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澄清对现代性这一概念的认识,并消除对现代性的曲解与狭隘理解,确立"可选择的现代性"这一现代性追求的文论发展与研究的新路向,在全球化语境下现代性进程的多样性发展中,通过不同文化文论间的对话交流,进行基于历史发展与现实需要的改造、融合与重塑,建构当代中国文论的现代形态与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现代性已经不可阻挡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对传统道德人格以合理整合中西方精华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现代性转换,即道德人格目的的转换、道德规范内容的转换、道德人格内容的转换,道德人格教育原则的转换。这样,国人才不仅从物质层面,而且从精神层面也能够进入和适应现代性时代与生活。  相似文献   

3.
4.
中国话剧的肇始似有个较复杂和稍漫长的过程,文学史和艺术史都在关注最早的演出活动,以此来表述话剧艺术形式在中国的开始.这对于戏剧研究是有史鉴价值的。当前对中国话剧的肇始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侨民传入说”、“春柳社说”(即“日本影响说”)和“上海学生尝试说”,尽管史家较为认同“春柳社说”,但通过对这三种说法的历史考查,真正的肇始应为“上海学生说”.当然在表述历史的时候是可以更周密一些的。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中,女性小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它不仅极具性别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个世纪的时代精神.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女性小说的创作者对"现代性"进行了执著追求.本文正是从梳理女性小说的"现代性"入手对女性小说进行观照,考察它的精神品格.文章认为20世纪的女性小说在真切反映女性生存境遇的同时,更鲜明地体现了追问"现代性"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行现代化探索进程与实践创新的总结概括,是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和对每一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总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表现为三方面的生成逻辑:一是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新价值追求,中国“大同思想”文化传统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要求决定了追求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二是对新发展布局全面协调的追求,社会有机体的健康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现代化的发展格局是全面协调的现代化。三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新发展途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互鉴共赢的现代化方案,为后发国家发展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这三方面彼此独立却又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中国式现代化不可分割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新绿色革命:解决中国农业问题的再度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 60~ 70年代,中国对以种子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的选择,对解决我国粮食问题起了重大作用。新绿色革命正在新的技术平台上迅速展开。要解决 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的困难,仍需选择新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8.
现代主流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其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都是基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而中国社会的文化伦理和现实环境却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中国经济学人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很难做出相应贡献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其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因此,中国经济学的实质发展贵在思维本土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流经济学植根于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心理,其理论假设和分析框架都是基于西方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思维;而中国社会的文化伦理和现实环境却与西方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这是中国经济学人在主流经济学领域很难做出相应贡献的根本原因。正因为经济学具有强烈的本土性,其理论的构建和发展必须建立在本土行为机理的契合性基础之上,因此,中国经济学的实质发展贵在思维本土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政府自身之被动、学术界倡导绩效管理理念之冲动、媒体舆论对政府绩效评估之盲动、社会公民在政府绩效管理中之不动现象,值得剖析与反思;只有清醒领悟政府绩效管理是一场持续渐进之运动,只有建构以伦理与制度结合之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管理,才有助于实现政府持续改进、人民满意与社会和谐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的经济独立性日益明显,区域经济主体地位日渐突出,客观上要求我国必须进行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区域经济转型。运用区域经济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表明,资源型区域经济的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对此,应制定提高资源型区域经济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历来有多种说法,实事求是地讲,从宏观角度看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民主文化需求,从微观角度看是个人的利己性和利他性。其根源在于人的物质属性与社会属性。在于自然界生存竞争即适者生存过程中个体选择与群体选择的对立统一。对这个需求的不断满足,利己性和利他性的不断发挥作用,有力地推动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进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整体演绎。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探析,有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和谐社会务实构建。  相似文献   

13.
大量事实表明政府统计工作不能适应统计信息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原因综合起来:一是统计法律不完善;二是统计组织系统设置不科学,根源在政府统计体制。根本性改革设想是国家政府统计体制由国家统计委员会系统,国家统计局系统和国家部委统计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关系,职能,管理方式等的阐述及综合评价表明,这是一个有科学性又具备实践操作性的可行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4.
政策性金融兼具政策性和金融性,关于其转型的讨论有支持论、融合论、转化论和转型论等观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转型首先要界定不同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性质、业务职责及作用范围,并通过采取加快政策性金融立法,建立健全政策性金融监管机制、运行机制、信用风险防范机制,增设分支机构、增设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有效措施完善和促进政策性金融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产业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产业创新内涵研究、产业创新驱动研究以及产业创新目标研究。在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指出产业创新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最终目标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并强调社会资本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流传已久的佛经中目连救母故事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阐述,着重以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为蓝本,对故事中的主人公目连形象进行分析论述,全面探讨目连救母故事中目连的形象内涵,探究其与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内在联系,研究目连身上独特的品质与儒家烙印及作者郑之珍生活的时代关联、所寄托的创作者的理想与信念,以此揭示目连救母戏曲中所汲取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发展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相互关联。旅游发展受制于区域资源要素,同时也是导致土地利用大规模,多样化转变的人文驱动力之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文章剖析了区域旅游发展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形态及其价值变化的旅游驱动机制,并根据区域旅游资源分布基础和旅游需求类型,进一步总结了旅游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创新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实践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创新则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十六大报告关于三农问题论述的逻辑体系看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结合繁荣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提出来的。也就是说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以逐步优化城乡人口布局 ,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商界小说的身影几乎闪现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其价值取向、思维观念和审美特性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深刻的嬗变。近二十年来,商界小说创作更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的一种精神呈现,一种积极的现代性的追求。它一方面坚守与民族文化传统的知识谱系、精神原则的意义关联和有机转换,另一方面又以“断裂”的形式为存在表征,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