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13省份的出口商品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地理位置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影响显著;我国各地区按照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失衡型地区,第二类地区为出口商品结构均衡型地区,第三类地区为出口商品结构严重失衡型地区,第四类地区为其他产品出口失衡型地区;总体来看,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比较优势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较强,但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公式对东亚十个经济体对美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测算,得出十个经济体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具有分组相似性的结论,进而分析了我国在SITC7类产品的生产上所具有的潜在竞争优势,指出现阶段我国应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上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初级产品出口主导型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出口结构逐级转变;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成为主导出口贸易方式;外资企业取代内资企业成为出口主体;发达国家成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在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但优化的程度不显著。优化和提高劳动力资源结构,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基石。但若发展中国家单纯地以自身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贸易结构,就不可避免地跌入“比较利益陷阱”的境地。理性的抉择是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从商品出口额占该国GDP的百分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对贸易增长的贡献度等指标体系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发展高科技产业、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竞争环境的形成是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参照《安徽统计年鉴》可得的SITC两位数分类贸易数据,结合OECD以及Lall的技术分类方法,从安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结论:安徽业已实现了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制成品的内部结构依旧低级化;制成品集中度总体较为稳定,内部结构变化体现了轻微的技术升级,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优化,但商品优化程度低、类别少。  相似文献   

7.
安徽、江苏业已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异性。在产品竞争力上,安徽、江苏均有部分产品表现出口竞争力,但具备稳定竞争力的产品类别较少。安徽相对江苏而言,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8.
在探讨了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机制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前后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及竞争优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危机重挫了我国的出口,各类技术品出口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中技术产品所受的影响最大,其最先感受到金融危机、出口下降最剧烈以及出口复苏最慢,这说明了金融危机对我国比较优势“锁定效应”和导致出口结构的“弱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对外贸易的结构不合理,利用外资的规模较小、来源地过于集中、大项目较少以及行业分布不合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规模比较小,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薄弱,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为实现河南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要着力培育河南省商品出口竞争的新优势,在不断扩大引资规模的同时注重利用FDI质量的提高,大力提高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努力增加开放型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积极采取适当措施构建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开放型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采用2001—2015年中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33个国家出口前十类商品的出口数据,运用CMS模型进行分航段(东南亚航段、南亚及波斯湾航段、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段)和分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出口增长来源分解,分析表明: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出口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产品竞争力效应占主导地位但贡献度出现下降,市场需求效应的促进作用较弱但有增强趋势,而商品结构效应阻碍出口但作用微弱。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进口国需求结构存在供需错位,一定程度抑制了出口增长。应在培育主要出口产品综合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