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吴起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196个农户退耕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总体效率变化不大;农户生产的纯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许多,退耕前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效率在0.9~1.0之间,而退耕后则集中在0.3~0.4之间;退耕后纯技术效率却明显的提高了,由退耕前的0.40提高到了退耕后的0.51。投影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农户的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退耕之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精耕细作、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圈养畜牧业发展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3、2015和2017年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进行计算,分析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协调性的影响及调整前和调整后数据的差异性。结合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呈现负影响;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度均值为0.771,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呈现聚集现象,处于失调等级呈现分散现象,协调度高低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无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的关联程度,在31个省级行政区未出现"H-H"区域和"L-L"区域,位于"L-H"区域有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H-L"区域只有甘肃省,说明随着森林旅游行业发展,各省间差距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中国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2006—2015年我国15个小麦主产省(区)小麦生产投入产出数据,对小麦主产区生产效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探索性空间分析(ESDA)对我国小麦生产效率演变的时空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1)在时间异质性方面,2006-2015年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 928,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 943,规模效率均值为0. 984,均未达到有效水平,主产区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介于0. 920和0. 977之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受到了技术进步更大的制约。(2)在空间异质性方面,不同省(区)在纯技术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而在规模效率方面则较为接近。在全要素生产率方面,超过半数的研究省(区)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负增长的趋势。(3)在生产效率的空间相关性方面,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生产效率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黄淮海小麦优势区存在较为显著且稳定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结论]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生产禀赋优势、提高小麦主产区技术的有效投入,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率的关键,同时,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小麦生产的空间布局优化,是整体提升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维护粮食市场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基于DEA的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1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土地利用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得出:①选取的12个样本中.DEA有效的开发区8个,其中东部地区5个,中部地区3个,而非DEA有效的开发区为4个;②大连和威海的开发区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而苏州和青岛的开发区处于规模递减阶段,其余开发区为规模效益不变的发展阶段;③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要避免盲目投资和扩区,即资本、人力、土地要按合理的比例进行投入,保证合理的投入产出结构.  相似文献   

5.
农地流转效率研究对确定流转规模最优问题、衡量流转市场大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嵊州市及六镇为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技术,对其农地流转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能较好地揭示农地流转效率情况,符合实际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疏勒河、黑河、石羊河、黄河上游、嘉陵江5个流域为评价单元,研究2001—2016年甘肃省的流域农业水土资源配置效率的趋势、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不同流域农业生产投入及其冗余状况对生产效率提升途径进行探索。[方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BCC和CCR模型分析该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并利用Mann Kendall法进行趋势检验,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2001—2016年甘肃省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总体走向呈现上升并趋于稳定,这种上升趋势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检验;(2)从时间序列来看, 2001—2016年甘肃省及各流域地区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并趋于稳定状态; 从流域空间上来看,各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比较结果为:黑河>石羊河>黄河上游>疏勒河>嘉陵江;(3)总人口数、城镇化率、降水量、产水模数及GDP耗水量这5个影响因子的显著性和代表性增强,对甘肃省水土资源匹配的解释程度也较强。[结论]甘肃省水土资源匹配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各流域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特点出发,采取具体措施优化限制因子,可以促进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又能够引导区域农业经济空间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森林公园的游客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计算出2006年公园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0.010896hm2,其中旅游餐饮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45%;林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44.72%,旅游生态效率为240美元/hm2,反映出城市森林公园的旅游是一种生态占用较低,旅游生态足迹效率也较低的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8.
森林养生旅游消费意向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养生保健市场现状和特点为基础、以传统养生文化、养生知识为指导,指出森林养生旅游是一种以修养身心,保养生命为目标的新型旅游,它以森林环境为背景,以传统养生文化为基础,以打造"森林——自然养生馆"为核心,以各种形式的养生保健活动为主题,以各种旅游资源和设施为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养生保健旅游活动。鉴于此,运用了旅游市场营销学、经济学、统计学、生态学等相关科学理论和知识开展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定量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其他类别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先例和森林养生旅游的特殊性和客观实际条件,提出相应的假设,并选取了个人层面的因素来分析影响人们对森林养生旅游的态度和消费意向。  相似文献   

9.
房昊天 《山西农经》2022,(2):96-98+102
"三农"问题日益成为我国发展的焦点,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在于保证农民增收的稳定性,农产品流通在促进农民增收的途径中属于重要一环。基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DEA-VRS模型分别测算江苏省各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除2008年效率下降外,江苏省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农产品流通效率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基于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粮食用水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规模、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测度中国31个省(市区)的粮食用水效率,揭示了其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异特征。[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5年、2010年与2015年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静态分析和评价,揭示各省(市区)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松弛量,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差异特征;其次,采用各省(市区) 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了中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全要素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中国大多数省(市区)粮食生产用水效率随着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影响用水效率的关键因素;多数省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近50%的省份粮食生产用水存在冗余,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用水量;从区域分布特征来看,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地理空间分布有关,与区域水资源丰沛程度负相关。[结论]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灌溉设施的技术投资,因地制宜优化粮食生产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三十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全面回顾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总结归纳出中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三十年发展的五条基本经验:思想观念是"总开关",政府主导、加强领导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关键,市场需求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原动力,广筹资金、创新机制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资源保护是森林旅游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2010~2016年森林公园及其所在市的宏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考察保护性投资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影响,并选取造林面积、林相改造作为缓解保护性投资内生性的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森林公园的保护性投资对其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森林公园进行保护性投资并不能带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显著增加,反而导致旅游收入显著减少;保护性投资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影响在不同等级、不同地区的森林公园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保护性投资的1期滞后项对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次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却无法显著地促进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的区域农地生产效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目的:对中国“七五”到“十五”期间区域农地的生产效率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2R模型和BC2模型。研究结果:(1)传统农业大省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地综合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较高,农业生产具有优势。(2)规模收益值的计算结果显示,东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的投入结构存在着问题,西部地区投入不足。(3)从时间序列的比较分析中发现,在“十五”期间各地区的农地生产效率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中国农业生产存在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长白山周边的各林业局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以白河林业局为例,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周边环境建设影响分析以及白河林业局景观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白河林业局发展森林旅游的策略,并对其发展森林旅游迫切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DEA方法的中国海洋捕捞产业动态生产效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捕捞生产效率进行了总体分析和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结合规模经济理论对考察对象的效率变动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捕捞产业的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经济效率低下是综合效率低下的主因;各考察对象之间的综合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考察期内Malmqusit生产效率指数的变动结果是降低的,降低的原因主要来自技术变动率的下降。最后,本文对比了数据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从理论上认为海洋捕捞统计数据与实际状况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福建省城郊森林公园周边5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的损失和收益感知,采用Probit回归对这些感知变量和农户的森林公园保护态度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林副产品采集受限、薪柴采集受限和木材采伐受限是农户损失感知最明显的3个变量,但是薪柴采集对农户保护态度并无显著关系;野生动物致害、林副产品采集受限和木材采伐受限等3个会明显导致农户经济创收水平下降的变量对农户保护态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农户旅游开发收益中感知最明显的是改善通行条件,其次是获得就业机会、增加非农收入和增加休闲游乐场所;而对农户保护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的主要为获得就业机会、改善通行条件、增加休闲游乐场所和发展旅游项目4个变量。为了促进城郊森林公园的有效保护和与社区的协同发展,森林公园管理方应主动将周边农户的生计发展纳入管理范畴,并与周边农户合作,以共生互补的方式进行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株洲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旅游营销中旅游形象推广、服务营销、互联网营销、营销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突出形象营销、提高旅游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树立服务营销理念、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和高效优质的网站以及开展网络促销、构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和资源整合、营销策略整合等方面,提出完善和改进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特征,并探讨其空间依赖性。[方法]文章构建DEA模型测算2003—2015年间我国30个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然后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各类因素进行空间依赖性分析。[结果](1) 2003—2015年我国粮食生产效率基本稳定,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粮食生产效率的空间差异性显著,综合技术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华南、华北和西北,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格局特征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高高聚集"的区域主要为东北及华东的浙江、江苏等地,"低低聚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陕西、宁夏、甘肃、山西等地区;(3)粮食单产水平是影响粮食生产效率的最主要因素;除涝面积、机械总动力投入、农业化肥投入、人均收入水平等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和高中以上劳动力比例则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结论]我国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再依赖于大量中间生产要素的投入,今后应更加注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奶牛养殖是奶业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受到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制约,提高奶牛养殖效率,准确把握影响养殖效率的关键因素对于破解环境和资源约束、提高奶牛养殖产出、保证奶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利用2019年全国五大奶业产区266个以规模牧场为主的调研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产区的奶牛养殖效率进行测算,探究影响规模牧场奶牛养殖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1)我国规模牧场奶牛养殖的规模效率、配置效率较高,技术效率、成本效率的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不同产区养殖效率差异明显,大城市周边产区和南方产区的技术效率、成本效率明显低于其他产区,东北内蒙古产区、华北产区、西北产区的养殖效率整体较高; (2)对规模牧场来说,饲料粗精比、技术投入对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具有显著正影响,用工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对规模牧场整体养殖效率具有负影响,养殖规模扩大对奶牛养殖具有增益递减效果。[结论]政府应鼓励社会组织开展奶牛养殖社会化服务,各产区规模牧场应根据区域特点,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合理配置养殖设施设备,从而提升养殖效率,推动奶牛养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旅游开放空间是城市旅游的重要载体,对提高城市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其包括旅游绿色开放空间、旅游蓝色开放空间、旅游灰色开放空间;分析了开封市旅游开放空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生态学、旅游学等众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探讨了开封市上述各开放空间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