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资讯     
太原统一实行居住证制度太原市公安局消息,持证外来人员在诸多方面享受市民待遇,连续居住满5年符合一定条件可转太原户口。太原市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政府日前再推户籍新政,内容包括凡来沪创业、就业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只要符合持证满7年等五项条件,即可在“年度总量控制、按照条件受理、依次轮候办理”的前提下申办上海常住户口。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政府日前再推户籍新政,内容包括凡来沪创业、就业并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境内人员,只要符合持证满7年等五项条件,即可在“年度总量控制、按照条件受理、依次轮候办理”的前提下申办上海常住户口。  相似文献   

4.
又易 《浙江经济》2009,(14):18-18
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宣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网上申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如果申报材料齐全、申请条件全部符合,申报人正常60天里就能拿到办理上海市常住户口的通知书。这意味着,首批“居转户”有望在两个月后产生。  相似文献   

5.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4,(9):10-10
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7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之后,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将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意见》对此进行了阐释: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居住证制度正在各大城市逐步推进。老区大学生普遍不愿意将户口迁来学校。这是高校户口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深入分析后,发现这是国家户籍改革必然结果,是老区建设成就的反映。高校需以居住档案代替户籍档案进行管理。为老区大学生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李洋 《发展》2013,(6):15-15
即将到来的户口改革必将会引起一系列反应,可能重构中国城市社会。但政府在许多方面显然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一个被称作"统一的全国性居留许可系统"的东西可能取代户口。两会期间,来自各方的消息源指向了这一点。比如,公安部副部长黄明称,《居住证管理办法》已上报国务院,一些"长期在城市工作并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将可在当地落户。  相似文献   

8.
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在上海开始推进了。 今年2月,上海市印发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的通知:关于“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的提法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热议。  相似文献   

9.
特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在上海开始推进了。 今年2月,上海市印发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下称《试行办法》)的通知:关于“符合‘条件’的来沪创业、就业人员均可通过申请以获得上海户籍”的提法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热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3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外来人员的综合问卷调查数据,构建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的Ordered Probit模型,发现:上海外来人口的长期居住意愿受到居住证效应、时间效应、生活水平效应、社会保障效应等多因素影响,而年龄、性别、民族、户口等因素对上海市外来人口长期居住意愿并不显著。本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于上海市改革居住证积分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国制定外来人口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14,(10):36-37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快车道。 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核心要点有三个:一是消除身份歧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二是消除准入歧视,建立居住证制度,规范落户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消除权益歧视,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日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中国在今后三到五年里,取消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户口制度。主管户口问题的中国公安部到目前为止的官方立场则是,户籍制度不会取消,但户口迁移将继续放宽。  相似文献   

13.
沈滨 《浙江经济》2011,(24):54-54
温岭市从2002年9月就开始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内容包括:允许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和老年人投靠成年子女:先后将农场户口、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渔业居民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在全市范围内实行购房落户政策;放宽引进人才的条件限制,实施投资落户、纳税落户、优秀流动人口落户等政策。积极探索户口混合管理,解决了包括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生回原籍地(农村)落户、因特殊情况未能落户人员的落户、双方户口性质不同的混合户口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阳 《北方经济》2015,(7):36-39
居住证制度是一些城市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而实施的一项人口登记管理模式。居住证制度最早出现在北京(1999年)、上海(2002年)、广东(2003年)等东部发达地区。2010年《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目前,居住证制度已经在上海、深圳、成都、广州、郑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多座城市实施。  相似文献   

15.
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将是一份载入史册的文件。这份文件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由此标志着实施近半个世纪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14,(9):15-15
一直以来难以破冰的中国户籍改革,就要有大动作了。国务院近日发文指出,中国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分类,所有国民统一登记为居民。这意味着,  相似文献   

17.
浙江结束实行20多年的暂住证制度,外来者可享受市民待遇,居住证将与社保、就业、教育、居住等挂钩。是的,暂住证早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了。浙江这么多外来人口,单单的暂住管理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了,暂住证给外来人的感觉其实就是等级的差别。人口流动应当是自由的,人口管制制度亦应当大致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9,(8):14-14
作为全国外来人口第一大省,广东正通过修改地方法规的方式。将实施多年的暂住证制度改为居住登记与居住证制度。而流动人口转户籍政策也在审议中。  相似文献   

19.
从10月1日起,浙江省嘉兴市将建立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以及按居住地划分的人口统计制度。同时,嘉兴市鼓励有地居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被征地居民养老保险、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等。在新政实行之后,将按照居民是否承包土地来确定社保、医保等政策,从而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20.
来自媒体的消息称,上海户籍制度开始松动,浦东先行居住证转办户籍,这为上百万持有上海居住证的人士正式成为“上海人”打开一丝希望的缝隙。我国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多年来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公民权利发展的需要,今天终于在上海破冰,殊为可喜。为什么是上海,而不是北京、广州?客观上看,是上海夫规模引进人才的需要和严重的老龄化隐患成为推动上海放松户口制度的一个关键因素,但这样的问题在北京、广州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