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实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伟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4):151-153
从人才的质量素质角度分析,目前高校供给的会计人才的质量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存了一些差距。高等会计教育应当强调其社会服务功能和应当关注受教育者的长期发展。可采取理清教育理念、革新培养模式、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师资培养和评估人才培养绩效等举措来提升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黄兰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8(1):12-13
高等专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专科教育应以什么样的人才标准适应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专科教育今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专科教育的发展方向从以下三方面作了些讨论:一、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二、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存在的客观必要性;三、实现培养目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人才岗位直通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晋龙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4):101-102
应用型本科人才岗位直通培养模式旨在探索培养目标明确指向某一职业群,培养符合一线岗位要求的从业者的有益尝试。高校要与行业协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精心打造校企合作平台;要创建先进的仿真模拟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毕业就业岗位直通。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与应用型本科人才衔接的培养方案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忠敏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3):98-9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类型与规格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国由传统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迈进,许多院校已由原来的高职高专升格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升格后的再发展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首先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定位;其次就应用型本科与其他类型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文中最后一部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再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独立学院利用普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独立学院应该以社会对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把培养目标定位于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试论高职高专对高等应用型餐饮管理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仕洪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3(4):76-77
从培养目标、教学途径,人才需求的前景展望论述了高职高专对高等应用型餐饮管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文秘专业人才定位与培养目标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君玲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6):76-77
专科层次的秘书专业教育在我国具有普遍性,虽然目前我国的秘书人才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但由于秘书职业面对职业化、国际化和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仍可使秘书专业教育大有可为。这便要求相应高校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紧扣国家秘书职业技能标准,并拓宽专业口径,以适应秘书职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会计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对21世纪第一个10年我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进行了探讨,通过思考我院会计学专业应具备的特色、社会经济环境、社会需求状况以及会计学专业培养规格的层次性,提出了我院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应是会计学专业的通用型人才,并在此前提下,提出了会计学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9.
做为二级学院首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汽车运用和财务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在转换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应用型本科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上,做了许多开拓、探索性的工作,成为促进学院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0.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教育中的法律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应以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为基础,确定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特别是要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湖北经济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科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构筑开放性实验教学、互惠性校企合作、多样性社会实践、探究性科研活动、设计性学科竞赛五大实践平台,在培养有思想有能力的实用、实践、实干型经济管理人才方面形成了特色。 相似文献
12.
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财经教育的大发展,已经使财经人才的供给和需求发生根本改变,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甚至供大于求。本文通过对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优化的核心要素、办学目标定位、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对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财经院校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或技能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地方财经类院校目前在这个核心的大学理念上存在偏差,面临“理念”迷失现象严重、目标定位不科学、培养模式趋同等诸多困境。要想突破局限,走出困境,地方财经类院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坚持“主动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培养理念,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人才培养逻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科技和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开展绿色教育,应该是高等院校实现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绿色教育的内涵及理念和财经院校实施绿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阐述,深入分析财经院校绿色教育现状,明确了财经院校绿色教育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财经院校绿色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力求使我们的财经类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生态,更要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一种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一种符合人性的、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和谐统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努力培养国际性开放应用型特色财经人才——广西财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经本科院校改革发展,要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特色学科专业,完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植科研优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创新开放办学途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建设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着重介绍了兰州商学院在“十一五”期间,通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确保专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扎实走“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之路,全面提升财经类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高校人才需求发生五大变化: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推进,许多部门实行了人才准入制度;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四是订单式教育已从高职、高专生延伸到本科生;五是不少学生立志自主创业。应变对策: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五种新模式,及“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取得了初步但甚为可喜的成效:毕业生就业率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给后发国家带来了经验启示,后改革时代,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进行科学定位。现阶段,我国地方本科院校需要继续加大人才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以及精品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天津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面对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特点,高校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培养的学生在从业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上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财经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我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持续开展了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形成了招生与就业“入口”和“出口”的良性循环,实现了量质双赢,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把经济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经济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这一提法显然不再适应新形势对经济类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提出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概念,用以区别原有的培养目标,并剖析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实质内涵以及必备的基本素养和知识体系,同时对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具体的层次设定,以期在一个比较完整的基础上把握我国未来经济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