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内容,分析了无锡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应加强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宣传,提高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重视度;建立有针对性的社保制度,高效、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切实兑现农民工工资待遇;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农民工在锡参保同城待遇,适当降低缴费比例,提高农民工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
汪霞 《黑河学刊》2007,(6):137-139
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有着极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然而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的归属问题学者们仍旧没有统一的意见和对策。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城市化和农村化都面临着种种困境,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根本途径和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勇 《魅力中国》2008,(2):11-12
文章首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现状进行了考察,接着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做了论证,从而得出结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同时对农民工自身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处于城镇化的最前沿,但基本处于医疗无保障或低保障的状态。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括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相比,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保障水平偏低、覆盖面较小、保险关系难转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城市农民工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介于农民与工人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状况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既有社会体制方面的,也有立法和管理层面的;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也有资金方面的。要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就要从现实条件和农民工的需要出发,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建立一个统分结合、相对独立、分类分层的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朱梅  奇英英 《北方经济》2014,(11):72-73
正我国现行的社会体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之外。这种情况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不断凸显,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地探索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虽然一些用工需求量较大的城市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和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养老需求,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涌入城市的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问题就一直难以很好的解决。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不强,在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着缴费难、转移难、保障难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符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分类保障,分步推进;多种方式进行补贴,降低社会保险缴费率;实行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建立弹性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工观念的转变;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等是其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曾天地 《特区经济》2009,(2):129-130
农民工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他们大多数仍处于社会保障体制之外。本文通过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出发,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公平性和制度设计的思考,旨在强调农民工社会保障构建的必要性和探索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中的可行性。指出在目前还不具备建立一元社会保障制度、且一元社会保障在差别社会未必是公平社会保障模式的情况下,应构建以长期目标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的.以“底线保障”为基础的分类分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 《科技和产业》2007,7(6):94-96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制度。如何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既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工在当前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紧迫问题,又能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城镇化进程,明确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实施的途径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特区经济》2010,(9):138-140
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至少有三个问题是必须高度关注和需要特别重视的:一是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二是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陷的根源;三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缺陷问题的对策。文章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索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存在一些问题,应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从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农民工应急救助机制等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杨林  侯欢 《改革与战略》2014,(8):111-115
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农民工享受应有的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模、结构、效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实中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与之相差甚远,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自身需求能力不足、政府企业供给职责缺位、财力匮乏、社会保障制度固化以及立法滞后方面的局限。应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需求主体参保能力,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供给主体供保责任,优化农民工社会保障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黄春华 《特区经济》2012,(9):115-117
本研究以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为研究主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社会上存在许多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合理的社会保障,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他们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难以享受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在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的问题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改变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看法,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以及加强企业维护职工合法权利的意识,加强政府的对社会保障的宣传力度和监督力度,完善社会保障立法,制定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合理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城乡统筹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智慧 《特区经济》2009,(5):133-135
农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本文从城乡统筹的视角,考察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深入剖析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重新构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着力于建立全国统一、覆盖城乡居民、城乡和地区保障待遇有所差别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一并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晨 《乡镇经济》2009,25(8):114-117
农民工是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社会结构转型的巨大推动力量。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很低且各地的认识和做法差异性较大。文章结合对广州保安服务业农民工的问卷调查,调查资料表明:思想观念、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社会保障资金不足造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文章最后就如何加快保安服务业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永刚 《特区经济》2007,(12):149-150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政府针对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农民的涌入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这些举措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显得不足。所以,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政府目前应分类分步骤从民工子女受教育、民工工会组织建立、民工权益保障立法等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内外关于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文献非常丰富,这为当前进一步加深研究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奠定了基础。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工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温晓燕 《特区经济》2011,(1):299-300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镇以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农民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然而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却屡屡发生。近年来,国家开始关注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却忽略了社保体系中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的构建,农民工社会救助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本文主要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认为国家在农民工社会救助方式的选择上更应侧重于机会和服务的提供,而不仅仅是现金和实物的供给,通过外力开发内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体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生  李翠霞 《特区经济》2012,(4):299-301
以农民工为主体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的对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居住条件是农民工与市民交往的前提条件,城市中的农民工只有通过购买"入场券"的方式,才可能接近市民,最终完成向市民的转变。最后,从制度建设、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保障房布局、构建城市社会网络等方面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