。为了弥补财政缺口,县乡政府努力扩大预算外收入,同时县财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转移支付成为其主要财源,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得更强。  相似文献   

10.
两年多来,我市坚持工业兴市、富民强市的工作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收入”(即县乡财政收入、村级集体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为主线,突出发展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优势型税源经济,县域突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0年,全市GDP实现40.7亿元,比1998年(下同)增长29.7%;财政收入实现1.46亿元,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2元,增长5.2%;全社会固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