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深化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财务绩效评价,对该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采取Python爬虫技术采集数据,并运用SPSS软件对我国88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以期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及绩效评价的相关工作提供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而这其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聚焦点,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也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速度。然而,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销量却屈指可数,特别是又由于近期石油价格的暴跌,这将会严重影响到新能源汽车公司业务的拓展以及财务指标恶化。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研究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一些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从而希望能就此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开发,是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个新动向。基于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才制定了这样的政策。文章则以重要性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重要性的形成原因以及重要性的具体体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理论和现实关系,有助于理解经济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刘志业 《云南金融》2012,(8X):195-195
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开发,是目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个新动向。基于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才制定了这样的政策。文章则以重要性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重要性的形成原因以及重要性的具体体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理论和现实关系,有助于理解经济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李东博 《会计师》2021,(6):125-126
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与政府补助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首先选取众泰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代表,基于时间顺序整理出近些年众泰汽车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数据;其次根据企业财务绩效分析指标以及政府补助作用机理来研究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再分别从企业、政府、债权人和股东的角度来提出相关建议和策略;最后,通过政府...  相似文献   

6.
孟婷妤  李珂  张佳玉 《财会学习》2018,(18):255-256
高效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完善的内控体系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在我国兴起并不断发展,本文以动力锂电池领域中的领军者GXGK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财务分析,并为其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周浩 《财会学习》2022,(35):158-160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从国家层面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作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本文结合B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信贷风险,并对比了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信贷风险,最后结合相关内容,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会进一步规范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防止重复建设,促进汽车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加大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投入。  相似文献   

9.
李金莹 《会计师》2023,(24):1-4
使用2016—2021年A股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年报中的相关数据度量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利用国泰安(CSMAR)数据库以及华证指数平台收集企业财务指标数据与ESG表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化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并研究了ESG表现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价值链、目标市场、资本结构和竞争战略\"4个维度,建构新能源汽车企业商业模式分类标准,对2017-2019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确定所属综合商业模式,运用面板模型回归,检验商业模式类型与企业绩效关系,结果表明:多数综合商业模式能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生产制造型\"和\"国内市场主导\"商业模式企业,产出效益显著提升;\"保守型资本结构\"和\"集中化战略\"商业模式企业,存货周转率显著提升;\"资源型\"或\"成本领先型\"商业模式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效果欠佳;\"风险型资本结构\"商业模式企业,容易出现长期负债过高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股指期货市场金融加速器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加速器理论认为,由于存在着摩擦成本,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是非对称的,体现为相对于扩张金融市场状态,紧缩金融市场状态下冲击的波动更加剧烈,由此产生加速效应。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系列对次贷危机期间S&P500股指期货市场波动状态进行了计量检验,验证了其非对称波动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揭示了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之间的风险衍生机制,旨在为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市场竞争程度、评价指标与公司业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58家中国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内部管理中评价指标采用程度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中评价指标采用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对我国企业采用评价指标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启示。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与企业对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相关,而与对非财务指标的采用程度不相关。但是有趣的是,增加财务指标的采用并不能带来公司业绩的增长,而增加非财务指标的采用才能带来公司业绩的增长。特别是,越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增加财务指标的采用,会带来较差的业绩后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多层次股票市场发展滞后,长期以来没有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转板制度。为实现我国各层次股票市场之间的有机衔接,需要构建并完善转板制度。要以建立实质性的多层次股票市场为前提,注重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与维护市场稳定两大目标的协调。要循序渐进推动升板机制的构建。打通升板通道的时机和力度,应当与市场适应性和可承受度相匹配。同时要以退市制度改革为契机,健全降板机制,扩大企业的自主选择空间,增强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股市和债市波动溢出效应是金融市场波动的基本特征,研究其机理能够更清晰认识两个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和交互波动关系。针对目前研究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本文从资金、价格及风险等角度研究股市与债市的关联性,分析两个市场存在波动溢出的理论基础;用行为金融学解释波动溢出的产生机理;最后,阐明波动溢出效应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它是引导社会资金在资本市场中实现二次配置、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财务分析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成败依赖于科学的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而正确的财务分析是决策的前提。本文从现有财务分析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卓  邱晗  沈艳  童晨 《金融研究》2018,461(11):30-46
本文基于 Jurado et al.(2015)提出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采用280个月度经济金融变量构造了2002-2017的中国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并从股票市场波动和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不确定性指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在控制了滞后波动率后,金融不确定性指数仍然对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同时,金融不确定性的增加会显著提升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尤其是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不确定性是金融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就证券市场联动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基于2012-2018年沪港两股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沪港通”出台前后两市金融板块指数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沪港通”实施后两市金融板块指数建立了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波动中沪市更易向港市调整;沪港两市金融板块表现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且沪市对港市的冲击影响较大;此外,“沪港通”还加深了港市对沪市金融板块方差波动的贡献度。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进业绩评价系统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业绩评价系统中逐步引进非财务指标,是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需要。本介绍了种近期流行的,包含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系统,并从中获得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最小生成树方法研究2006-2013年由全球56个股票市场指数组成的网络。研究发现,这些股票市场在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地理聚集效应,而且标普500指数、香港恒生指数、荷兰AEX指数、法国CAC40指数、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墨西哥IPC指数是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在金融危机中,网络的聚集效应在小范围内有所加强。本文还采用滑动窗口技术研究指数间平均系数和最短距离的均值,动态分析全球股票市场网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监管者可以重点监测核心节点,以保证网络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tends current results concerning technical analysis efficiency o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and attempts to determine whether filtering the raw exchange rate series with some trading rule significantly changes its characteristics. Because of the non-normality of exchange rate series, bootstrap methods are used on the main daily exchange rates since 1974 to show technical analysis performance. The technical analysis strategy tested generates returns whose distribu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basic series. The robustness of the results is tested in and out-of-sample and an explanation of the technical analysis performance based on its filtering properties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