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厚明 《经济纵横》2021,(10):70-76
由于延长相关补贴免税政策和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等多项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全面复苏态势,但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下滑、产业短板突出、政策体系不完善及消费和使用环境不佳等问题仍待解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为促进产业发展,应提高本土车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高产业政策的灵活性适应性,不断优化消费和使用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转型,实施质量品牌发展战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空间,而轿运物流作为汽车供应链一环,对汽车物流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小型轿运物流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适合中小轿运企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产业内企业结构与竞争、相关支撑产业、政府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对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该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威胁,进一步制定出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组成的新能源汽车闭环供应链,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回收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机制设计理论为基础,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零售商存在销售努力这一行为时,闭环供应链中各个参与者的最优决策,发现零售商的销售努力成本与回收商的回收难度都与批发价格呈正相关,但是与供应链上每一位参与者的利润呈负相关。研究结论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在行业大背景下,做出最优决策,获得最大利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回收利用,为新能源汽车品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双重困扰,节能与环保已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既能够有效地解决汽车产业带来的能源和环境的压力,对于中国而言,更能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契机来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本文尝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和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企业、产业以及国家三个层次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在方向,加快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视角》2009,(5):52-52
在国务院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在产业振兴规划的带动下,吉林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5,(6):52-54,71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营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已经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此找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希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早日驶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9.
在国务院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提出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在产业振兴规划的带动下,吉林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相似文献   

10.
历经百年发展,汽车产业不断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由单纯交通工具加快向移动的智能终端、储能单元、数字空间等转变,并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正加速迈向市场驱动发展的新阶段。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优势日趋明显。下一步要紧抓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在夯实产业基础、加快特色优势转化、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促进产业集聚延伸四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推进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和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其资金募集和使用是重要一环。为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效率找到提升融资效率的着力点,在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效率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财务费用、债务期限结构和企业技术水平显著相关。最后,从产业金融政策和企业自身层面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电动化、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改善未来能源结构、发展低碳交通具有深远意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并加快产业布局。美国、日本、德国、韩国、英国从战略规划、研发创新、推广应用、智能网联等方面制定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有一定借鉴意义。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应发挥法律法规引导作用,加强车辆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协同发展效率,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随着汽车拥有量的逐年攀升,全球能源紧缺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开发替代能源汽车,减少汽车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积极探索的焦点,籍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分析,从行业及单个企业这两方面揭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产业、企业这三个层面提供相关建议,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战略的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快速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安徽省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视新能源汽车的知识产权工作,通过加大投入、联合攻关、政府政策支持等手段,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本文以安徽省为例,系统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汽车产业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产业之一,在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应运而生.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供应链金融运用于汽车产业的优势,系统分析了汽车产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模式,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汽车产业因绿色环保的特性而受到我国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但随着产业渡过了导入期,普惠制的政府补贴逐渐退去,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步入“后补贴”时代.本文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影响市场的因素,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对普惠制财政补贴退去后的市场影响加以测算,并尝试找到“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本概念,简要论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概况,然后分析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并从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和产业发展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曹湛 《生产力研究》2011,(12):235-236,288
建设专业化的现代物流产业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分析浙江物流业的现状和问题出发,基于供应链和产业集群视角,对物流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内在要求的分析,并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企业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作为其中之一的新能源汽车,尽管在这几年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并不尽如人意。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度有效性的分析,得出现行的制度安排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结论,然后分析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始阶段,制度创新是如何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最后,分析了政府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与既往文献相比,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分析中,运用政策工具视角能增加研究解释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研究中,存在管制工具过多和内部政策工具不足的问题。完善政策工具选择应该引入“新治理”理念,选择市场化和社会化政策工具,围绕政策工具选择,优化政府自身组织形式。具体而言,通过市场化政策工具增加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通过社会化政策工具提高社会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协同度,通过内部政策工具增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