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村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缓慢的广大西部地区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对于统筹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更是具有长远的深刻影响.实践表明,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加速城镇化进程,就要了解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现状,通过分析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因素,因地制宜,找出对策,才能为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君 《江南论坛》2014,(7):20-2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并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对我们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嘉兴市秀洲区的城乡统筹发展进程,我们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本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路径进行了梳理分析。一、"田园秀洲·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经贸实践》2004,(8):8-11
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产业带是浙江三大产业带之一,该区域除义乌、永康以及东阳、金华市区工业基础比较好以外,金衢、金丽沿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属于浙江欠发达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走出一条适合实际,具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进本地区的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是争取与全省同步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是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而新生代农民工因其现实背景和时代特征,其市民化成为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有效途径.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行制度探索和政策创新,以期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浙江作为全国县域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其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对于其他相对落后的县域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上较为发达的县域为研究背景,分析这些县域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信访制度是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有人认为信访是在挑战法律权威,笔者认为信访不仅是民意诉求的重要渠道,而且也是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中的“均衡器”、“减震阀”.通过信访反映的大量信息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而且也是社会管理者和执政者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推进民主法治进程的重要参考.至于信访的治理又必然是法制的,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只有制度不断地加以完善,其现实价值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
当前举国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农村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今后一定要牢固确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这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也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在不断促进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的同时,还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使传统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物联化发展,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扎实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和中国正在掀起海洋开发的热潮.掀起一场"蓝色革命",沿海省市纷纷提出海洋开发的措施,有的省市县还提出建设"蓝色产业带".但海洋经济建设是长期目标和系统工程,需要着眼于海洋开发利用的大局.充分认识蓝色产业带建设的内涵、特征、优势、.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国家层面上构划蓝色产业带建设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
加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中的市场推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州、连云港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在于工业化、城市化、城乡居民收入等三个方面。产业发展必须首先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弱项的转化。加快构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需要新的政策投入,以克服某些“制度约束”;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市场推动,坚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增强经济活力。注重培育专业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区域市场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1.
张可远  沈正平 《经济地理》2005,25(2):173-176,184
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全省一盘棋的角度出发,江苏省依托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分别制定、实施了沿江开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等战略部署,旨在加快苏中、苏北地区发展,缩小省域范围内南北发展差距。文章围绕加快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这一主题,通过优劣势的对比分析,论证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困境,并提出了加快该产业带开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依靠高新技术产业驱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当今国内外落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内在要求。西部重点经济带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较好的技术创新基础,已逐步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陕西关中和成—绵—渝两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对推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出应确立依托西部高新带深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新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贵州西部人口压力大、贫困面广、生态恶化、资源富集喀斯特发育强烈区域将开展重化工业建设,打造毕水兴经济带。然而,脆弱喀斯特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禀赋对经济活动的弱质性影响,日渐制约区域经济朝纵深方向发展。在脆弱而复杂的生境里搞工业化建设须注重环境承载力,通过科学发展机制构建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的共生互动,谋求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该地区经济绿色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速安徽中部崛起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文章在阐述文化旅游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皖江城市带文化旅游资源在历史、目然景观、宗教、文艺等方面的丰富性,并据此提出其发展路径:统筹规划、促进品牌建设、打造精品路线等。  相似文献   

15.
秦兆祥 《经济研究导刊》2011,(6):149-150,181
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有序的开发与产业转化有助于提高鄂尔多斯旅游业发展水平,促进社会经济进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目前,鄂尔多斯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存在思想不统一、开发无序、模式陈旧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进行策略选择,运用统一和创新的开发思路,整合资源,加大营销力度,实施精品带动战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的黄河流域城市联系网络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腾讯人口迁徙大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城市网络联系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指向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流域内城市网络密度较低,平均路径较长,与其"承南接北"的区域地位不相匹配。②形成以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和包海高铁为轴线的骨干网络,核心—边缘结构突出。③流域内—外联系网络形成两大(郑州和西安)、一小(济南)三个核心,高等级网络以三者为核心节点向域外辐射。强集散能力节点城市集中在"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一线。域外主要联系方向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④流域内部网络和内—外联系网络相比,"陇海线—下游黄河干流"和包海高铁一线以东城市优势更为凸显。⑤流域不同地区网络联系的空间指向性差异明显。流域内部联系多指向省会城市,内—外联系的空间指向上存在明显的上中下游分异。  相似文献   

17.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承接转移的企业可能会对皖江城市带带来环境污染、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对东部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并使产品适应市场的变化。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目前具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具有丰富的自主创新的资源和自主创新的基础。可从规划创新、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环境的建设三方面入手,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地脉文化也被称为地脉和文脉,是一个地方旅游发展的基石。根据地脉文化与旅游产品关系对比可以将旅游开发分为两类四型:(1)旅游产品扎根于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根基稳固、主次分明);(2)旅游产品脱离地脉文化发展模式 (左顾右盼、横生枝节)。本文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发展及旅游产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地脉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结果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地脉文化基础有 “海” “滩” “宜” “河” “港” “城” “工” “农” “山” “史”十大方面。 “海” “城” “山”的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 “农” “史”旅游产品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地当前旅游发展主要方向; “滩”“农”“史”正在发展; “宜”(宜人气候、度假资源)表面发展丰富,实际潜力巨大; “河”(河流、湖泊、水库) “港” (港口) “工”(工业旅游)是被忽视或者发展滞后的地脉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碚 《当代经济科学》2001,23(6):10-14,22
当年东部地区从低收入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与当前西部地区面临的经济环境具有明显的差别。西部地区虽然也有许多优势,但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因此,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适应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西部大开发战略能否真正取得成效,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而要有持续不断的投资,就必须有良好的投资环境。更重要的是必须引导更多的商业性资金流向西部地区,在这方面,能否提高西部地区对投资资金的吸引力和消化力,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建设中,特别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要正确认识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与生态治理或者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解决好市场运作与政府功能怎样结合的问题;处理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旭  耿立言 《经济问题》2003,(12):61-63
东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域经济合作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先导板块,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实施东北大开发是新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新世纪的东北大开发应以存量资产开发、技术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通过政府引导、区域合作、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措施的实施,推动地区经济的根本转变,全面振兴东北经济,用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