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渊博 《广告大观》2007,(11S):59-60
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营销”俨然成为中国营销的必修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催生了大批的“非奥运营销”,这些所谓的“非奥运营销”实际上存在着可怕的误区,在误导着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错误的营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奥运营销”和“擦边球营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天佬 《成功营销》2008,(9):68-69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组委依照往届奥运惯例,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条文,最大程度上保证奥运赞助商的权益。这就标志着,奥运期间给非奥运赞助企业发挥的空间更小了。虽然相对私权的博客媒体在内容上也受到了限制,但一些企业借用管理相对松散的博客进行大打擦边球的营销活动,也是一种有趣的隐性营销现象。  相似文献   

3.
始终无力反驳食品“高脂肪、高热量”这个命门,绿色营销只是打擦边球,再多公益营销也难解其忧。  相似文献   

4.
《糖烟酒周刊》2006,(22):8-8
雪花一直在致力于一种差异化的策略,当别人都是赞助商的时候,雪花就能显得更加特别,别人做奥运营销,我们就做非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5.
针对奥运正式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是如何落实其全国奥运战略的目的:针对非奥运赞助商,非奥运媒体要考虑的是如何创新频道资源,使非奥运营销价值和传播价值达到最大化,根据客户对象需求采取不同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6.
周义萱 《商业科技》2008,(24):107-10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临近,奥运营销将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奥运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寻觅新的商业契机,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奥运营销策略,以期为奥运赞助商能够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参与奥运营销,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代莉 《广告大观》2006,(7S):70-71
近来,华润集团旗下的雪花啤酒推出的夏季营销新战略,备受业界人士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向外宣称的所谓“非奥运营销”战略。据其内部人士声称:“雪花啤酒要推行‘非奥运营销’战略,并以特有的方式来体现对奥运的支持。”对于雪花此次的“非奥运营销”战略,业内意见不一,有的赞赏其向来不同寻常的营销战略路线,  相似文献   

8.
2008是奥运年,也是体育营销被广告主充分重视的一年,但奥运营销常被广告主孤立地对待,为了奥运而奥运,如何看待奥运营销和体育营销的关系,2008年非奥运赞助商如何利用体育营销突围,我们的专家给出了一些专业的意见,希望能够对广告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时代的体育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马兰奇庄严宣布北京为2008奥运会主办城市的那一个历史瞬间,点燃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和激情,也点燃了许多厂家对奥运营销的热情。各路豪杰,与奥运有理性链接的、感性链接的;通过官方的以及擦边球的战术,都纷纷在体育营销的大道上高歌猛进。  相似文献   

10.
“营销同质化”的时代,仿佛一切创新与突破都变得艰难。雪花啤酒的“非奥运营销”既植根于雪花历史以来的消费者价值观,又巧打世界杯,直奔奥运会,堪称“一石三鸟”,给当前沉闷的啤酒营销界掀起了几分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姚伟 《商界》2007,(6):64-66
当李宁讲述他的非奥运营销策略时,全世界没有获得奥运会赞助商的企业都应该竖起耳朵来好好倾听。在北京奥运会日益逼近的日子里,当看到竞争对手顶着奥运会赞助商光环,趾高气扬地进行奥运营销的时候,那些有雄心但非奥运赞助商的企业,除了在营销上面另辟蹊径外,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12.
VISA可以说是北京2008年奥运战略合作赞助商中,奥运营销做得最科学、最成功的品牌之一,VISA非常有效地利用奥运赞助商的权益,广泛推广合作,极大地传播7VISA的品牌和企业信息。这当然与VISA一贯坚持的奥运营销策略和以往的奥运营销经验脱离不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杨劲松 《广告导报》2006,(10):141-141
有人说,“奥运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盛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运更是一个全球的经济盛会,通过奥运可以改变全世界对你的认识”。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中国的各企业针对奥运营销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除了奥运赞助商能够直接利用奥运资源外。非奥运赞助商如何整合奥运资源。达到差异化传播呢?非奥运赞助商如何才能把握奥运的商机,助力企业腾飞呢?非奥运赞助商的奥运互联网营销应该如何运作呢?2008,非奥运赞助商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央视奥运营销策略价格的水涨船高,很多非奥运赞助商开始寻找替代广告传播渠道。比如一些受到奥运赞助企业和国际品牌双重挤压的非奥运赞助商和一些与奥运相关性不强的行业,如药品行业,可能会在省级卫视投入更多的平播广告,他们会寻找更具有性价比的广告投放媒介,比如通过省级电视媒体组合投放策略可实现全年性价比较高的传播计划。因此,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2008年,广西电视台遵循差异化营销策略,制定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奥运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5.
事件     
《网际商务》2014,(5):8-9
对抗三星苹果招贤纳士加强营销措施;云南白药有“毒”曾导致中毒抢救无效死亡;世界杯“埋伏营销”非官方赞助企业打“擦边球”;海尔售后编造水质谣言“忽悠”市民买净水器  相似文献   

16.
熊建萍 《中国市场》2008,(41):70-7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奥运营销热潮中来。与国际成熟品牌的奥运营销经验相比,国内企业对于奥运营销的真正实施策略缺乏透彻的了解,没有领会到奥运营销与企业品牌传播之间的真正内在联系,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奥运营销规律的整合传播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奥运营销热潮中来.与国际成熟品牌的奥运营销经验相比,国内企业对于奥运营销的真正实施策略缺乏透彻的了解,没有领会到奥运营销与企业品牌传播之间的真正内在联系,没有建立起一套适合奥运营销规律的整合传播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奥运会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推广国家形象、城市形象的良好契机;对于广大企业,则是推广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难得平台。自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开始,国内众多企业便开始谋划奥运营销传播策略,而随着08奥运的渐渐逼近,不管是奥运赞助企业抑或是非赞助企业,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奥运营销传播行动。  相似文献   

19.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压力,奥运的契机给商家以无限动力,纷纷推出奥运营销。本文在详细分析奥运营销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综合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奥运营销的博弈概念,最后从三知博弈法、TOP赞助计划、招标竞争、先知营销、提升企业品牌价值等方面探讨奥运营销的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动了体育赞助营销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奥运赞助对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投入。奥运赞助的效果究竟如何,在现有的营销研究中鲜有涉及。本文介绍了笔者和益普索(Ipsos)公司的研究人员共同进行的企业奥运赞助营销实证研究。通过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我们发现,消费者并不能有效区分奥运赞助商和非奥运赞助商,但是奥运赞助有助于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