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框架下,通过引入不同类型的政府补贴(包括行业补贴、生产补贴、救助性补贴、研发补贴和出口补贴),本文建立一个同时包含不同类型政府补贴和技术升级的异质性企业模型,从理论上厘清不同类型的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机理。理论分析表明,行业(进入)补贴和出口补贴对企业技术升级具有负面影响,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技术升级有着正向的激励作用,而救助性补贴并不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升级。进一步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从整体上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中国企业技术升级的综合影响,发现整体而言较高的政府补贴促进中国企业的技术升级,但政府补贴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并不一样。因此,为更好地发挥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升级的正效应,政府应推进补贴方式的多样化,并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差别化地使用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企业面临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本文以2008—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行业层面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实证检验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倒逼效应,即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倒逼效应具体表现为内部驱动和外部压力:内部驱动体现为企业内部创新策略的转换,包括提升利用式创新策略倾向和加强创新合作;外部压力来源于外部关注的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包括投资者关注和媒体关注。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在技术水平高、政府补贴低的企业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为显著。在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国外的世界500强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相比,我国企业在经营业绩、战略基础、国际化程度、产业链地位等方面具有明显不足。未来10年,我国流通业将处于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冲刺阶段,流通体制处于市场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建议政府进一步研究制定《流通业改革与发展意见》和《流通业振兴与发展规划》,一方面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加快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流通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无形之手及对发展规律的把握,促进我国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做强做大,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粮食风险基金,对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健康发展以及收购资金的持续稳定封闭运行,都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顺应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粮食风险基金补贴方式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5.
林娟  周利星  王圆 《北方经贸》2022,(9):108-112
运用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政府补贴和奖励对企业专利数量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为非线性的。具体来说,当政府补贴和奖励数额非常小时,其对企业专利数量的影响为负;而只有当政府补贴和奖励超过一定金额时,补贴与奖励才能对企业创新起到正向的激励作用。从异质性分析发现,对高科技行业,只有政府补贴对企业专利数量有显著影响,政府奖励对企业专利数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传统行业,政府补贴和奖励对企业专利数量都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创新支持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来增加企业的创新成果。并且,相比传统行业,高科技行业中政府的补贴和奖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市场集中度反映出行业内垄断及竞争情况,是分析竞争行业环境和发展阶段一项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粮食行业市场容量较大,现有企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粮食产品特性较强,限制了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地区贸易壁垒较多,阻隔了企业市场化的步伐;粮食产品消费需求多样性变化较快,规避了企业优胜劣汰法则,以上原因使我国粮食行业市场集中度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要素市场的扭曲弱化甚至也影响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为更准确反映这两个因素的作用程度及综合效应,本文以我国制造业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测度和验证政府补贴、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并未完全冲抵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二者的综合效应最终导致企业实际创新低于有效创新7.91%;通过产权异质性、地区差异和不同生命周期视角的考察,发现政府补贴和要素市场扭曲的综合效应使得企业实际创新低于有效创新这一状况并未随着企业特征分组而明显改善。因此,应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建立更加完善的政府补贴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8.
政府补贴是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常被政府用于干预企业的出口扩张。以出口国内增加值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切入点,使用Tobit和动态面板的固定效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会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产生影响,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规律。异质性分析表明,较于加工贸易企业,政府补贴对一般贸易企业和混合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作用更为显著;较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非国有企业出口DVAR的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府补贴通过技术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出口DVAR。研究结果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政策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邹凤羽 《财贸研究》2003,14(3):28-30
粮食流通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期货在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进程中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市场手段。粮食流通市场化,给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而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处于萎缩状态,为此本文提出了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的措施建议,指出期货市场应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国家推行以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取向的粮食流通管理新体制,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临两大财务问题,一是如何实现出资人财富最大化;二是如何化解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这是购销企业实行重组改革的直接动因。这两个问题解决不好,购销企业就难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因此,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的思维管理和经济手段推动企业重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刘寒冰 《江苏商论》2021,(1):114-117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的帮助下实现了大跨越式的发展.其中,政府的补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政府补贴同时存在着"激励效应"与"挤出效应",且政府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等因素导致补贴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文考虑到政府补贴可能存在空间外溢,因此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选取的20个省份新能源汽车企业进...  相似文献   

12.
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为农产品流通产业效率提升注入了活力,而农产品流通产业效率提升也为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持,两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水平会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利用DEA-Malquist和耦合度模型系统对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分解、技术效率以及人口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流通产业技术效率低和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是同时存在的;农产品流通产业全要素生长率增长是技术进步驱动的,而非技术效率驱动的;农产品流通产业效率提升和人口城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耦合度呈现出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轮动趋势,在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在耦合度较低的区域,应最大化发挥城市溢出效应,全面提升农产品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在耦合度较高的区域,要积极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强与电子商务融合,全面优化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商业会计》2004,(7):59-60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通过流通环节的粮食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是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机制 (一)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即:按计税面积补贴,按计税常产补贴,按粮食种植面积补贴。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从创新规模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对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识别,并测度政府补贴强度的合理区间.结果显示:全样本视角下,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政府补贴位于一定区间时,才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在创新补贴投入过程中,创新激励首先会促进低质量创新,随着补贴规模的扩大,高质量创新行为得到激励,但高质量创新激励效应显著小于低质量创新激励效应.不论是创新规模还是创新质量,"寻补贴""政治关联"影响下的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效应都弱于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偏向于低质量创新,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不论何种补贴强度都会产生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目前的补贴规模还无法有效发挥创新激励效应;成熟期企业尽管创新规模效应不显著,但创新质量更高.为此,政府应当制定创新补贴的合理区间,引入动态创新补贴调整机制,提升高质量创新的补贴权重.  相似文献   

15.
2004年5月,国务院提出了“放开粮食市场,直接补贴粮农,转换企业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思路。从此,粮食流通从计划性向市场化过渡又跨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国有粮食企业财务管理中居于监督、控制地位的内部审计职能凸显出重要作用。粮食企业如何强化内部审计职能,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磨一剑 《商展经济》2024,(2):177-180
生物医药行业在战略新兴产业中属于周期较长的产业,关系着国计民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医药的研发创新与政府的支持息息相关。本文选取2017—2021年沪深两市医药生物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政府补助对医药生物企业创新绩效呈现出U型影响:在低水平的政府补贴下,政府补助的挤出效应较大,不利于企业创新;当政府补贴规模超过某一临界点时,由于积极的信息传递,减轻了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激励其进行创新研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为国家调整补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企业规模、所有权性质、行业特征、所处市场环境、财政补贴强度异质性方面分析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投入激励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第一,税收优惠向大型、国有、盈利率高、负债率低与研发基础良好的企业倾斜,经济发达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企业更容易获得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整体上未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激励效应;第二,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高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较大,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激励效应较小;第三,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作为两个具有相关性的政策手段,在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方面存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童素娟  赵俊威 《现代商业》2023,(18):131-134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于创业活跃度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规模和流通效率的影响以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普惠金融及其三个子维度均能对流通规模的扩大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普惠金融对流通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带来的影响;第二,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分析发现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显著提升创业活跃度,进而推动了流通规模和效率的提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普惠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的流通规模效率的提升,但对西部地区的流通规模和中、西部地区的流通效率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促进流通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运用2008—2017年中国数字产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基于信号理论探讨了税收激励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激励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该效应在企业成长期更为明显,当发展到成熟期,此激励效应由正转负。税收激励对非国有、大规模、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在市场化程度和行业竞争度较高的环境中,企业创新效率更高;相比沿海省份,内陆及西部地区数字企业对国家税收激励政策响应更为积极。税收激励通过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数字产业创新;融资约束在税收激励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起到了积极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0.
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探讨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僵尸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资本要素市场化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僵尸化的发生概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资本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增加企业资产收益率、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减少企业政府补贴渠道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僵尸化风险。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资本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僵尸化的抑制作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提高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可以更加明显地降低民营企业僵尸化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