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美伦 《商》2011,(4):45-46
城市和乡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工业化对乡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乡村提供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工业原料。但是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竞争。本文先分析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的现状、主要问题,再进一步分析产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鉴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我国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由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城乡一体化新局面的形成是其必由之路.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商业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当前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商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工业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为了进一步加强商业经济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发展经济要有长远目光,要把城乡当作一个整体对待,同时城市经济体与乡村经济体应以各自的优势为依托,发展优势产业与连接产业,协调区间产业布局,完善各个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简述我国农业生产在城市化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人口减少而粮食产量和产值保持增长的奇迹,对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资源互补,经济互惠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把具有地理和行政区划特征的城市和乡村的一体化问题与产业一体化对应起来,提出产业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根本途径,制度创新是推进产业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旅游经济的内涵出发,分别阐述了城乡一体化、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脉络及界定,论述了乡村旅游与城市一体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本文希望能对更好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向深层次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对城乡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丹丹  刘铮 《中国市场》2013,(16):74-77
城乡产业转移是促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和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区域的整体布局建设以及郊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途径。而金融结构、效率与深化程度在城乡产业转移程度的作用问题也引起学者和实际部门的关注。本文以北京城市功能核心区中的西城区、城市功能拓展区中的朝阳区、城市发展新区中的通州区及生态涵养发展区中的密云区2001年至2010年十年间的数据,对北京市城乡产业转移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城乡产业转移的影响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要求立足于农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问题,是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目标,也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旅游产业天然有着耦合性强的特点,乡村旅游有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提高农业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也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路径。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渠道应立足于"农业+",依附互联网媒体,搭建乡村旅游平台。但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存在对乡村旅游观念存在偏差、乡村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建议引导树立正确的乡村旅游发展观,深化改革形成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积极提升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城乡旅游一体化是大势所趋.辽宁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应引入“椭圆理论”,城乡一体化地区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城市”和“乡村”两个焦点的大椭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椭圆模式”城乡旅游目的地,依据“椭圆理论”的焦点等效,各点聚合,整体扩张、演化等定律,将辽宁地区城乡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归纳为:规划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推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必由之路,而农业旅游就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时期,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能够与城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良好互动,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产业融合趋势,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业实现融合的条件、农业旅游的形成过程及存在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乡村旅游加强质量建设、提升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级战略决策.我国乡村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进过程.受乡村固有的本土特殊性约束,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逻辑是立足中国国情和乡村实际,化解乡村社会的主要矛盾,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本土发展道路.基于战略配称理论,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阶配称模型,并对乡村振兴"五大任务"进行本土分解.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其乡村振兴实践无疑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公共政策方面,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释放制度红利,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组织服务,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由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推进.  相似文献   

10.
周璐瑶  王曼莹 《商业时代》2015,(10):123-124
在目前我国城乡发展差距巨大且城乡两大经济领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条件下,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乡产业的现代化水平是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根据吉林省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基础和产业结构,文章提出,吉林省以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模式存在五种类型,即现代产业综合发展型、工业资源加工型地区、农业资源加工型、传统农产品生产型以及特色生态资源旅游型,本文对五种类型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全国其它地区提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加快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核心环节;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2.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展现出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这是新时代的国家领导集体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展现自身宏大战略格局的伟大举措。在经济要素的配给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借助城市的力量去解决好"三农"问题,用更宏观和更宽广的视野来看待城市与乡村的水乳交融、双向互动和互为依存,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必将为我国经济下一步的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窦海燕  张琼 《商场现代化》2012,(29):114-115
发展城乡接合区域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农业景观旅游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我国已经显现端倪并初见成效。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城乡接合区域壮大特色产业经济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研究城乡接合区域接受城市辐射,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日益融合。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8,(2)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农村居民向城市流动,现代社会的发展将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多重推动下,城乡社会逐步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城乡基层社区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更加紧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融合发展机制都对新时期的农村社区及其治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当代农村社区相较于之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社区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困境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石林  杨冰 《北方经贸》2022,(4):146-148
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成为促进北京农业转型、农民收入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业态。本文在分析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智慧旅游并实现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优化乡村旅游空间格局、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加强生态保护并注重生态效益等优化路径,以期为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蔡昀倬 《现代商业》2021,(8):155-157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耕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2019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超全国十分之一.农业是河南省发展的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党的十八大制定了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部署.根据《全国乡村产业经济规划(2020-2025)》中提出的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必须牢牢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度和通用性明显提升,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引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并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文章由此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城乡产业一体化现状,探究促进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有效衔接、工农关系协调发展以及城乡资源有效配置的路径,以期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所理论与现实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必然要经历的历史过程。在新形势下,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并建立一个以系统的理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分析框架,从而形成周密的评价体系、并取得普遍认同的指标体系以测度、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已是随时应势之举。本文旨在通过整理陈述中外学者对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为当前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旅游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业已成为共识。以乡村旅游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显得切实可行。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乡村旅游的桥梁;构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模式;建设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保障体系是实现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乡村旅游转移、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城市和乡村的划分,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工作。搞好城乡划分工作是统一城乡划分口径、科学评价城镇化水平的必然要求,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为合理规划城乡布局提供重要的依据,还对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评价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同时也为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提供了城乡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