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稻米展望初期生产仍面临去库存压力,生产结构将继续调优,2020—2022年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之后开始恢复增长。由于单产持续提升,未来10年稻谷产量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随着人口增加,稻米口粮消费继续增长,工业消费增长先快后慢,消费总量保持增长态势,预计2029年稻米国内总消费量达到15605万吨。国内外价差持续存在,进口继续增长,2029年进口量预计增加到445万吨, 随着库存压力逐渐缓解,出口量呈下降趋势,预计2029年减至150万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牛肉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牛肉消费持续增加。1990年牛肉消费占整个肉类消费的比重仅为4.2%,2005年增加到9.2%。从整体上来看,与国外发达国家人均牛肉的消费相比水平仍然较低。但是,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牛肉消费还存在着较大的增长空间。本文对我国牛肉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扩大牛肉消费市场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禽肉是中国第二大消费肉类,占肉类总消费的20%以上。展望未来,中国禽肉产量将继续增加,进出口稳中略增,消费小幅增加,价格受成本拉动继续上涨。禽肉产业转型升级,产量缓慢增长。预计2016年中国禽肉产量同比小幅增加,主要是由于2015年黄羽肉鸡养殖效益较好、消费需求增加以及价格上涨预期等的刺激。"十三五"期间,受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鸡肉生产大国,也是鸡肉消费大国。每年生产鸡肉1700万吨,占全球生产总量的18%左右,并呈继续增长态势。鸡肉在国内肉类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从1982年的5%持续上升到目前的20%左右。按照这一趋势推算,预计到2030年左右,鸡肉有可能超过猪肉,成为我国第一大消费肉类。然而,你了解不同的鸡为何长得不一样吗?你担心过那些快生快长的鸡会给你的健康带来危害吗?  相似文献   

5.
正禽蛋是中国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近30年来中国禽蛋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产量年均增长7.8%,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禽蛋总量的40%左右。未来10年,中国禽蛋生产结构将继续优化,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禽蛋产量增速将放缓。禽蛋产量将继续增加,增速趋缓。预计2016年,在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可能继续走低的条件下,蛋鸡养殖效益保持向好,鸡蛋产量将稳中有涨,预计全年禽  相似文献   

6.
未来10年,中国小麦播种面积将稳中有降,由于单产水平持续提升,预计2029年小麦总产量将达到1.35亿吨左右,年均增长0.13%。随着人口增加、消费升级和食品工业发展,小麦国内总消费量持续增长,预计年均增长1.1%,2029年将达到1.40亿吨左右。由于国内专用小麦存在产需缺口,进口持续增加,预计将从2020年的390万吨增至2029年583万吨。  相似文献   

7.
1、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基本保持同步,能耗持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车道,主要指标增长进入全省前列,1995年至2006年GDP年均增长11.4%,能耗年均增长5.7%;能耗总量迅速上升,2006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170.2万吨标煤,较1995年增长83.8%;能耗结构得到初步优化,煤炭在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正粮食供求的变化形势对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根据对口粮和饲料粮的需求情况,对我国粮食未来需求做出如下判断:一是人均粮食消费数量将不断增长,城镇和农村人均动物性食品消费数量继续增长。我国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每年增加0.5%以上,加入人口总量增长因素,我国粮食消费总量每年增长的幅度在1%以上。二是人均大米的消费量稳定或缓慢下降。近7年来,人均稻谷生产数量为150公斤左右,但过剩库存增加。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8.1%,同比增长13%,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7个百分点。2007年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七年间年均增速为21.7%,为支持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纯收  相似文献   

10.
一、海南省粮食供求平衡的显著特点海南省历年粮食产需都有缺口,依靠省外购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1998至2002年全省粮食年均消费量280万吨(原粮,下同),粮食生产总量217万吨,粮食缺口63万吨。2003年全省粮食消费总量295万吨,粮食生产总量198万吨,粮食缺口97万吨。近年来,海南省粮食供求变化主要有三个特点:粮食需求量增加。1998至2002年年均增加5.5万吨,年均增长2.0%。2003年比2002年增加4.9万吨,增长1.7%。粮食生产减少。1998至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年均减少79.4万亩,年均减少幅度为2.5%,粮食总产量年均减少6.5万吨,下降3%,其中水稻产量年均下…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世界头号农产品贸易大国,美国农产品贸易额一直长期位居世界首位。近十年来,美国农产品贸易稳步增长,贸易总额从2008年的2297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3223亿美元,年均增长3.4%。贸易额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略有上升,从2008年的9.7%上升至2018年的10.2%,贸易额年均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出口额从1255亿增长至1561亿美元,年均增长2.2%;出口额年均增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进口额从1042亿美元增长至1663亿美元,年均增长4.8%;进口额年均增速高于世界2.2个百分点。近十年美国贸易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预测甘肃省工业化过程中主要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采用人均矿产资源消费与人均GDP“S”形规律理论,系统预测了2010-2020年甘肃省粗钢、铜、铝、锌等矿产资源的需求趋势及需求量,结果显示:当人均GDP为10%~11.5%时,人均粗钢消费峰值点将在2016-2017年到达,届时人均粗钢消费量为463~510 kg,消费总量1 323.93×104t;人均铜消费峰值点将在2015-2016年到达,届时人均铜消费量为28.2~30.1 kg,消费总量80.49×104t;人均铝消费峰值点将在2010年到达,届时人均铝消费量为35.5 kg,消费总量95.78×104t.2015年,甘肃省人均锌、镍消费量可达14.47 kg、9.48 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稻谷是我国居民消费的第一大主粮,占到居民口粮消费60%,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品,研究稻谷口粮消费趋势对于保证粮食安全、指导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对稻谷口粮总体以及分品种消费特征分析,进行人均消费水平预测,运用时间趋势外推法,结合对我国人口总数、人口结构的判断,研究测算2020年、2030年我国稻谷口粮消费总量、产量需求量和分品种消费结构。[结果]预测结果表明, 2020年、2030年稻谷口粮宏观消费量为1.51亿、1.42亿t,产量需求为1.62亿、1.53亿t,与2016年相比,分别下降5.5%、10.8%。其中粳稻口粮宏观消费量为0.63亿、0.64亿t,产量需求为0.67亿、0.68亿t。[结论]因此在未来稻谷生产方面,应根据国内实际需求,适当缩小稻谷种植面积,扩大粳稻种植比例;促进优质水稻生产,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应提高稻谷收割、加工技术,改善稻谷储存条件,完善现代化物流运输体系,以减少稻谷产后损耗。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10年我国稻谷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年均增长0.6%,小麦产量年均增长0.13%,玉米产量年均增长2.5%,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和供给明显增加……" 4月20日,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以视频直播方式在京召开。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以下简称"《报告》"),对未来10年中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贸易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受邀作视频致辞。  相似文献   

15.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近进行的全国粮食分品种供求情况分析预测结果显示,按照我国粮食口径计算,2005/2006年度我国的粮食消费总量预计首次达到5亿吨的水平;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粮食消费水平为386.5公斤;根据对年度内粮食进出口数量的预测,净进口粮食数量占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为5.1%。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在国内粮食消费总量扩大的过程中,粮食品种结构性变化特点突出,全国粮食市场消费出现出了新的情况:一是受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水平降低和城镇化提高的影响,口粮的直接消费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二是由于养殖方式的进步,前些年饲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重,常规食物的安全性引起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反思。发达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占总消费量60%以上,消费量年均增长25%至30%。目前我国粮油食品产量中,绿色食品的比重仅占3%。2013年我国人均GDP已超1000美元,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判断,今后20年将是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快速变化的时期。21世纪是"绿色"世纪,生态农业生产的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将成为消费主流。  相似文献   

17.
不同意有的专家提倡的应大力增加肉类消费量、使动物性蛋白质占蛋白日摄入量30%的观点,认为在相当时期内,我国既没有必要也无可能把动物性蛋白的消费比重定得过高;文章预测了我国1990年和2000年动物蛋白的消费量,可供有关部门研究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产销平衡法计算出国内葡萄干消费量,分析其消费变动特征。基于2010~2016年国内葡萄干人均消费水平,构建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对未来葡萄干国内消费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葡萄干人均消费量0.24kg/人,消费总量34.42万t,产量23.62万t。2014年后,中国葡萄干消费量和产量产生供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2020年供需缺口达10.8万t。研究结论:未来中国葡萄干消费能力和市场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19.
<正>从往年数据来看,2016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000多万吨,较2015年增长2.7%,再创历史新高,主要是由于大豆消费量的增加。而大豆消费量主要源自中国近年来养殖业的兴起,中国肉类消费激增使得对大豆的消费量急剧增加。进口大豆库存始终处于高位水平,居高难下,主要由于进口大豆到港量巨大,远超常年水平,大豆到港量明显高于压榨量。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1-5月份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3713万吨,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粮油棉消费呈逐年下降态势,肉类食品消费幅度呈现出由大变小进而基本稳定的趋势,而果蔬食品消费则持续上升。据农业部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3%和4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蔬菜消费量达到117.89公斤/人,均居世界第一。自2010年以来,中国蔬菜生产以平均6%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可以说中国蔬菜生产已基本完成了面积和产量的扩张,实现了供需总量的平衡。因此,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