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相应的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每年电力企业在基建及技术改造项目上的投资也非常巨大,如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中心建管的项目每年就有几十亿至上百亿之多。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为的是造福于民,但是钱花了是不是花对地方了,有没有乱花超花的情况出现,这些关乎着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2.
电力企业对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相当重视,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在工程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电力基建项目结算管理上投入的力量不足,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少数建设单位对电力基建项目结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高,合同管理、现场签证、工程结算等工作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3.
赵俊 《中国电业》2011,(2):73-73
笔者在近两年的审计中发现,电力企业对电力基建项目管理相当重视,在工程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在电力基建项目结算管理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少数建设单位对电力基建项目结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高,合同管理、现场签证、工程结算等工作不够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电力基建项目结算管理工作,本文就电力基建项目结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桂衡 《华北电业》1996,(11):4-6
论我国电力工业的资金筹措桂衡一、我国电力工业资金筹措的基本现状经过多年改革,电力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资金渠道也大为扩展。进入"九五"后,国家要求对新建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和项目法人负责制。据测算,"九五"期间,中央电力企业每年需筹措资本金...  相似文献   

5.
谈电力企业股份制孙薇目前由于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了利益多元化,政企不分加剧,至使多家办电形成多家管电,而多家管电又使统筹调度和统一核算增添了困难,加上资金分散化不利于全国电力的宏观规划等,这些矛盾影响了电网的整体效益的充分发挥,为此实行股份制是必...  相似文献   

6.
当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各电力公司将在其它区域相互渗透,公司重组和兼并在所难免,而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电力体制不相适应,六大顽疾制约着电力企业生存与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90年代初通过劳动、人事、工资制度配套改革(简称“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干部聘任制,逐步打破干部终身制,建立能上能下的制度;改革现行等级工资制度,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和更加灵活的计件工资、定额工资、浮动工资等内部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家对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开展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试点中,与大网连接的其他电力企业同样是电力市场的主体。目前,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地方电力企业,陕西、山西、四川等省的地方电力在本省的电力市场中都占有相当份额,是省及区域内一支不容忽视的地方电力市场主体。如成立于1989年的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就具有配售主体和贷款主体地位,下属66个县级供电企业和1个市级供电局,控股的8个电力股份公司和水电建设开发公司,主要经营陕西省内的部分小水电和火电厂,在本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地方电力在改革和竞争中面…  相似文献   

8.
电力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体制改革的途径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电力企业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和 市场竞争主体。笔者认为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之际,清楚地认识法律赋予企业的权利,探讨电力企业的外部环境,确立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新型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近年来,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一个议论较多的话题.作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产物的中国投资协会地方电力投资委员会所属的45家地方电力投资公司,目前已拥有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6,形成了国电系统以外的实力最强的电力投资主体,成为电力行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电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投融资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起步阶段的电力投融资体制。1979年1987年是我国投融资领域改革的起步阶段,电力工业的投融资体制随之进行了改革,电力企业的投融资功能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包括:实行“拨改贷”政策,实行集资办电政策,改革投资计划管理体制和改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第二阶段:转轨时期的电力投融资体制。198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提出投资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一系列推进改革的措施。电力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电力企业基建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基建项目造价管控力度日趋加强,电力设计企业如何提高造价控制水平,为业主提供满意服务,是电力设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力设计企业的技经工作业务范围主要包括:电力工程项目估算、概算、预算、成本分解、项目财务评价等,其成品(估概预算书、财务评价报告等)的质量,直接关系项目的投资决策,因此,成品的质量就是技经工作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2.
孙柏林 《中国电业》2006,(11):46-47
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电力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亦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各地方政府、发电实体、电力消费者、社会舆论等,是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不可控制的变量。本文重点论述如何消除一些“外部不经济”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满足新增负荷需求,电力企业的基建工程项目投资逐年增长。由于电力基建项目建设涉及单位部门多,金额量大,工程财务管理成为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内部控制不仅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而且能够避免电力企业工程管理中出现的经济风险,强化了财务管理的基础。本文通过研究采取完善的内部控制方式,运用财务管理方法,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最终满足工程财务管理合法合规的需求。一、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和相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行政执法成为当今一道难以破解的难题,为社会和电力企业带来诸多严重问题。其成因主要是:电力立法滞后于改革使得电力行政执法主体事实上缺位、受制于上位法致使地方电力立法难以突破、电力行政执法的基础——执法队伍及其执行力的不足。因此,电力行政执法需从立法层面予以突破,从中央层面明确电力行政执法主体;在立法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模式推动电力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加强法治建设是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之间经营活动的经济法律关系日益复杂。依法治企已成为电力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们的共识。为适应新形势,电力企业加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依法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已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电力法律法规体系。  在电力企业内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法规体系。同时,结合落实资产经营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党风廉政…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31日结束的“全国煤炭电力企业投融资高层研讨会”上,中国投资协会地方电力投资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姜绍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草拟“电力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电力企业投资煤炭业,实行一体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电价改革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对缓解电力不足、促进电力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化,原来的电价机制已出现明显的不适应。继上期“模拟电力市场”话题之后,本期又推出这组有关“电价机制”的文章,让我们共同来关注电价改革──1985年以来,在电价改革方面出台两项重要政策。一是对新建电力项目实行还本付息电价,使新电厂能够具备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以鼓励社会各方面集资办电;二是实行燃运加价,随着燃料和运输价格提高,相应提高电力价格,保证了电力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实行这两项政策,调动了各方…  相似文献   

18.
当今,人力资源已成为最可宝贵的资源,人才对国家、社会和一切企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影响重大。在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全球化促使人才竞争加剧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已成为决定电力企业兴衰的重大战略问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创新我国电力企业绝大多数是大型国有企业,具有大型国企的一般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缺陷。又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于缺乏竞争的环境中,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和管理功能一直没有真正到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上,对人的管理依然停留于…  相似文献   

19.
摘要:基于贝尔理论和有效竞争理论,分析了在传统电力行业发输配售一体化的垄断经营主体基础上,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构造适应竞争需要的电力市场主体的理论基础。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适用贝尔理论,核心问题是要确立传统自然垄断经营主体实行竞争性环节和垄断性相分离的原则,并构造电力行业市场主体;适用有效竞争理论,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电力行业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规模问题。就有效竞争标准在电力行业市场主体构造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我国,未来电力市场主体应当是“发电侧和售电侧”主体多元化,输配电环节实行政府监管下的单一主体垄断经营。  相似文献   

20.
电网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自1995年我国实施多家办电,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第一轮电力改革以来,我国电力体制不断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基本实现,在确保电力正常运行,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电网企业在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其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突现,成为制约电网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增加企业价值的瓶颈.2002年国务院印发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电力企业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2007年电力体制改革工作小组制定的<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提出电力企业应确保资金合理安排使用,引入战略投资者,多方筹集电网发展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