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要“经济”——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在政府指导下建设的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普通微利商品房 ,是一项民心工程。经济适用住房的核心和优势是价格。对经济适用房价格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是价格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更是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西安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情况及价格管理政策为了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西安市从 1 998年开始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当年分两批下达了 1 39个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 ,建设规模 1 0 39万平方米 ,总投资 1 2 0亿元。到 2 0 0 1年 9月底 ,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累计开工面…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居住需要,我国大规模的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因为其建设必须由政府进行补贴,具有明显的公共福利特征,这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干预。而价格管制是政府满足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来实现财政资金利用效能最大化的有效手段。这意味着,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过程中,政府以公共福利为目标的管制,必然与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形成博弈。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现状 陕西省宝鸡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开始于1998年,由市、区两级房改与有资质的开发商承建。近几年其开发量占商品房开发量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2001年经济适用住房开发总面积为152.6万平方米,占当年商品房开发总面积246.7万平方米的61.86%;2002年经济适用住房开发总面积为174万平方米,占当年商品房开发总面积272.7万平方米的63.81%;预计2003年经济适用住房开发 相似文献
5.
经济适用住房是价格相对较低、能满足家庭基本功能需要的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微利住房,由政府扶持,并受政府调控价格,它是建立良好的住房保障制度、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推进住房改革、开辟商品房新领域的重大措施,经济适用房与商品房、安居工程比较,有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6.
7.
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经济适用住房是以“居者有其屋”来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但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尤其以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问题最为突出。一项对北京、上海等5城市的居民调查显示,60%的人认为经济适用房价格过高。本文将从经济适用房的概念、特征人手,分析影响经济适用住房定价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价格定位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是因为制度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划拨用地、成本定价、只售不租.购买者资格审查不具有可操作性等。改革的方向是将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解为三种住房供应方式: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和定向供应为主的经济适用住房,尽量以市场化的方式化解原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难题.降低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调整阶段.本文从扩大住房供应、稳定住房价格、提高居住水平和配合宏观政策四个方面对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快速发展阶段效果显著,但在2002年前后出现拐点,之后持续减弱.在政策存在的问题方面,文章从供应规模、建设标准和补贴方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建议,包括:稳定供应规模、控制建设标准和转变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作为一种新兴的保障形式,经济适用住房共享式产权正面临着如共享式产权如何划分、权责分工如何量化、以及后期的合理退出等一系列挑战。目前,政府及相关部门还未对此形成统一、完备的指导政策。因此,研究经济适用住房共享式产权比例的划分标准、分担形式及合理退出等问题,对于解决好经济适用住房的分配、使用、流转及退出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目前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问题,从作为二线城市的哈尔滨近年来房价异常的走势也能够得到印证。形成高房价及房价泡沫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基于"土地财政"利益的幕后推手,并由此形成了地价推动下的房价内生上涨机制。高房价的负面影响很严重,尤其在民生和潜在政治危害等方面。彻底治理高房价及其泡沫的出路是改革现行土地出让金分配方式,由中央财政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13.
土地财政依赖、保障房与商品房价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向关系;经济适用房的供给量显著负向影响商品房的价格,负向调节着土地财政依赖与商品房价格之间的关系。为了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合理分配土地财政收入,提高保障房建设的投入比例;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量,降低购房预期;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理清地方政府债务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多,以及住房价格的不断高涨,北京市保障性住房需求不断增大,但是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却出现了福利固化、少见退出等现象,加剧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市现有保障性住房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退出机制导致的。通过对北京市现有保障性住房及其退出机制的梳理,本文提出了建立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北京市保障性住房监管体系与退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一般而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可负担住房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可负担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挑战。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发展紧凑型城市,而紧凑发展的成本要高于低密度住房开发。本文对可持续发展与可负担住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人们对可持续住房开发和可负担住房现行做法的理解和认识,认为可负担住房的很多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密切联系的,许多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样有助于提高住房的可负担性。 相似文献
16.
住房保障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公共政策。这一制度实施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居住权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然而在住房市场化、商品化的今天,由于房地产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城镇居民实际支付能力与适宜的住房标准价格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为稳定社会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财税政策安排以解决城镇居民的基本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发展阶段,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提高的推动下,人为的低利率成本政策导致了我国住房价格的上涨.基于托宾Q理论模型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看,随着投资流量的迅速积累,存量供给的增加将导致住房价格的下降. 相似文献
18.
如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国家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不等于不允许房价上涨.治理当前房价过快上涨可采取三项治本措施:一是迅速恢复股票市场的保值功能,以此扭转房地产市场成为投资市场的市场错位;二是积极而果断地开征房屋财产税,以有效制止过度的住房消费需求:三是要求中央企业全部退出房地产市场,即必须通过立法建立公营企业制度,不允许公营企业进入市场竞争性领域. 相似文献
19.
从房价收入比变动趋势及其所处区间范围的视角对全国1998年~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逐步上升且趋于合理,这一结论与社会现实中的普通购房者"望楼兴叹"现象似乎构成了一对难以解释的矛盾,原因在于城镇居民家庭间收入差距巨大,导致60%的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不足、部分热点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过高及保障性住房的历史供应不足。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税收与住宅资产价格:理论分析与政策评价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房产税会降低住宅资产的长期均衡价格 ,短期效果是提高房租、降低均衡住房供给量且有效率损失。住宅转让所得税降低了住宅资产价格 ,具有抑制房地产投机的功能 ,但其效果取决于能否设计出一种甄别投机与投资 (或自住 )交易的机制。歧视性契税可抑制投机性住宅需求 ,但让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显然是扩大了契税的原有功能 ,这种政策只宜作为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