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房地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已经俨然发展成为由土地、建筑和金融服务等多链条,多部门的重要行业。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贸易这三大部分构成,而房地产业作为投资的重要力量,构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的发展成熟与完善的过程解决了就业人数增加的部分问题,也保障了国家GDP的增长数据。近来部分沿海城市投资重心偏移使得房价出现回落,这是否是一个趋势,会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简析,探讨其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子琴 《银行家》2002,(11):57-59
去年以来,美、欧、日三大世界经济体同时陷入衰退或下滑,影响了中国外部需求的增长.而强劲的国内需求,特别是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究竟多大?是什么力量支撑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与住宅金融如何为下一步经济增长作贡献?日前,<银行家>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是产业链上下延伸较长的产业,可以带动多种生产资料生产行业和一系列消费品的需求,各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都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近几年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从需求不足转向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2004年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例为18.8%,在有些地区甚至超过50%。去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整顿和限制, 已使房地产业的投资增幅逐月下降,今年前三个季度增长22.2%,比全社会投资增长低3.9个百分点,比城镇投资增长低5.5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长幅度还要继续下降, 必将对全社会的投资和消费增长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2006年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关税收保持高速增长,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甚至成为部分地方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伴随房地产市场繁荣而出现的房价上扬、地方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依赖增强等问题,将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财政稳定增收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中国投资与消费的产业增加值构成差别显著的事实,在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投资的产业构成,研究了投资影响结构转型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经济机制。本文理论模型能够很好拟合中国非农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的增长趋势。对模型进行的反事实数值模拟表明,中国投资的产业构成变化对结构转型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显著,但投资率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同部门生产投资品的相对技术是影响投资的产业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具有相关产业链较长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度,很多地方政府都把房地产业作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社会消费总额的30%来自干房地产,城乡固定投资的25%来自于房地产,占GDP的比重接近10%,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直接命脉。  相似文献   

7.
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价格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中国住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文件出台后,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房地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3.7万家,上市公司转型从事房地产共300多家,平均从业人员132.1万人。房地产业不仅成了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也成了获利最高的行业。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学庆 《理财》2008,(1):16-17
2007年中国经济进入了第5个两位数增长年,经济由偏热转向过热,预计全年GDP增长11.5%,略高于上年.进入2008年,中国经济将会如何发展?GDP增长有多快?通胀会对我们生活产生多大影响?人民币是否继续升值?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影响到百姓的投资理财生活.2008年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此房地产业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发展空间。房地产投资是一项具有交流、沟通、关联度高、带动力广泛的项目。乡镇向城镇的转变速度也在随之提高,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我国部分城市及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大大的改善了草根生活阶级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化及房地产发展的现状、某地区房地产业实际地市场现状、发展趋势、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政策,来探讨城镇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在出口增长拉动经济增长,因周边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而使这一可能趋弱情况下,扩大内需,增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势必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选择。而房地产业既可增加投资,又可引导...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举足轻重作用,近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具体表现在: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购置趋缓、投资增长乏力。若不进行结构性调整,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十三五"时期国家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摒弃以往注重"需求侧"逻辑思维分析,从生产和供给端入手,来探讨和分析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成为扩大内需、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持续增长的房价引起的“房产泡沫论”成为理论界、银行界以及地产业等各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人民银行适时出台了多项政策,对规范房地产金融、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拟结合章丘市房地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围绕平抑房价与支持房地产业发展这两个议题,以期找到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房地产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由单纯的投资担动向投资与消费双向拉动转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机制由政策调控向市场机制方向转变。房地产投资结构已趋合理,质量明显提高。政府在增强房地产市场的有效需求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个人购房不断增加。住房金融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平稳增长的势头,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中国。而在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中国工商银行、汇丰银行以及《欧洲货币》杂志共同举办的"中国论坛:实现可持续增长-融资和投资机遇"为国内外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交流投资经验、捕捉投资机会的良好平台。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作为全球银行业市值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将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新的跨越?本刊编录姜建清董事长、杨凯生行长以及部分与会嘉宾在论坛上的演讲内容,希望能有助于读者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以来,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这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降低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提供了有利时机。但是,房地产投资的较快下行也引发了房地产投资下行是否会对宏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的担心。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测算了房地产投资放缓对GDP增长的影响。测算结果显示,房地产投资下行确实会对GDP增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发生断崖式下跌可能性较小,此轮调整可能会持续2—3年。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人们住房需求逐渐增长,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投资周期长、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对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较强。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可能产生的风险,可以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成为扩大内需、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持续增长的房价引起的"房产泡沫论"成为理论界、银行界以及地产业等各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人民银行适时出台了多项政策,对规范房地产金融、抑制过快增长的房价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拟结合章丘市房地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围绕平抑房价与支持房地产业发展这两个议题,以期找到银行业对房地产业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长期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较大的需求是拉动房地产业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断增加的供给是主要推动力量;论证了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影响;探讨了中国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刘光辉 《金融博览》2005,(12):19-19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行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易导致部分行业过热和经济周期波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易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的影响,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大起大落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黄璞 《湖南地税》2007,(6):46-4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房地产税收逐年大幅增长,已成为地税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目前房地产企业偷逃税款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如何规范房地产税收市场,使房地产业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将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