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但其确认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所谓成本法 ,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 ,一般应保持不变。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时 ,仅限于所获得的按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 ,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具体处理时 ,一般分为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通常情况下 ,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3.
长期股权投资是现代企业实现多元化经营,回避行业系统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应根据投资企业所持股份占被投资单位股份总额的比例以及对被投资单位财务和经营决策影响程度的高低,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这两种核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一、成本法、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和核算程序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核算程序如下:(1)初始投资或追加投资时,按照初…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或被投资企业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经营.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本文主要讨论成本法下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关于股权投资差额的现行会计处理,笔者认为存在两处不尽合理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现提出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准则》)中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但如果投资企业因追...  相似文献   

7.
权益法是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损益的方法之一,其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帐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取权益法核算;否则应中止采用权益法,对于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中美的规定是基本相同的,但在对投资损益的核算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企业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权投资等,应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企业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或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对长期投资发生的损益业务,应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内设立“损益调整”明细科目核算。(1)投资企业在(取得股票)投资后,如果被投资单位当年赢利,依当年实现的净…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能力时,为了防止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对投资企业的影响,要求采用成本法(旧准则采用权益法);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当对被投资企业无任何重大影响时,企业至  相似文献   

10.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能够实施控制,或者持股比例较小,对被投资不但不能实施控制、也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则均应采用成本法核算。因此,投资企业减少投资,导致其对被投资单位影响能力降低,当影响能力均降低到一定恨度时,其长期股权投资就应按照2号准则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实现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办法。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因追加投资导致由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的原理因追加投资等原因使持股比例上升,但不构成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1.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时,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本文试就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在会计核算上应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4.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运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由于会计制度与税法确认收益或损失的时间不同,涉及到一系列的所得税会计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探讨。首先,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会计上作为“资本公积”处理,不计入损益。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大于应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应…  相似文献   

15.
新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以实物对外投资时,应按该实物的公允价值确认投资成本,不再按账面价值确认成本;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核算从原来的权益法改为按成本法核算;期末对子公司进行合并时,应将母公司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从成本法下的余额调整为权益法下的余额,即调表不调账;权益法下投资方在确认被投资企业净损益的份额时,  相似文献   

16.
长期股权投资应依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及控制或影响程度不同,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准则")中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通常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在投资年度及投资以后年度,确认投  相似文献   

18.
于敏 《财会通讯》2005,(8):45-46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权益法是指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可能大于零或者等于、小于零。当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大于零时,称为股权投资借方差额(本文称股权投资借差);当投资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小于零…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即权益法核算应是在公允价值条件下的权益法。  相似文献   

20.
赵珣 《财会月刊》2007,(10):30-31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准则”)中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通常分别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处理。在投资年度及投资以后年度,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的过程比较复杂。下面笔者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即“账面余额检验法”对其进行核算,将此方法和准则规定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将两种方法相互渗透,以便于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