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1月12日,美国白宫公布了原计划最早在2042年12月31日才能解密的《美国对印太地区战略框架》文件。这份文件包含了"美国要帮助印度崛起,联印制中""维持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等关键性战略部署。研究该文件可知:美国对中国的遏制部署更全面、指向更明确、手段更具体;美国将通过"扶助印度崛起"的手段来制衡中国;从美国拜登政府设立印太协调员的举动来看,拜登可能对解密文件已有默许与共识,未来拜登时期的"印太战略"不太可能有实质性颠覆;美国这一较罕见的解密文件举动,更有可能意在传递信心给盟友国家。  相似文献   

2.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印度经贸战略出现诸多新动向和新特点,包括积极融入“印太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加速双边谈判提升贸易多元化水平,大力扶持制造业争取实现对华产业替代,频繁推行对华经贸打压“脱钩”政策。印度经贸战略调整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试图依托“印太战略”联合制衡中国经济影响力,限制打压中资企业以扶持本土制造业崛起,把握中美战略竞争机遇期以摆脱对华经济依赖。在印度经贸战略调整的影响下,中国外部经济安全压力显著上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风险,中资企业在印度营商环境不断恶化。然而,印度经贸战略也面临参与美国亚太经济合作存在限度、对华经贸打压“脱钩”政策难以奏效、国内经济改革政策掣肘明显等诸多制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国内油气资源的进一步萎缩,印度“缺油少气”现象愈发严重,而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前景扑朔迷离。这种情况下,印度被迫将加快调整能源战略摆到了政府议事日程的优先位置。为确保未来能源安全,保持经济继续稳步增长,印度政府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能源独立战略。它对于同样面临能源紧缺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对印太地区的关注印太地区作为一个地缘政治概念,可以追溯到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12年的阐释:“太平洋的和平、稳定和自由通航与印度洋的和平、稳定和自由通航密不可分。日本作为最悠久的海洋民主国家之一,应该与澳大利亚、印度和美国一道,在维护两大区域的共同福祉方面扮演更加伟大的角色。”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经济增长角度,印太地区已然成为大国角逐的重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美矛盾日益加深,如何突破美国的遏制以获得自身的发展成为当前中国地缘战略的核心。在来自美国的共同压力下,提升与地区大国印度的战略合作,并建立一个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合作机构,既有助于突破美国的遏制,又有利于周边环境的安宁稳定,从而对中国在中亚、南亚和东亚的具体战略安排带来积极作用,符合当前中国地缘战略宏观层次上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6.
中美俄三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三国关系的发展对地区及世界的影响重大。美俄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在南亚地区进行博弈,以满足各自的战略需求。印度借力美俄之间的博弈,打压巴基斯坦,制衡中国,以实现其"大国梦想"。本文探讨了美国与俄罗斯竞逐南亚的战略需求以及中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印太经济框架”(IPEF)作为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延伸,其成立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成了亟须研究的问题。利用动态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IPEF在四种不同情境下给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印太经济框架”的成立会给以美国为首的IPEF成员国带来极大的贸易利得和福利改善,但是会给中国等非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和福利水平带来较大程度的损害;随着IPEF的深入实施,其所带来的区域内贸易转移效应也将愈发明显,并造成中国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最后,提出中国应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完整产业链,积极培育本国高端制造业,以积极应对IPEF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的国际体系里,印度是最具潜力的国家。本文在全面考察印度追求大国地位的历史、印度在南亚的战略作为、以及南亚的基本地缘政治态势和南亚各中小国家的地缘政治处境等的基础上,借助中国古代先贤的经典理论,明确指出中国的的南亚战略是合小攻大。  相似文献   

9.
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谈判体现了美国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的两洋自由贸易战略,将对世界贸易规则产生深远影响,势必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面对TPP和TTIP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有必要积极应对,深化国内改革,加速实施中国全方位的自贸区战略,以增强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出于加速自身经济发展以及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印度制定和实施了FTA战略。时间虽然不长,但取得的进展比较显著,并显示了与其他国家FTA战略不同的特征。印度的FTA战略给印度经济带来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推进自由贸易战略也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娜 《环境经济》2013,(1):71-74
本文依据美国2010年环境产业评价报告,分析了美国觊觎中国环境市场的缘由和美国政府帮助其企业“走出去”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以期对中国的环境产业发展战略有所启发,同时中国政府应对美国贸易谈判有所准备。  相似文献   

12.
美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安排与中国竞争地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红强  武亮 《现代财经》2006,26(1):55-59
美国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战略调整导向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建设起步较晚,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已经使中国在东亚取得先机。在此种情况下,美国在东盟、中东及中亚国家的渗透合作,与中国形成竞争局面。中国应加快与新加坡、日本、韩国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以加强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3.
中巴关系是中国南亚安全战略的基石,尽管印度对中巴关系较为敏感,但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和世界政经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朗的背景下,中印两国经贸合作必将逐步深化,印度对中巴关系的关切将会更加务实,这将对中、巴、印三边关系,中国与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深刻影响,并将深刻改变世界政治、经济版图。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出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自主创新能力为引领,推动经济发展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发展战略更接近于传统的发展战略:建立强大的、能给为数众多的农业人口提供工作的工业部门。中国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例只有34%。而印度则相反,它重视的是服务业。印度的服务行业在GDP中占50%以上,而工业和农业则分别只占26%和22.8%。一个国家的发展,通常是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而工业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张。印度的经济结构更像是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正  相似文献   

16.
正创新是创造新构想并转化为新的商业价值的过程。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并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深度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探索中国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笔者走访了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周景勤副院长和美国创新学会的创始人兰登·莫里斯。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国家教育体制的优劣和效率,将影响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结果,最终也将会带来人口素质、竞争力上的巨大差别,影响国家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造成国家人力资源存量和质量的巨大差异。通过国家人力资源战略视角,可以发现美国和中国的国家教育体制的发展差异。从而可以提出深化中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6月29日克林顿总统发布总统令成立“总统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简称PCSD)以来,PCSD经过近3年的研究和审议于1996年2月出台了题名为“Sustainable America: ANew Consensus for Prosperity,Opportunity and a HealthV Environment for the Future”的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并于3月7日正式递交克林顿总统。克林顿总统对PCSD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报告在促进美国可持续发展事业方面将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这份长达185页的有关美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共分7章,分别介绍了美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目标、信息与教育、人口与可持续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二者异同点,发现其均是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产物,且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但在发展程度上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总体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理念也值得中国借鉴。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一国科技战略与政策愈来愈明显地表达出国家竞争战略的意志。同为金砖五国中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印度两国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一直备受关注。以印度《2013科学、技术和创新政策》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为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二者异同点,发现其均是全球科技产业变革的产物,且将科学技术产业化和人力资源建设作为政策的核心内容;但在发展程度上中国的科技创新政策总体领先于印度,而印度的包容性创新理念也值得中国借鉴。最后,有针对性地从民生建设、人才培养、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