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8,(11):62-63
把一个人连看8年是乏味的,换成一批人或许会好一些,换成一群刚好是青春期狂野生长的孩子,就始终充满意料之外的生趣。《中国企业家》推出“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已有8年。在中国这个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观察、甄选并实地探访一家家迥然不同的新兴企业,我们深深感受到,发现那些还未被放大的价值,并跟它们一起面向未来可以拥有怎样一种兴奋;  相似文献   

2.
2012年3月3日,第十四期《中国企业家》杂志“两会沙龙”在北京长安俱乐部,举行,主题为“2012:减税能否让企业温暖过冬”。这一话题,引发热烈讨论,从晚上7点开始,直到10点,出席“沙龙”的代表委员和嘉宾意犹未尽、毫无去意。  相似文献   

3.
朱雪尘 《英才》2004,(4):68-68
刚刚下班,刘东华便接到了一位企业家从日本打来的电话。“东华,你们的论坛需要我回去吗?我现在日本,正在开一个商务会议,如果有必要我就回去。”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2007,(12):105-105
《中国企业家》:有人说你是中国社会转型最好的描述者之一,你认同这种评价吗?贾樟柯:这种评价也比较粗放。一个电影不可能概括这个社会所有的方面,每个导演有他最软的地方,那个最软的地方就是他最想面对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3月8日,第十三期《中国企业家》杂志"两会沙龙":"通胀时期的增长之道"在北京长安俱乐部举行。自"两会沙龙"1999年举办以来,这是第二次探讨通胀问题。上一次是在2004年,彼时,郭广昌、王林祥两位刚刚投身重型化的企业家对于由通胀引发的行政性"宏观调控"表示了深切忧虑,会议气氛略显凝重。  相似文献   

6.
“樱花病”     
不能免俗,也来个年终回顾。我注意到,有一个关键词可以把《中国企业家》在2008年所作的几个封面故事串起来,那就是“后IPO生存”。  相似文献   

7.
“有人问我明年绿地会不会超过万科,我说我做得好的话,今年就超过它了。”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对《中国企业家》说。  相似文献   

8.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7,(24):131-131
"历史只有重复没有创造,只有成败没有是非,这可能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大智慧"《死亡》是本刊选登冯仑这本《野蛮生长》的最后一篇。在这个系列将与读者说再见的时候,《中国企业家》对冯仑作了如下访谈。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看到“互联网焦虑症”是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是的,我最近是有些焦虑,一时找不到准确的词来表达,但是这个词准确地概括了我的心情。  相似文献   

10.
“经济危机下的企业战略”,“经济低谷时期的企业自处之道”,何其相似的主题,只是时光已越十年。  相似文献   

11.
“离2月结束还有6天,你猜猜,我们这个月新签约了多少家门店?”面对《中国企业家》,魏彤蓉微微一笑,“115家。”每年开春的2月和3月都是招商旺季。“往年我们好一点的数据就是100家。今年2月的目标是200家,翻倍。”兔年春节刚过,魏彤蓉日程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找人”。有时候,面试甚至安排在晚上。  相似文献   

12.
杨德昌的《麻将》里有句台词:“这世界上没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每个人都等着别人告诉他怎么做。”所以在什么都模棱两可、混混沌沌的时代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能无指导地去做,并且做得很好,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某外资公司驻沪办事处原销售主管张先生,多次来职介所咨询。称其所在的公司由于销售经理跳槽。新的部门经理走马上任后,立刻来了个内部大整顿。先炒掉一批老资历的职工,进而又拉拢一批自己的亲信。而张先生因为业绩尚可,部门经理也一时没有合适的理由可炒其鱿鱼。于是就将其挂了起来,不让其涉及核心工作。张先生不禁暗暗叫苦,真可谓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大家非常陌生的一个名字——《中国企业家》横空出世;十年前我们响亮地打出了”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只有造就强大的企业才能造就强大的中国”这样的核心理念。我们杂志创办20年和二次创业10年来最大的价值,我们认为就是创造了一个共识.创造了一个有关于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价值在全社会的共识。但是也非常遗憾,近两年,尤其是2004年以来,这个共识在某种程度上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5.
李岷 《中国企业家》2010,(17):11-11
本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创刊25周年纪念特刊。窃以为,25年、尤其是1996年"二次创业"以来,《中国企业家》持续在做的一件事,是通过大大小小的报道,去探求与呼吁"企业家"这个物种在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一股创新之风正弥散开来,从中国到亚洲,再到整个世界。200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年会的主题是“急需创新”, 2006年北京“两会”的关键词也有创新。 2006年3月12日,一场主题为自主创新的论坛在北京长安俱乐部举行。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从1999年来的第七次“两会”沙龙,尽管每年的主题不一样,但每年的主题无疑是当年中国商界、中国商人最关注的重大话题。2006年的春天是从自主创新开始迎来第一缕春光的。有人关注创新的社会环境,有人关注保障创新的法律,有人关注企业创新的国家政策和制度安排,也有人关注企业创新的操作实务……一个结论是,基于有中国特色的国情,企业界的自主创新是需要勇气和耐心的。牛文文(主持人) 企业如何面对创新国策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同时也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把自主创新当成一种国策。韩国和日本都是国家在没有向外开放的情况下支持本土企业创新的,我们现在在市场彻底开放,知识产权高度保护的情况下,再讲自主创新,可能会感  相似文献   

17.
杜亮 《中国企业家》2009,(8):106-112
调查说明:针对引起商界、学界关注的“国进民退”现象,《中国企业家》杂志组织本次调查,调查对象为企业中高层。从4月7日-4月5日,其发出问卷308份,回收113份。  相似文献   

18.
“遍布全国的210万铁塔资源,是中国铁塔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塔”)党委书记、董事长佟吉禄告诉《中国企业家》,从2014年100亿元资本金成立,到如今拥有3300亿元资产.  相似文献   

19.
吴天 《中国企业家》2010,(12):18-18
《中国企业家》最新一期《创星十年:2001-2010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特刊是很有“分量”的报道,从篇幅到内容都是如此。选择2001-2010年这十年也是很好的时间节点,实际上,中国也正是在这十年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和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进入中国20年,达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范易谋:中国市场是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的混合体,具有多种层次。我们在其他国家有50年的经验,经历了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均消费水平。我们要把达能在营养方面的经验带给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我想达能能在以下三个方面为中国的合作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