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也是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的关键环节。在地域环境、文化习俗等特定因素影响下,构建“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须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新时代乡村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坚定中国共产党在“三治结合”中的主体和主力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乡村群众治理需求的价值遵循;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依归;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实践理路。从而有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在国家和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关系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向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提出了新挑战。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就要从“共治威权”走向“法治威权”,向一个“法治式的威权政治”努力,以改变政治增压机制,增强政治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赖德胜 《经济管理》2021,(12):18-21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奋斗重大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治黄方略始终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此后,历朝历代均坚持不懈地在探索黄河治理方略,从事黄河的治理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但都没有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更没有形成“千年无恙”的史实。  相似文献   

5.
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有多个维度,从发展道路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尊重人民选择,坚持14亿多人口共同富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位一体”和“四化”同步,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指导。在鲜明的中国特色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含着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共同特征,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展现了美好前景,提供了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做好八项工作,包括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统一领导和战略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高质量发展;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等等。  相似文献   

6.
贾让"治河三策"--水利决策史上的杰出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末年的治黄战略家贾让,针对汉代黄河河患频发的原因,提出了以“宽河行洪”思想为主的全面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种不同对策,上策主张滞洪改河,中策提出筑渠分流,下策则为缮完故堤。贾让还对此进行了对比选优和评估。贾让“治河三策”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财政思想是党的国家治理思想中的重要构成,对于指导财政实现职能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百年来党的财政思想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完善确立、适应改革到走向现代的伟大历程,彰显出坚定捍卫民生立场、有机结合财政发展和收支平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激发财政活力以及推进改革创新的伟大优势.中国共产党财政思想的百年演进和基本经验进一步指引出伟大方向,要在财政思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财政发展和收支平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维护中央和地方财政活力、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推进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思想.  相似文献   

8.
军民融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创新,是实现发展与安全兼顾的重大决策,是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上,梳理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关系从萌芽阶段上升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5次历史性飞跃,将军民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先进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领地位,始终坚持国防建设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始终坚持发挥改革创新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新发展格局下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军民融合要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开展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为当时的革命战争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在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基本经验:(1)坚持为政治服务;(2)坚持以人为本;(3)坚持与时俱进;(4)坚持科学决策;(5)坚持反腐倡廉。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在现阶段,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和深化改革,切实把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相似文献   

11.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坚持真理,坚守信念"的精神指引下,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秉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理念,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在党成立时孕育,在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中发展,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新时代弘扬建党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红梅  钟壮壮 《生产力研究》2022,(8):1-5+66+16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重要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百年奋斗迈进新征程的党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创新创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总结深化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为民实践,最终升华凝练创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遵循,是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推动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又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当前经济建设中还面临经济发展质量仍不高、经济发展环境还不稳、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全球经济复苏仍乏力等难题,需要我们在新发展阶段采取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等针对性的措施去破解,从而推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如何把握历史新机遇,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当代现代化以数字经济为驱动,推进了要素体系现代化、产业现代化及人类劳动过程的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形态的新挑战本质上是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新生产关系的呼唤。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数字经济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创新发展破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世界性难题、坚持独立自主探索数字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经济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反映实践的要求 ,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 ,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如果理论偏离时代发展 ,背离时代要求 ,必将失去生机与活力。所以 ,理论必须与时俱进 ,坚持创新。一、实践与时代发展呼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建党 80多年来 ,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与时俱进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坚持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科技创新契合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现代化逻辑,有助于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升国家政治发展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支撑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创新实践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历经“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向科学进军”“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四个阶段。面向未来,科技创新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宗旨、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基本导向、以服务国家建设为发展定位、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奋斗目标,这也是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的有效举措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越是在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越需要加强和坚持党的领导;越是攻坚决胜阶段,越需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本文通过文本梳理,呈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历史纹理,从而以史为镜、学史力行.  相似文献   

18.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是党百年历史奋斗的宝贵经验。回首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积累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自我革命;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吸收优秀文明成果等历史经验。启示我们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继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继续贯彻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继续保持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揭示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江阴市向阳村是走在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前列的先进典型之一。向阳人民实践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的历程值得回顾,经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0.
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创造活力,必须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三大”基本原则,必须深化文化与教育体制改革,发扬文化民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