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的环境责任行为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国家公园情境下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选取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基于503份社区居民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理论假设,分析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敬畏情绪和地方依恋正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理性因素(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情感因素(敬畏情绪、地方依恋)共同驱动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意向;按照4个因素的影响总效应排序,行为态度(路径系数为0.628)敬畏情绪(路径系数为0.487)地方依恋(路径系数为0.254)主观规范(路径系数为0.118)。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社区管理者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多途径培育社区居民正向行为态度共识,激发居民的环境责任行动自觉;第二,充分运用社区居民的敬畏情绪,尊重当地文化和民族传统习惯,促使社区居民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第三,以地方依恋为核心,通过适度开发和有效保护不断推动社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验证了提升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为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支持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主体功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是乡村旅游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实现的重要助推剂。文章旨在建构并验证游客感知价值、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之关系模型,以了解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路径。[方法]该文选取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为案例地,使用随机抽样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经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梳理,建立概念性框架,并运用AMOS 21.0软件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结果]乡村旅游感知价值对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环境责任行为皆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关系,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环境责任行为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关系。并且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在感知价值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结论]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感是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升游客感知价值和强化游客地方依恋情感,从而促使其产生保护环境的负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助力全面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农户可持续发展的亲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个人价值观则是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文章将这种价值观划分为利己主义和生态主义两种情形,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利用山西省安泽县30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构建农户个人价值观对其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不同价值观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运用多群组SEM调节效应模型识别了性别差异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价值观是强化农户亲环境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来看,利己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186,生态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241,且两者的p值均小于0.050。(2)除直接作用外,个人价值观还通过"个人价值观→农户意愿→亲环境行为"这一间接路径来影响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且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农户意愿在个人价值观和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男性较之于女性更易于强化利己主义价值观和生态主义价值观对其亲环境行为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文章提出要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农户亲环境行为的认知及意愿;要进一步完善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的监管体系来加强对农户的约束,同时也应给予一定的补贴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代际传承引导农村居民在生活中自愿实施亲环境行为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采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593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代际传承对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代际传承对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有正向影响;生态价值观在代际传承与农村居民生活亲环境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孝道态度在父辈生态知识对农村居民生活自愿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了要加大生态知识普及力度、鼓励父辈带头实施亲环境行为、积极弘扬孝道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了矛盾态度在"两减"行为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解释在农业生产中农户对"两减"政策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现象。研究结果表明,矛盾态度在利己价值观与"两减"行为间存在中介效应,但是在生态价值观与"两减"行为之间不存在中介效应;市场价格预测、群体认同正向调节生态价值观与"两减"行为之间的关系,群体认同负向调节利己价值观与"两减"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类型,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环境变量的重要性评分和偏好程度,并以此构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机会谱。结果表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别保护区不能开展游憩活动;严格控制区适于开展以科学考察、摄影采风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游憩活动,获得探奇求知和寻求真理的游憩体验;生态旅游区适于开展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主的游憩活动,享受体验新奇、消闲求知和丰富阅历的游憩体验;传统利用区适于开展以民俗文化体验为主的游憩活动,感受领略新奇的游憩体验。因此,提出根据不同的游憩环境类型开发合适的游憩活动;提供令游客满意的游憩体验,加强不同游憩环境类型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与社区达成管理契约,建立相应的经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构建是当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教育基本要素、游客感知评价,提出游客感知视角下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体系框架。运用语义差异法,以自然资源基础、人员素质、标识系统和自然教育媒介4个因素作为基准,确定与准则层对应的12个指标,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评分表,运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游客感知量化进行分析研究。并建议未来体系构建中要挖掘自然本底资源、推广特色自然教育项目,完善自然解说系统、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抓取国内大型旅游网站有关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有效点评文本945条,从高频词分析、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3个方面分析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由旅游景观、区位交通、游憩体验和管理与服务4个维度构成。游客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自然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大,但存在人文景观吸引力不足,商品价格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在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利用区中,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和营造地域文化景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市场交易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从工业结构调整视角,探讨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方法: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能显著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尤其是对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促进作用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工业结构调整是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影响城市创新的重要路径,同时该影响路径存在非线性效应,即当工业结构优化度超过门槛值时,选择性供地对城市创新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应结合地区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引导地方政府合理选择供地策略,完善财税制度和政绩考核体制,约束地方政府无差别供地行为;完善工业用地差别化供给政策,构建企业准入门槛体系,引导地方政府选择性供地策略促进城市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辽宁省869份肉鸡养殖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作为中间变量,验证了信息能力影响养殖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养殖户的信息能力既直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又通过中间变量间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信息能力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的间接影响效应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养殖户信息能力对亲环境行为采纳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信息处理能力,而信息能力对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引导农村居民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刺激—反应—行为”理论,将关系强度、感知价值纳入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农村居民实地调研数据,探究关系强度、感知价值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和感知价值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感知生态价值和感知社会价值在关系强度对农村居民主动亲环境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据此,政府应多措并举提升农村居民之间的关系强度,营造关系紧密、互动频繁的社会氛围,增强农村居民对主动实施亲环境行为的感知价值,引导农村居民主动践行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2.
已有研究偏重从政府和市场视角探究农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塑造问题。关于家庭人力资本的研究文献也相对忽略农户行为的本源性动因,未能对代际知识转移的内在影响予以足够重视。本文以农业化肥施用量为例,利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1470户稻农的问卷调查数据,讨论三代同堂农户亲环境行为的生成机理,研究表明:(1)三代同堂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化肥施用量,诱导其亲环境行为;(2)三代同堂诱致亲环境行为的内生路径在于改善人力资本,并与耕地质量和机械作业紧密关联;(3)家庭第一代成员的饥荒记忆,会强化其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从而显著增进家庭的亲环境行为;(4)家庭第三代成员的外出务工经历,会扩展其社交网络的宽度和层次,继而驱动农户家庭的亲环境行为。本文认为,农业领域的传统知识并不等同于落后经验,特定历史情景下父辈所积累的农业生产知识,往往具有亲环境的先进性;子代也存在对家庭知识积累的补充与更新,并能够成为亲环境行为的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经营者的亲环境行为对改善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其在农业经营过程中的亲环境行为。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注重种养方式对土壤、水域的影响,亲环境行为在市场引力和自我推力的作用下明显。同时,合作经济组织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需求的拉力和政府政策的推力下,具有显著亲环境行为,且实现了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三维协同。最后,本文提出,政府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一部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投入一部分,农户支付一部分的"三分"法,以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亲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园游憩空间是我国户外游憩活动和生态旅游体验的热点区域,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资源保护与生态体验、全民福利、社会公平、居民福祉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实现。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主要内容,包含资源环境管理、游客管理和游憩服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国家公园旅游大数据来源、特征以及研究新范式;归纳了国家公园游憩空间管理的大数据应用的四个重点内容,包括大数据引导国家公园游憩空间资源评价、游客空间行为、游憩承载力预警和生态体验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大数据研究范式下有助于提升国家公园游憩空间对资源环境影响最小化和游憩体验质量最大化以及对游憩空间的可持续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以CGSS2015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资本禀赋和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农民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对其有序政治参与有正向影响,直接影响系数为0.428、1.373;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和民生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296、-0.242和0.012,异质影响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在获得感中介作用下,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间接影响系数为-0.174、-0.141、-0.078,存在抑制作用。资本禀赋、获得感对农民有序政治参与激励效应不足。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强化农民资本禀赋积累;另一方面更应加快农村政治参与平台制度建构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优化,降低获得感钝化效应,提升农民有序政治参与动机与信任,以提高农民有序政治行为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聚焦农户产权心理特征,分析心理所有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质量的调节作用,为理顺宅基地产权关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检验方法。研究结果:心理所有权抑制了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相对剥夺感在心理所有权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40.386%。不同维度相对剥夺感的中介效应均显著,中介作用大小表现为:社会剥夺感>经济剥夺感>情感剥夺感。社会质量在相对剥夺感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中起调节作用,其中经济剥夺感主要由社会经济保障调节,社会剥夺感主要由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调节,情感剥夺感主要由社会凝聚调节。研究结论:重视并帮助农户理顺宅基地产权关系;多元路径分类推进,切实保障农民差异化的权益需求,弱化农户的相对剥夺感;围绕社会质量四维度,全面提升农户的社会融入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文章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 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1)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2)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3)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 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促进生态宜居和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手段,调动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对乡村人居环境改善至关重要。而农村生活垃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面和内容。因此,文章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例,基于2021年CLES数据,采用Orderd Probit模型,通过中介效应,研究不同类型的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非正式规范中村规民约、邻里效应和名誉约束对农户垃圾分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正式规范中宣传教育、奖惩措施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影响显著;(2)非正式规范的影响存在家庭收入水平和性别异质性;(3)环境认知在群体规范对农户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对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的农户群体实行适宜的规范措施,以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作者基于心理账户视角构建中国传统价值观对炫耀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模型,并分析心理账户灵活性的中介效应.通过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分析,研究发现:行为与地位相符价值观、面子关系价值观正向影响炫耀性消费行为,而谦虚节俭价值观负向影响炫耀性消费行为,并且心理账户灵活性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此...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认同和组织支持理论,探索员工感知的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不一致对组织认同的影响。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论表明:感知的内部和外部企业社会责任均正向影响组织认同,组织支持分别起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的内外部企业社会责任不一致负向影响组织认同,组织支持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完善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认同的路径和机理,同时也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