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慧 《新金融》2010,(3):28-32
浮动担保所赋有的灵活高效的制度优势,使其在国际融资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物权法》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确立了浮动担保制度。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浮动扭保制度的相关原则和内容对银行日常经营的影响,就银行如何运用浮动担保制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同时,在比较国内外制度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行浮动担保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浮动担保虽是一套适合于项目融资的担保机制,但有其先天局限性.消极保证条款作为一种契约性辅助担保机制可以有效防止借款人过度借款,对于银行而言的确可起到完善和补充法定担保的作用,但我国法律对此条款并未作明文规范,因而在我国可能仅有债权的相对效力而没有物权的对世效力.本文研讨其实务运作的优劣利弊,以促进我国企业利用国际资金以及我国银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3.
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当借款人提供的自有抵押物价值不足以为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时,银行通常会要求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同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放弃法律赋予的物保优先抗辨权,先行履行保证责任,再处分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担保机构在向借款人行使追偿权欲处分抵押物时困难重重,不利于保障其追偿权的实现。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在借款人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上设定第二顺位担保物权,对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从而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在履行银行债务之后向借款人追偿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融资融券业务担保法律制度对融资融券业务起保障作用,我国<物权法>对担保物权的设计与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并不完全一致,但在让与担保和信托机制之外,<物权法>对最高额质押的规定适用于融资融券担保法律制度是可行的.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的融资融券担保法律机制,指出现行法律法规造成学术界争议的原因,并建议采用最高额质押解决目前的困...  相似文献   

5.
苟鹏军  赵军 《金卡工程》2009,13(3):117-117
浮动抵押源于英美法系,是伴随着的经济发展对新类型担保制度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浮动抵押灵活的制度价值和对融资金融的益处,我国在物权法中引入了浮动抵押制度。本文通过分析物权法上浮动抵押的特点和不足,对完善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6.
动产融资担保是指企业通过将其动产(如原材料、库存产品等)抵押或者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融资方式.充分利用动产融资担保,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然而,动产担保权公示效果差,担保交易成本高,同时动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相当高,成为了动产担保无法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理由.本文主要通过调查我国动产担保登记制度的现状,吸收借鉴国际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先进经验,探索完善我国动产融资登记制度的途径和举措,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风险低、信用度高的宽松交易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小企业信贷业务中,当借款人提供的自有抵押物价值不足以为借款提供全额担保时,银行通常会要求增加融资担保机构作为保证人,同时要求融资担保机构承诺在借款人违约时,放弃法律赋予的物保优先抗辩权,先行履行保证责任,再处分抵押物。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融资担保机构在向借款人行使追偿权欲处分抵押物时困难重重,不利于保障其追偿权的实现。本文从发展的观点出发,建议在借款人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上设定第二顺位担保物权,对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从而解决融资担保机构在履行银行债务之后向借款人追偿难的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小企业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赵现斌 《国际融资》2007,84(10):56-58
《物权法》有关担保制度的规定,不仅统一了担保规则,简化了抵押登记程序、降低融资成本,而且一些创新内容对促进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如增添浮动担保制度,拓宽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应收账款质押、建造中的建筑物、船舶抵押,促进了财产价值的发挥和担保手段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9.
动产浮动担保制度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一种担保方式,代表着当今担保领域的发展趋势。它扩大了银行可采用的担保方式,有利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但动产浮动抵押的有效实行,必须有待于法律和配套措施的完善。在我国,动产浮动担保的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困境状态。  相似文献   

10.
国际融资中物权担保若干问题略论南京大学法学院高文艺编者按:当前全国正在贯彻执行《商业银行法》及《贷款通则》,其中贷款担保问题为金融界、企业界所关注。此文从法律的角度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权担保"作了介绍,希望有助于广大读者对贷款担保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