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沿海港口代际分类与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沿海经济带已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而港口物流功能的发挥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本研究运用港口代际发展理论,采用未确知测度方法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各港口进行代际分类评价,明确了各港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从整体优化布局角度提出了辽宁沿海港口的发展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国及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影响其对价值链的协调和控制力,进而决定其获取价值的能力。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些测度方法及结果与我们常识中理解的产业链位置存在一些差异,相关概念易混淆,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反思,为此,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测度方法,重点介绍了Muradov的综合框架和测度思路。其次,辨析了上游度、下游度、生产阶段数和生产长度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位置与真实经济中生产链位置的异同,并指出了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位置指标的缺陷。最后,对位置测度指标的应用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测度与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效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应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超效率DEA方法应用到生态效率测度中,对中国2000—2009年区域生态效率展开评估,并据此进行各区域类型划分,进而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此期间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但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且有增大趋势,各区域生态效率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生态效率演化规律各异,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强劲但内部各省份差异呈现增大趋势,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不足且其内部省份差异趋稳。  相似文献   

4.
张伟  李航宇  张婷 《经济地理》2023,(4):134-143
文章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演化能力和政府力量4个层面构建产业链韧性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动态组合赋权—TOPSIS方法构建了产业链韧性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上市公司数据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总体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4条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水平,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以及σ收敛法分析了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空间差异以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中国各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水平、驱动因素和薄弱环节方面均存在差异,其中能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金属制品产业链的韧性比较大,而纺织服装服饰、造纸及文教体育用品以及其他制造业产业链的韧性较小。(2)按照产业链韧性的时序变化可以将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划分为波动向好型、波动回转型和波动下滑型3种类型,多数制造业产业链在稳定中向好发展。(3)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东部、西部的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均有上升趋势,中部地区有下降趋势。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区域间差距有扩大趋势。为增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缓解地区差距,文章提出了固链、强链以及推动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契合高质量发展情景的环境治理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考察了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并采用广义熵指数法对其区域差异加以测度与分解.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呈现出由下游至上游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差异特征,但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子样本分解显示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的总体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引致;不同类型环境治理指数的差异程度存在异质性.为此,未来应创新和完善长江流域资源共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政府生态政绩考核机制,以此缩小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绩效的区域差异,提升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6.
陈日光 《财富时代》2022,(11):48-50
<正>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东西部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的关键通道,因此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与建议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借鉴2016年至2021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泰尔指数与改良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的组合来测度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结果表明,南宁、柳州、来宾位列前三。最后根据各城市实际表现提出西江经济带发展的建议。一个地区根据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条件,制定其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优化路径及明确其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长久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产城融合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文章以江苏省沿海经济带的区县单元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发展程度、城镇发展水平等两个维度为基础建立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对2020年江苏沿海经济带区县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且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测度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但反映的情况总体而言较为一致。研究表明,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区县的产城融合总体水平良好,但各区县在产业发展程度、城镇发展水平两个子系统的得分以及产城融合综合得分上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南通市区在2个子系统得分方面均位居前列,且产城融合综合得分在16个区县中排名第一,对于其他区县有着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针对各子系统测度得分情况以及产城融合水平测度得分,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重视科学技术以及多核驱动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战略性代表区域,其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旧动能切换、经济增速换档进程密切相关。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论文从保障支撑、绿色生态、品质品牌、经济效率、开放创新和民生共享6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个区域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呈现出从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发展态势;从单一维度表现看,除了江苏在六大维度上发展相对均衡,其他省份在各维度上的测度结果呈现了明显的发展差异,再次验证了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均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正陆桥经济带是指沿桥地区在大陆桥通道的辐射带动下,逐渐形成以大陆桥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良性循环,最终发展成为以大陆桥为主轴、以沿线大中城市为支撑点、小城镇为网络、双向开放、具有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带。陆桥经济带东端的淮海城市群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的集合。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则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干预和引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利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了珠江-西江经济带11市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四个层面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究了各城市在不同指标层面的发展优势和短板。研究表明:(1)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较全国低,部分城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2)广东4市农业绿色发展平均水平高于广西7市,其中广州、佛山在资源节约、生态保育和质量高效指标的发展上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而广西7市在环境友好指标的发展上具有相对优势;(3)经济带内两广各城市间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但各有优劣,具有较大互补、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陆桥经济带是指沿桥地区在大陆桥通道的辐射带动下,逐渐形成以大陆桥为基础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链,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经济良性循环,最终发展成为以大陆桥为主轴、以沿线大中城市为支撑点、小城镇为网络、双向开放、具有强大内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带。陆桥经济带东端的淮海城市群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内城市的集合。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则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进行干预和引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产业结构、工业、旅游业和农业等方面分析了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提出以产业链、产业转移、竞争合作和组建集团为基础的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并依据现状和机制,提出了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的有关思路.  相似文献   

13.
夏永红  张薇 《生产力研究》2023,(10):7-11+161
基于产业链创新性、高效性、协同集聚性和自主可控性四个方面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2006—2020年期间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江苏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创新性、高效性和自主可控性呈现上升趋势;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协同集聚性则呈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演变趋势,且产业间的溢出效应明显增大。基于此,文章从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创新性、高效性、协同集聚性和自主可控性四个方面提出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入索洛余值法并建立辽宁沿海经济带工业生产函数模型,对2004~2012年沿海六市的科技创新产出弹性和贡献率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整个经济带以及6个城市均表现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工业产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并且6个城市相互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5.
郭庆然 《生产力研究》2007,(10):17-18,22
文章首先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量化测度指标,并从量化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制度变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按制度变迁差异程度的不同,对我国各省区进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16.
引入物理学粘性理论,剖析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最优熵值法模型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产业粘度,分析了两区域产业粘度时空演化规律及演化模式。研究发现:两经济带2003—2017年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产业粘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带内省级区域之间产业粘度差异较显著;从空间布局演化趋势看,长江经济带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系统产业粘度格局置换较大,黄河经济带格局则变动较小;从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粘度中值以上省区较多、黄河经济带粘度中值以下区域较多。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系统内农业资源旅游开发及利用、技术创新、旅游运行机制、相关利益主体参与及行为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程度不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融合模式,主要有基于利益主体合作的政府+企业+农户模式、基于资源利用的资源依托模式和产业基础空间融合模式、基于技术创新的农业科技体验模式和智慧农业旅游模式,实践中这些模式往往相互交织,又形成更为复杂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春  刘德钰  杨斌 《生产力研究》2022,(11):6-13+161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效率评估技术测度出长江经济带的基础知识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创新成果商业化三个子阶段的科技创新效率,并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各阶段创新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长江下游地区各阶段创新效率普遍高于中游和上游地区,上游地区最低;各阶段的应用技术创新效率明显低于基础知识创新与创新成果商业化效率。(2)各阶段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低于物质资本投资。基础知识创新效率与应用技术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小。(3)长江经济带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受到其他地区经济活动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12个核心的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PSIR模型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2010—2016年各节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进行测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西北段节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节点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但各节点城市之间综合承载力仍存在一定差距;经济实力、城市行政等级、GDP民生含量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规模对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基于DPSIR模型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4—2019年的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并结合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4—2019年长江经济带低碳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低碳竞争力水平差距较大,呈现出“下游较强,中上游次之,局部跳跃”的空间格局。(2)驱动力和响应子系统的贴进度呈上升趋势,而压力、状态及影响子系统的贴进度均呈下降趋势。(3)长江经济带各区域低碳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主要障碍因素集中在响应、驱动力及状态子系统,工业污染治理投资额是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建筑业产能过剩程度及结构影响指标,基于1993-2010年建筑业人力及资本平减数据,构建了建筑业最大边界生产方程,测度建筑业产能利用率。结果显示,20年以后我国建筑业总体规模上产能利用率超过85%,产能过剩并不严重,并且产能过剩波动提前GDP景气一年。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建筑业产能过剩结构障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