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成为世界软件大国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中国软件业还在迷惘中艰难前进时,印度已经把计算机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印度民族经济的一面旗帜。在信息产业领域,印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软件大国,剖析印度软件业成功的原因,或许对我们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印度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借鉴意义。印度经济的许多特点,如印度塔塔汽车公司优先发展自主品牌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积累这样的经验对中国汽车业未来的发展肯定大有裨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周戎 《企业文化》2010,(5):74-75
有消息称,印度已经成为我国的第8大贸易伙伴。 印度媒体近日称,在过去20年时间里,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非常出色,使得中国成为其他亚洲国家效仿的模范。1991年,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还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4.
读者     
《中国企业家》2004,(2):12-12,14
利用国家权力制衡外资的垄断中国企业欲非拉美化,国有企业就要彻底改变机制,放手发展私有企业,不要只求合资却不掌握核心枝术,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真正而非表面上的发展。印度虽然没有中国富,但他们用很少的外资所达到的发展速度却不比中国差多少。有数据表明:现在印度每年所利用的外资额还没超过60亿美元。但是,现在的印度在IT,金融和医药方面,已经远远走到中国前头,开始在世界上和最厉害的美国竞争了。而我们都是在制造业、来料加工等低端和美国竞争。这些行业都是他们要放弃的,我们却还在高兴,“看,美国的圣诞树都是我们  相似文献   

5.
冀书鹏 《英才》2007,(7):28-28
如果说我们从这次灾难性事件中能够获得什么,那就是老祖宗的一记耳光。  相似文献   

6.
印度企业高管们喜欢指出,他们前100名亿万富翁的财富总额比中国前400名的还要多。但现在,在这场亿万富翁竞赛中.中国已经在一个领域胜过了印度:中国白手起家的女亿万富翁人数超过了印度。  相似文献   

7.
印度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同,印度"藏富于民"而中国"藏富于国",印度经济增长潜力远远大于中国,印度经济增长动力既源于印度的包容性增长措施,又促进了印度的包容性增长。印度包容性增长经验给我们的启示包括改善收入分配比例,调整投资结构,降低通货膨胀,改善产品出口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正当中国沿着制造业价值链向上攀爬的时候,印度企业在这些领域已经先行一步,中国将面临来自印度制造业的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2002,(1):14-15
中国城科会城建经济专业委员会二00一年学术研讨会今天就要闭幕了。有关这次会议的情况会议纪要上已经有了,但会议纪要的有些内容或提法可能有些不当之处,会后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对其作些修改,报给中国城科会,然后在我们的会刊《城建经济》上发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印度相邻而居,同为发展中国家,地广人多,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在从农业国家起步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道路上,印度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成长的成功经验是一面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镜子。印度政府将高科技中小型企业作为应用、转让和开发科技成果的一种模式。因此。技术创业不仅依赖于科学和技术政策,同时也依赖于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佛学--禅,已经进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禅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作用出很大.大家都知道禅是中国人的创造,但是印度也有禅.据胡适考证,印度的"瑜伽"就是印度禅."瑜伽"在印度比佛教出现得还要早,"瑜伽"是梵文,是"管束的意思",就是说如何能把我们的心管好,还要训练好.它主要是讲一种苦修.它有一修练方法叫打坐,打坐就是要人入"定",所谓定就是让心安定下来,不向外跑.  相似文献   

12.
中国MBA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了,在这期间,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的管理人才,他们中间有一些在事业上还是非常有成就的。我认为中国的MBA教育,成绩还是主要的。中国未来MBA发展的前景是乐观。这个乐观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已经摸索出来一些在中国办MBA的经验,就是说除了按照国际规范的MBA教学方式来培养MBA学生以外,我们也结合中国自己的许多实际情况来培养中国所需要的MBA企业管理人才,而且从我们的情况来看,我们毕业的学员,在企业里面是供不应求的。  相似文献   

13.
《东方企业家》2011,(7):18-18
巴比组合显然过高评价了自己在印度的影响力。秉持雪己理念的印度富豪们依然我行我素。慈善在印度也如同在中国一样已经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企业家投身公益事业的时代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徐源 《中外管理》2008,(9):44-44
中国企业多数是“抓住机遇求发展的”,但常常是在快速发展中,自身的本领却没有同步增长。可以看到,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吃到苦头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实是个很好的机遇。必须掂量一下自己:什么是赖以生存的可能。多少年来,中国企业普遍奉行快速增长策略,但事实上,有时限鱼是能吃快鱼的。  相似文献   

15.
王永章(国家化部化产业司司长):中国十分重视与东盟各国的化合作。我们之所以提议举办这次论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与东盟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精神,在10+3和10+1框架内寻找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之所以选择在广西首府南宁市举办这次论坛,是因为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各国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位置,同时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我们想在此基础上再搭建一个中国与东盟各国整合化资源、加强项目合作、促进化繁荣、共谋产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中国加入WTO三周年后,本以为我们在服务业、农业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以在纺织业换来一定程度的出口增长,如今,该多多少少地能增加一点纺织品的出口了。但美国、欧盟突然以执行“特别保障措施”(特保)为由,限制中国纺织品的出口,这让对美欧“自由贸易”理念有不少幻想的中国纺织企业、让相信美欧会按法律程序行事的不少中国专家学者,觉得被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相似文献   

17.
印度,这个有着数千年文化传统同时拥有11亿人口的大国的对外开放比中国晚了整整10年,GDP总量和人均GDP都不足中国的1/2.吸引的外资不到中国的1/10,但现在人们已经在谈论“印度是否能够超越中国”这样的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你来我往     
《政策与管理》2011,(3):14-14
1月17日,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再度病休——这次休假是无限期的,不像2009年的那次,当时他说明了重返日期。iPad2的发布时间已经推迟,或因受乔布斯病情影响。乔布斯对苹果究竟有多重要?对于那些在人们眼里完全依托于一个人——即使这是真实情况的公司来说,这件事不啻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19.
天下     
声音在中国和印度这些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我们看到了非常强劲的增长态势。另外,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在中国,我们希望通过和上汽集团合作,进一步加强在中国的发展。我不认为需要在俄罗斯或者印度寻找可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导刊》2013,(3):40-41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们对我们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地产经济主流高峰论坛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年。从2003年开始,包括我们专家学者和房地产的企业家以及政府有关的单位,共同努力搭建了这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融合政府的声音,反映群众的要求。十年来,我们相约在河南、广东、辽宁等地搞了十次比较大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困难时期我们要认真探讨,在发展时期我们也要进行探讨。所以说我们回顾十年我们这个平台,为中国房地产的发展,为我们企业的发展,为老百姓幸福生活都做了一些事。特别是去年9月,由于沈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汪光焘部长,住建部房地产业司司长沈建忠及各部委老部长、老省长、市长均到会,沈阳市市长亲自致词主持了这次会议——这个论坛已经做得一次比一次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