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关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争论从未停止,如何评价苏联模式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如何正确的评价苏联模式、正确的认识我国建国初期所走的道路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对苏联模式进行正确的评价,找到苏联最终走向解体的真实原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另一种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一安 《消费导刊》2009,(16):249-249
高中历史教材《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第三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内容不算多,但十分重要,而且有可能是教材中最难处理、最不易讲清楚的一节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立足全局意识,一方面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纳入世界范围之中予以考察,另一方面,重新构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体系,初步形成了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苏联(苏俄)成立距今已经近100年了,苏联解体距今也已经过去27年了,如今我国早已跳出了苏联模式,但是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仍热衷于研究苏联模式以及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呢?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在1949年后,基本上照抄照搬了苏联模式,以苏联为蓝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甚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或多或少的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今天进一步探析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总结苏联改革的经验教训,就是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益借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4.
刘剑虹 《消费导刊》2009,(19):232-232
列宁第一个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其探索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借鉴的方法论思想。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具体形式,其产生有特定的主客观原因,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后来逐渐僵化和凝固化了,造成了很多弊端。我们可以从苏联模式及其根源中获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苏联在意识形态建设上出现重大失误的原因,指出了苏联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拚弃的巨大危害,并结合中国现实,以苏联为借鉴,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的现状出发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存在的认同障碍,并就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认同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郭杰 《华商》2008,(20):66-66
本文从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特点和弊病出发,寻究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对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苏联解体后,许多西方媒体声称社会主义只能是人类的白日梦,终究还是会被资本主义代替,马克思的理论遭到普遍质疑。但是,我们清楚地认识到,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政党的腐败问题,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关系,苏联的失败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失败。能否解决好腐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整治腐败问题要从苏联解体吸取教训,坚决重拳出击。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30年代始,垄断、专制、封闭的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长期的僵化和落后;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模式采用公开化,民主化方式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的改革,反而加剧了苏联的解体。反思苏联的教训,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上,需要在体制、氛围和条件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1956-1966年是中国刚刚跨入社会主义、开始避免苏联模式弊端、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关键、最重要的十年,也是毛泽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进行不懈探索的复杂而艰辛的十年,其思想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发展思想科学集中喷发阶段;经济发展为主发展思想出现波动阶段;重点关注阶级斗争,从阶级斗争中寻求发展新途径的阶段。十年的发展历程清晰展现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思路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探索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这不仅对前苏联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因此,在我们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再来认识这一历史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相当程度上与斯大林确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有关。文章主要分析了前苏联工业化道路选择的过程及其争论。这一道路的弊端,以及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坚持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一种结合中国国情所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多种发展模式中的一种.有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模式",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内涵.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模式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都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2.
王欣  孙康 《中国市场》2008,(26):109-110
"八大"前后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以苏为鉴"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从而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实践和基本国情、照搬苏联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苏共二十大的影响以及国际形势四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苏联解体以来,各国学者都做了深八分析与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文分析了苏联共产党执政过程中脱离群众造成党群关系恶化,最终导致解体的原因以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崛起的良机,使苏联成为萧条中的大赢家。这也给我国当今面临经济危机流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深刻启示。当前我们可以借鉴苏联的做法。充分抓住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暂时困难,大力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大力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和壮大自己。要避免结构失衡和不顾人民生活的需要。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模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反思"苏联模式"、借鉴吸收人类现代文明成果和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升华的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和富有成效的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中国模式"的形成和升华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重大领域的突破,"中国模式"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中国模式"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16.
洪凯  邓庆玲 《商业科技》2010,(31):217-217
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崛起的良机,使苏联成为萧奈中的大赢家。这也给我国当今面临经济危机流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和深刻启示。当前我们可以借鉴苏联的做法。充分抓住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暂时困难,大力引进技术、资金、人才,大力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发展和壮大自己。要避免结构失衡和不顾人民生活的需要。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7.
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强行打开中国大门,许多中国人都在探索中国的出路陈序经也在对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进行苦苦探索.他提出全盘西化论,终身不改其志,并进一步对中国现代化道路进行思索:资本主义模式并非尽善尽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弊端.陈序经理想的现代化模式是什么?他提出"苟能有了资本主义的生产的基础,而谈社会主义的分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苏联处于刚刚开始实行工业化建设的阶段,而当时苏联的强敌美国却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汽车制造工业,处于国防的需要苏联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汽车制造工业,列宁曾经这样说道:"我们(苏联)需要的不仅仅是汽车,更需要的是汽车制造技术。"为此苏联开始积极寻找学习汽车制造的技术,由此与当时世界的汽车制造业巨头福特公司开始了合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竞争法立法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胜利 《财贸研究》2004,15(2):106-11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离不开竞争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此有必要对我国竞争法的立法模式问题进行探讨.目前,世界各国(地区)在这方面有三种各具特色的立法模式,从国情出发,我国现阶段以分别立法为宜;从长远来看,可以在条件成熟时考虑对相关法律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6):295-296
毛泽东本人由于受到生存环境落后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脱离生产基础决定论的阶级力量对比的思维模式"。这就使他认为中国的政治力量以足以支持社会主义的时候毅然放弃他自己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具体说来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概念不清,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认为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苏联式社会主义模式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对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的作用认识不足,过早的宣布了它们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再就是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存在着急躁冒进使中国过早的结束了新民主主义时代,提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